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纵火行为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后果?

律师回答
摘要:纵火行为属于故意行为而非过失行为,过失造成火灾的严重后果会构成过失火罪,而不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失火罪与放火罪在法律上存在区别,包括构成要件、犯罪形式、年龄要求等。在司法实践中,有时过失犯罪可能被认定为故意犯罪,例如,由于行为人未尽到灭火义务而造成火灾,其主观罪过可能会被认定为间接故意,从而构成放火罪。
一、过失纵火行为治安处罚吗
纵火是属于故意行为,并不是过失行为,如果过失造成火灾的,造成严重后果的,过失火罪追究刑事责任。过失造成火灾不构犯罪的,不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失火罪与放火罪在法律上有哪些区别
(1)在客观方面,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
(2)放火罪有既遂、未遂之分。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
(3)主体要件处罚年龄不同,放火罪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即可构成;失火罪年满16周岁的人才负刑事责任。
(4)主观罪过形式不同:放火罪由故意构成,失火罪则出于过失。这是两种犯罪性质的根本区别所在。
司法实践在认定这种案件中,有时会发生过失犯罪转化为故意犯罪的情况。例如,某人在仓库吸烟无意中将未熄灭的火柴头扔到草堆上,当即起火。这时行为人本应奋力灭火以避免火灾的发生,而他却扬长而去,漠不关心,任火势蔓延,致酿成灾。这里行为人开始只是无意中将火柴头扔进草堆,并非故意制造火灾,本应认定为失火行为,但由于其先前的失火行为已经造成火灾的危险,行为人负有灭火、消除危险的义务。在其能够履行义务的情况下,明知不灭火可能造成火灾,却不予履行,听任火灾发生。这时行为人主观罪过已转化为间接故意,因而构成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放火罪,不应再以失火罪论处。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放火罪和失火罪在法律上有明显的区别。失火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要求造成严重后果才能构成,而放火罪则不以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即可成立。此外,放火罪还可分为既遂和未遂,而失火罪则不存在未遂问题。主体要件处罚年龄也不同,放火罪适用于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人,而失火罪则适用于16周岁以上的人。另外,放火罪是故意犯罪,而失火罪是过失犯罪。在司法实践中,有时过失犯罪会转化为故意犯罪,例如,行为人明知火灾可能发生却不予灭火,这时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已转化为间接故意,构成放火罪。因此,在认定此类案件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行为和态度。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一十九条 负责执行监视居住的派出所或者办案部门应当严格对被监视居住人进行监督考察,确保安全。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居住地的派出所执行。必要时,办案部门可以协助执行。
采取保证人担保形式的,应当同时送交有关法律文书、被取保候审人基本情况、保证人基本情况等材料。采取保证金担保形式的,应当同时送交有关法律文书、被取保候审人基本情况和保证金交纳情况等材料。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一十七条 公安机关决定监视居住的,由被监视居住人住处或者指定居所所在地的派出所执行,办案部门可以协助执行。必要时,也可以由办案部门负责执行,派出所或者其他部门协助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过失失火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过失引起的失火构成刑事犯罪,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放火罪需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犯失火罪需立案并根据火灾面积和后果严重程度进行刑事追责。...查看全文

纵火未遂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将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被称为放火罪未遂,指的是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放火等犯罪...查看全文

纵火罪:对他人住房纵火行为的法律追究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和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放火烧别人房子构成放火罪。根据犯罪的后果不同,法院会根据情节进行量刑。如果犯罪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处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如果放火行为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者财产遭受重大...查看全文

过失毁林行为的法律后果

过失毁林需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树木数量为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不超过毁坏林木价值的五倍;造成林地毁坏需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罚款不超过恢复费用的三倍。...查看全文

过失杀人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过失致人死亡罪将受到刑罚,刑法规定了相应的刑期。该罪是指由于疏忽大意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需同时满足三个要素:发生实际死亡后果、实施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具有间接因果关系。如果行为人无过失,属于意外事故,不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犯失火罪会受到怎样的刑罚?

失火罪是指过失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致人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犯失火罪一般被判处的刑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则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失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而引起火...查看全文

敲诈未遂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后果?

敲诈勒索未遂已构成了犯罪,但在处罚时,法院可能会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类似于既遂案件。犯罪未得逞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情况。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敲诈勒索未遂属于犯罪未遂的一种...查看全文

走私行为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走私国家物品罪并不存在,只有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物品罪。刑罚一般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国家物品罪实际上属于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查看全文

恐吓行为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恐吓他人判刑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恐吓信、威胁他人人身安全者,可处拘留或罚款。情节较重者,可拘留并罚款。公安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我国未设威胁恐吓罪,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寻衅滋事罪判刑标准:自由裁量权规则,考虑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查看全文

偷窃行为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本文介绍了我国刑法对盗窃罪和正当防卫的规定。盗窃罪的刑罚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入户盗窃即使未遂也会被定罪处罚。对于打伤偷东西的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或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必须在一定限度内,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会负刑事...查看全文

谎报火警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谎报火警将受到罚款和拘留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投放危险物质或扬言实施危险行为等行为,将受到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并可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轻的可受到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查看全文

放火未遂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我国法律规定,放火未遂对公共安全构成危害的要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犯罪未遂分为实行终了和未实行终了两种类型,行为是否实行终了以导致危害结果的行为为准。不可罚的不能犯是指行为人主观具有故意,但客观行为没有侵害法益的紧迫危险,...查看全文

卖淫行为将会受到法律怎样的处罚

卖淫行为将会受到法律怎样的处罚      卖淫、嫖娼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查看全文

卖淫行为将会受到法律怎样的处罚

法律分析:卖淫、嫖娼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六条卖淫、嫖娼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查看全文

意外火灾会带来怎样的法律后果?

意外失火是否会导致坐牢取决于具体情况。若后果不严重,通常不构成犯罪。但若放火、决水、爆炸或投放危险物质,致人重伤、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则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查看全文

一般纵火罪与纵火行为罪的界限

区分纵火罪与一般纵火行为的界限如在于纵火行为一般是指情节明显、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纵火行为。纵火罪和一般纵火行为客观上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因此,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理...查看全文

无意中放火,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过失犯罪中的放火行为根据造成的损失大小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没有严重后果,则不追究刑事责任;如果造成的损失较大,则可能构成失火罪。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查看全文

走私军火犯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军火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物品。如果行为人丢失了军火,将会构成私武器、弹药罪。私武器、弹药罪的判刑标准一般为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犯罪情节达到特别严重程度的一般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走私武器、弹...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犯罪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后果?

未满16岁的犯罪人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是否判刑。犯罪时的年龄按公历计算,过了周岁生日即为已满某周岁。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14-16周岁的犯罪人在八种犯罪中需负刑事责任,其他罪行不负责任。注意,14-16岁未成年人...查看全文

涉及低保欺诈的行为会受到哪些法律后果?

骗取低保构成诈骗罪,刑责重大。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