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关系者的法律地位

律师回答
摘要:脱离共同犯罪关系者的处罚问题:脱离者不承担共犯责任,且脱离前行为一般免予处罚。脱离者可以给予适当处罚的情形包括:预备行为构成犯罪、共谋实行重大犯罪活动并进行了预备活动、阻止他人实行犯罪但未成功。脱离者的处罚应从轻处理,将其脱离作为从轻处理的情节考虑。这样的处理有助于鼓励犯人改过自新,瓦解、分化和打击犯罪组织。
对于脱离共同犯罪关系者怎么处罚
对于脱离后其他犯罪者实施的犯罪行为,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脱离者不承担共犯责任,这与共犯处罚的根据密切相关。关于共犯处罚的根据,理论上有责任共犯说、行为价值惹起说、惹起说等不同观点。虽然观点聚讼,但在对待脱离者的刑事责任上,则无论根据哪一种理论,都可以得出脱离者不对他的犯罪行为负共犯责任的结论。如惹起说认为共犯之所以处罚是因为与共犯者共同惹起犯罪结果。根据这一理论,在共犯关系脱离的情况下,脱离者不仅与其他共犯者解除了意思联络,而且给予他人实行犯罪的效果予以消除。因此与正犯惹起的犯罪结果就不存在因果关系,从而也不对其承担共犯责任。
对于脱离者脱离前的行为,从司法实践与有关国家的刑法规定来看,一般也是免予处罚的。这有理论上的依据和刑事政策上的考虑。从理论上来说,脱离者的行为是着手前的预备或阴谋行为,对法益的侵害并无实质的危险,同时脱离者又系自动放弃犯意,主观恶性较小。根据犯罪构成理论的要求,对于情节显著轻微的,不应作为犯罪处理;对于构成犯罪的,也应当从轻处罚。从刑事政策上来说,这样处理无疑是给犯罪者“架设后退的金桥”,对于鼓励犯人改过自新,瓦解、分化和打击犯罪组织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并不是说脱离者可以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结合具体案情,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给予适当的处罚:
(1)预备行为构成犯罪的。如甲、乙为了抢劫成功,事先各自购买了枪支。但在实施抢劫前,甲因惧怕而放弃犯意,并没有参加抢劫。甲的行为构成非法买卖枪支罪。
(2)共谋实行重大的犯罪活动,并进行了预备活动。如共谋抢劫国家金融机关、爆炸国家重要设施、部门等。是否属于“重大”的犯罪,应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使用的犯罪方法等。
(3)为阻止他人实行犯罪做出了诚挚的努力,但并没有真正阻止他人实行犯罪者。如被教唆者虽然答应放弃犯意,但是仍然实施了教唆的犯罪的。须注意的是,即使是应追究以上行为的刑事责任,也应从轻处理。即将共犯者的脱离作为从轻处理的情节,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延伸阅读
结语:脱离共同犯罪关系者的处罚问题,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普遍认同的观点是,脱离者不承担共犯责任。无论是责任共犯说、行为价值惹起说还是惹起说,无论根据哪种理论,都可以得出脱离者不对他的犯罪行为负共犯责任的结论。对于脱离者脱离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和刑事政策,一般也是免予处罚的。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如预备行为构成犯罪、共谋实行重大犯罪活动等,可以给予适当的处罚。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追究以上行为的刑事责任,也应从轻处理,并将脱离共犯关系作为从轻处理的情节予以考虑。这样的处理既有理论上的依据,也符合刑事政策上的考虑,对于鼓励犯人改过自新,瓦解、分化和打击犯罪组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八条 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主犯在共同犯罪中的法律地位

共同犯罪中的主犯认定及处罚标准。主犯是在犯罪集团中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或在聚众闹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还包括在共同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人。主犯应受到从重打击的处罚,按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行为进行定罪量刑。...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者的法律地位

毒品贩卖应追究刑责,数量大且情节严重者判刑十五年以上或死刑,并没收财产;数量较大者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较少者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判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第347条第3款规定...查看全文

亲属关系的法律地位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指从自己上溯至同一血缘的亲属,再向下数三代。例如,男方与表妹属于三代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除了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姑侄舅甥女等也都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同样禁止结婚。然而,根...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与未遂两者有关系吗?

