法律分析:一、入职满14个月休产假合法吗
女员工怀孕享受婚假产假,不受入职时间的限制,只要在职期间,结婚或生产就可以享受。妇女是受到法律的保护的,是国家重视的群体。如果公司规定未满一年是不可以享有带薪产假的,公司的规定是违法的,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二、入职不满一个月休孕假可以吗?
女员工怀孕享受婚假产假,不受入职时间的限制,只要在职期间,结婚或生产就可以享受。妇女是受到法律的保护的,是国家重视的群体。如果公司规定未满一年是不可以享有带薪产假的,公司的规定是违法的,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是不能解除劳务合同。只要妇女生孩子就能休产假,这与入职多长时间没有关系!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2011年11月21日,全文公布,拟将产假由90天增至14周,生育流产医疗费用由单位支付。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这是国家硬性规定,企业如果不按照执行,可以申请仲裁。而且员工产假期间,不能无故开除孕期的员工。如果遇到了这种类似的情况,你可以用法律申请赔偿。
三、产假期间工资怎么发放
1、按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用人单位要照发工资。
并且,用人单位是否购买生育保险,生产期妇女都可以享受带薪产假,不过,单位依法缴纳生育保险的,产假期间享有的待遇均由社保基金支付。反之,将由用人单位自主承担,包括产假期间工资。
2、按照女职工孕期、生产期以及哺乳期,女职工可以按以下标准领取工资:
(1)孕期
即在保胎时期,由医生开证明,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
不过,女职工怀孕7个月以上,得到许可,并经本人申请和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假,工资会按照女职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2)生产期
按社保处的申报工资基数,可能实际中领取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不相等,所以实践中按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就高领取,具体如下:
(一)如果女职工的产假工资(即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高于生育津贴,女职工拿产假工资,生育津贴归单位。
(二)如果女职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按产假工资发女职工,生育津贴下来后将差额补回女职工,剩下的归用人单位。
(3)哺乳期
女职工生产后未恢复身体难以回归工作,得到许可,并经本人申请和单位批准,能够再请哺乳假六个半月,工资会按女职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四十二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
用人单位即使在经济性裁员和企业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也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
以及《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规定,因而不具有法律效力。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