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中违约金的合法性

律师回答
摘要:借款合同中的违约金应根据法律规定,在双方事先约定的情况下,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二十。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则违约金应等于实际经济损失。违约赔偿范围包括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和因合同解除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赔偿方式可采取恢复原状、金钱赔偿或代物赔偿。
根据法律规定,借款合同中的违约金可以在双方事先进行约定。通常情况下,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二十。
借款合同中的违约金的法律规定有如果合同双方对违约金有约定,按照合同约定处理。《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如果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的,违约金一般等于违约所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一、借款合同违约费用范围有哪些?
除了法律另有详细的规定外,赔偿范围应当包括:
1、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包括可得利益(履行利益)和信赖利益。
2、因合同解除而产生的损害赔偿。
(1)债权人订立合同所支出的必权费用;
(2)债权人因相信合同能够履行而做准备所支出的必要费用;
(3)债权人因失去与他人订立合同机会所造成的损失。
(4)债权人已经履行合同义务时,债务人因拒不履行返还给付物的义务给债务人造成的损失。
(5)债权人已经受领债务的给付物时,因归还该物而支出的必要费用。
合同违约赔偿的方式
赔偿损失的方式具体有三个,一是恢复原状,二是金钱赔偿,三是代物赔偿。
1、恢复原状:恢复原状,指回复到损害发生前的原状。例如借用人损坏了借用的收录机,经修好后返还出借人,这里的修理即是恢复原状。
2、金钱赔偿:违约后的恢复原状,实践中多显有困难,故举出金钱赔偿,其简便易行,是赔偿损失的主要方式。
3、代物赔偿:金钱赔偿时遇违约人资金困难,没钱的,若违约人有其它财产,可以折抵相应金额,代物赔偿,即以其它财产替代赔偿。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法律规定,借款合同中的违约金可以在双方事先进行约定,通常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二十。如果合同双方对违约金有约定,按照合同处理。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或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但约定过低或过高都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调整。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违约金一般等于违约所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合同违约赔偿方式可包括恢复原状、金钱赔偿和代物赔偿。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七条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应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
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超过以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我国借款合同中违约金的合法性如何?

我国借款合同里约定的违约金合法且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约定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违约金低于损失可增加,过高可减少。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仍需履行债务。违约金既...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违约金的合法性

借款合同逾期付利息需要付违约金,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款合同的保证担保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保证人必须具备代为清偿债务能力,而公益事业单位不得担任保证人。...查看全文

劳务合同中违约金的合法性

劳务合同违约金的有效性与法律规定有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务合同的违约金需要满足特定条件才有效,如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并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与劳动关系不同,劳务关系的主体类型更多样,要求不如劳动...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约定违约金合法吗

法律分析:借款合同约定违约金是合法的,民事活动中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的都属于合法行为。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法律依...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约定违约金合法吗

法律分析:一、借款合同里约定的违约金合法吗1、借款合同里约定的违约金是合法的。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查看全文

合法的借款合同违约金数额

借款合同违约金的合法性和范围。根据法律规定,双方可以事先约定违约金数额,但一般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20%。如果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违约金应等于实际经济损失。赔偿范围包括履行利益和信赖利益,以及合同解除所产生的损害赔偿。赔偿方式有恢复...查看全文

探讨借款合同违约责任的合法性

借款合同可主张违约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借款合同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金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违反借款合同需承担相应责任。...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中能约定违约金吗

借款合同中可以约定违约金。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计算违约损失赔偿额的方法,也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中能约定违约金吗

法律分析:借款合同中是能约定违约金的。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_x000...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中的违约金是多少

法律分析:借款合同中的违约金由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一般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如果违约金相对于实际损失过高或过低的,则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调整。法律依据:_x000D_ 《民法典》第...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中的违约金怎么算?

借款合同违约金金额按借款合同约定计算。没有约定的,不计算违约金,但借款人应当赔偿贷款人的损失或者支付逾期利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借款人未在约定期限内返还贷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买卖合同约定...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中的违约金是多少

借款合同中的违约金由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一般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如果违约金相对于实际损失过高或过低的,则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调整。一、租房未到期违约金怎么计算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违约金?

律师分析: 对于民间借贷合同,法院对违约金数额明显过高、违反民法公平原则或者有放高利贷规避法律嫌疑的,可以主动进行审查。在具体方式上,法官可以充分利用释明权,告知当事人对违约金数额的高低享有合法的请求变更权,由其来决定利益的取舍。...查看全文

解除合同违约金条款的合法性

合同解除后,违约金条款有效。根据《民法典》规定,合同终止不影响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当事人可约定违约金或损失赔偿额,但过低可增加,过高可减少。...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违约金多少合法

借款合同中的违约金最高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是合法的。一般来说,违约金的计算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数额进行,如果合同没有明确约定或约定不清晰,则可以根据实际损失额进行赔付。如果造成的损害较大,违约金可以适当上调,但最高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违约金多少合法

法律分析:借款合同违约金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合法。违约金一般按照合同约定的数额计算,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可以按照实际损失额进行赔付,造成的损害较大时违约金可以适当上浮,但最高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中违约金怎么定

法律分析: 借款合同中违约金根据双方自愿协议确定,一般按照借款数额的20%设定,最高不得超过借款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中违约金是多少

借款合同中的违约金可以双方商议确定,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法院或仲裁机构可根据当事人要求予以增加;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法院或仲裁机构可根据当事人要求适当减少。双方也可在借款合同中约定违约损失赔偿额的计...查看全文

借款合同中违约金是多少

借款合同中的违约金应双方商议,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如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法院或仲裁机构可根据当事人要求增加;如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法院或仲裁机构可根据当事人要求适当减少。双方也可在借款合同中约定违约损失的计算方法。...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借款合同可否约定违约金

法律分析:《民法典》中借款合同是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