本文讨论了共同犯罪、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唆犯、帮助犯和实行犯之间的影响。教唆犯和帮助犯在共同犯罪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实行犯是共同犯罪行为中最具决定性的人物。对于共同犯罪人每个人的行为,应该从整体上进行考察。当他们的共...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关系

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共同的犯罪行为和犯罪故意,主体条件是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范畴,需分别处罚。...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关系

过失犯罪不成立共同犯罪,共同犯罪需要共同故意;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为主观上对危害结果持根本否定态度,行为发生了严重危害结果,并有相应的法律规定;过失犯罪判处缓刑需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刑...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和故意犯罪的关系

所谓共同故意关联性,是指共同行为人之间主观上的相互沟通,相互认同。它要求行为人对实施的行为或要达到的目的有意图联络,相互联系,即通过语言、文字、动作表达,意思明确,意向联通。  &nbs...查看全文

刑法中过失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关系

过失犯罪可能构成共同犯罪,条件包括各行为人都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共同注意义务,数人实施或促成了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行为,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在主观上都是过失。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相关法律问题

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形包括:1、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造成危害结果;2、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害行为,但有的是故意的,有的是过失的;3、无罪过帮助他人实施故意犯罪;4、两人以上同时或者先后针对同一目标实施同一犯罪,但主观上缺乏共同犯罪意思...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与贿赂的关系

贿赂行为可能构成共同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只要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实施贿赂行为,就会构成共同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受...查看全文

贿赂与共同犯罪的关系

贿赂行为可能构成共同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只要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实施贿赂行为,就会构成共同犯罪。贿赂犯罪可以适用缓刑,但需符合法定条件,如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且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期间,犯罪分子可...查看全文

法律关系的本质与单位犯罪责任

诈骗罪无单位犯罪,刑法规定判刑:数额较大,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法律关系与地位分析

公司法人是指公司作为法律主体,享有独立财产和法律地位,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而大股东是持有较大股权的个体,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与法人是相独立的。...查看全文

公共关系中的共犯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需要满足主观和客观方面的要件。主观方面要求各共同犯罪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认识到共同犯罪行为会危害社会并希望或放任其发生。客观方面要求各共同犯罪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并且这些行为与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片面共犯不满足共同犯罪...查看全文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地位

行政主体的地位是什么 行政主体的地位可以表现在各个方面,但在这里限指法律地位。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是指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中权利、义务的综合体现。而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以外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存在的。 基于行政主体与...查看全文

明确劳动关系的法律地位

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文件,但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仍然成立。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争议时,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劳动法》,劳动者有一系列权利,包括平等就业、获得报酬、休息休假、安全...查看全文

对于脱离共同犯罪关系者怎么处罚

脱离者不对他的犯罪行为负共犯责任。对于脱离者脱离前的行为,从司法实践与有关国家的刑法规定来看,一般也是免予处罚的。当然并不是说脱离者可以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结合具体案情,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给予适当的处罚:(1)预备行为构成犯...查看全文

对于脱离共同犯罪关系者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对于脱离共同犯罪关系者的处罚:脱离者一般不对他的犯罪行为负共犯责任。对于脱离者脱离前的行为,从司法实践与有关国家的刑法规定来看,一般也是免予处罚的。从理论上来说,脱离者的行为是着手前的预备或阴谋行为,对法益的侵害...查看全文

对于脱离共同犯罪关系者怎么处置?

律师解答: 脱离者不对其他的犯罪行为负共犯责任。 对于脱离者脱离前的行为,从司法实践与有关国家的刑法规定来看,一般也是免予处罚的。 当然并不是说脱离者可以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结合具体案情,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给予适当的处罚: ...查看全文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适用劳动法的规定。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未订立书面合同的应在一个月内补办。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