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1125第一款第一项

律师回答

一、民法典规定丧失继承权的情形包括哪些

《民法典》第1125条第1款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根据上述规定可知,丧失继承权的法定情形有: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首先,在主观上,继承人存在杀人的故意,不包括过失杀人。在犯罪动机上,不以继承人为了取得被继承人的遗产为前提。其次,故意犯罪的对象必须是被继承人。最后,在客观上实施了杀害行为,只要继承人实施了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犯罪行为,不论犯罪是既遂还是未遂,都将丧失继承权。

(二)是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首先,主观上,必须有杀害的故意,且动机为争夺遗产;其次,在客体上,所侵害的必须是其他继承人的生命;最后,在客观上,实施了杀害行为,不论犯罪行为是否既遂,都将丧失继承权。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只要是遗弃被继承人,不论是否严重,即失去继承权;对于虐待被继承人,则要求情节严重。至于情节是否严重,可以从实施虐待行为的时间、手段、后果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判断。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所谓情节严重,可以是继承人通过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的行为侵占了被继承人的巨额遗产,也可以是导致其他继承人未能参与遗产分割以致生活困难等。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不论继承人是采取欺诈手段还是胁迫手段,只要导致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思歪曲,情节严重的,就构成丧失继承权的法定事由。

《民法典》在规定继承权丧失的同时,对于上述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但只要继承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对其表示宽恕或者在遗嘱中仍将其列为继承人,其丧失的继承权即可以恢复。

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您对“民法典规定丧失继承权的情形包括哪些”,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某些情况下有悔改表现,也是不会丧失继承权的。但律师提醒:不要为了争夺遗产,就伤害自己最亲的亲人呀!在生活中如果您遇到的情况比较复杂,建议可以到网进行在线律师咨询,对应您的需求,将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第153条第一款

《民法典》第153条规定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有例外情况;同时,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无效。其他相关规定包括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无效,无效或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失去约束力,部分无效不...查看全文

民法典148条第一款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民法典148条第一款内容如下: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在欺诈人方面:1、须有欺骗他人的行为。欺诈行为是故意把不真...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157条第一款第十一项

您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第十一项的规定是: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如下:1、不予受理;2、对管辖权有异议的;3、驳回起诉;4、保全和先予执行;5、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6、中止或者终结...查看全文

交通法61条第一款第一项

您好 很高兴为您解答,交通法61条第一款第一项,整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一条的全文内容、主旨和释义,以加深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一条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一条内容如下: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一款第二项是(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一款第一项什么内容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民事诉讼法177条第一款第一项的内容民事诉讼法(法律名词)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一条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这个规定就解决了大家的上述疑惑,上述规定的第一条就开门见山的进行了民法典适用时效的办法, 第一款规定,民法典施行后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一条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这个规定就解决了大家的上述疑惑,上述规定的第一条就开门见山的进行了民法典适用时效的办法, 第一款规定,民法典施行后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177条第一款第二项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一款第二项是(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

规定如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查看全文

刑诉法67条第一款第二项

您好!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      刑事诉讼法第67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查看全文

交通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

一、交通事故第38条的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8条的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 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一编总则

目录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基本规定  ...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六十一条

《民法典》第六十一条 关于法定代表人定义、法律地位、行为的效果归属和越权行为效力的规定      【法典条文】  ...查看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64条第一款第6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64条第一款第6项是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查看全文

民事诉法177条第一款第二项如何理解

民事诉讼法第177条的基本事实是指对原判决、裁定结果有实质影响的事实。审查民事申诉案件的事实认定需要考虑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证据的合法性是指其符合法律规定的资格,真实性是指与案件事实相一致,关联性是指与案件事实有直接或间...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款怎么处罚

道路交通法99条第一款第二项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是“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