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途径应对诽谤行为

律师回答
摘要:被人诽谤的起诉方式及法律依据:被害人向法院提起自诉,递交自诉状或口头告诉,法院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立案后提交证据,等待开庭宣判。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1条,犯罪事实清楚且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开庭审判,缺乏罪证的案件可要求自诉人补充证据,否则可撤回自诉或驳回。自诉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许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法庭有疑问需调查核实时适用相应规定。
被人诽谤的起诉方式:
1、遭受诽谤的被害人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
2、递交自诉状或者口头告诉;
3、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决定是否立案,并书面通知自诉人;
4、决定立案的,自诉人应提交相应证据;
5、等待法院通知开庭宣判。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
人民法院对于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
(二)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自诉人经两次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
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对证据有疑问,需要调查核实的,适用本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
延伸阅读
起诉他人的诽谤行为:法律保护与维权指南
《起诉他人的诽谤行为:法律保护与维权指南》是一本旨在帮助受到诽谤行为侵害的人们,提供法律保护和维权指导的实用手册。本书详细介绍了起诉他人诽谤的法律程序和要点,包括收集证据、起诉流程、法庭策略等。同时,本书还解析了相关法律条款和判例,帮助读者理解法律规定和权益保护。此外,本书还提供了实用的维权建议和技巧,包括与律师合作、媒体管理和舆情应对等方面的指导。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只要受到诽谤行为的侵害,本书都能为您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和维权指南,帮助您维护自己的名誉和权益。
结语:诽谤行为的起诉方式包括自诉,具体步骤为:向法院提起自诉,递交自诉状或口头告诉,法院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立案后自诉人提交证据,等待法院通知开庭宣判。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法院对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根据犯罪事实是否清楚有足够证据来处理。《起诉他人的诽谤行为:法律保护与维权指南》为受到诽谤侵害的人们提供了法律保护和维权指导,包括起诉流程、法庭策略、法律条款和判例解析,以及维权建议和技巧。无论个人还是组织,都可借助本书获得全面的法律支持和维权指南,维护名誉和权益。
法律依据
第五十三条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知识的公益宣传,弘扬医师先进事迹,引导公众尊重医师、理性对待医疗卫生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五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报道,并加强舆论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二十九条 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律途径解决诽谤问题

起诉诽谤罪的关键步骤:准备诉状、身份信息和证据材料,去法院立案;交纳受理费;等待法院开庭通知。诽谤罪要求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且针对特定人,情节严重。...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诽谤行为?

诽谤行为将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侵害他人人身权益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者将受到行政处罚。根据刑法,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网络诽谤行为?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信息网络实施此类行为,被害人可向法院起诉,如证据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查看全文

遭到诽谤该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一、遭到诽谤如何处理 被诽谤后,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直接报警处理,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予以刑事拘留。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情节严重的,你可以...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对方构成的诽谤行为?

构成诽谤罪的起诉方法和要求,以及诽谤罪与诬陷罪的区别。自诉需在法定时限内书面或口头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法院应在15日内决定是否立案。诽谤罪需搜集证据起诉对方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诽谤罪捏造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行为方式为当众...查看全文

应对员工诽谤公司违法行为的方法

员工诽谤公司寻衅滋事可追究刑责。根据刑法第246条,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者除外。若通过网络实施上述行为,被害人可向法院起诉,如证据困...查看全文

网络侵权诽谤的解决途径

起诉应向人民法院递交书面起诉状,但如确有困难可口头起诉,现司法实践仍建议提交书面起诉状,难者可委托律师代理或代书。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起诉必须满足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法院受理范...查看全文

微信诽谤报警途径及步骤

微信被诽谤可以报警,但情节轻微不严重时不能立案追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可处罚款或拘留。维权方法包括保存证据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将依法处理并通知报案人相应情况。报案所需材料因案情而异,建议先联系...查看全文

有人侮辱诽谤我怎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法律分析:遭遇侮辱诽谤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处理: 一、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其停止侮辱诽谤行为,并为自己恢复名誉,向自己赔礼道歉,并赔偿自己因此受到的损失。 二、如果无法协商解决的,则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三、被...查看全文

网络诽谤行为的法律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将承担法律责任,有可能判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将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查看全文

应对诬告指控的法律途径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被害人可以自诉,即撰写刑事自诉起诉状并搜集相关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起诉。根据第二百一十条的规定,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查看全文

应对诽谤他人的行为的处罚方式

肆意诽谤他人,可能会构成侮辱罪并造成严重后果。无论是通过网络还是其他方式实施,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并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如果提供证据存在困难,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然而,如果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对于诽谤行为该怎么办

诽谤行为,可以报警,公安机关根据情节,作出治安处罚,诽谤行为,如果构成犯罪,可以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诽谤罪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诽谤属于什么行为?

律师分析: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查看全文

法律标准诽谤属于什么行为?

法律解析: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查看全文

诽谤与造谣行为的法律定性

诽谤造谣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假信息,严重贬低他人形象和名誉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构成诽谤罪的情节严重者将受到刑事处罚。被害人应自行收集证据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而不是直接向派出所报警。派出所不受理诽谤造谣案件,这种行为应由人民法院受理...查看全文

法律标准诽谤属于什么行为?

律师解答: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查看全文

法律途径与非法律途径

欠债不还的解决途径有协商和诉讼两种方式。协商可以尝试分期还款等方式解决,而诉讼则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判决要求对方还款。如果判决期限届满后仍不还款,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此外,债权人还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来索要欠款。...查看全文

商业诽谤行为?

律师分析: 商业诋毁行为,也被称为商业诽谤行为,是指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 具体而言,它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查看全文

面对诽谤,如何进行法律诉讼?

如何起诉被人诽谤: 1、写起诉状,弄清对方信息,可找律师代写; 2、复印副本,准备证据和证人名单; 3、带上诉讼费,到法院立案。 起诉状需包含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证据来源和证人信息。...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