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鉴定种类分别有哪些

律师回答
摘要:伤残鉴定种类包括交通事故、工伤事故、意外伤害和打架斗殴伤残。正确选择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机需要考虑误工期、治疗终结和可能加重损害后果的情况。不同地区法院对时机的规定存在差异。治疗终结是指临床效果稳定,应由医学专业人士出具意见。在进行伤残鉴定时,需谨慎把握时机,不追求高等级而忽视潜在风险。
一、伤残鉴定种类分别有哪些
伤残鉴定种类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临床法医鉴定项目1、损伤程度鉴定即轻伤、重伤、轻微伤鉴定或称伤情鉴定。2、伤残程度鉴定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3、因果关系鉴定指损伤与疾病。
二、怎样正确选择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机?
1、误工期最长计算至定残前一日。我国人身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明确指出误工期最长截至定残前一日,此后的劳动能力下降损失以残疾赔偿金的形式补偿给伤者。因此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也需要统一考虑。
2、伤残鉴定的前提是治疗终结,定残以后继续开展医疗活动的合理性风险。治疗终结并不等同于治愈,也不意味着不能开展其他任何医疗活动。说一个极端的例子,某人因交通事故导致重度-脑损伤,经过抢救成为植物人。可以说治疗的临床效果已经稳定了,但肯定不能终止治疗,维持生命体征的医疗活动还要继续且有可能伴随终生。但对于其他的常见损伤,例如骨折、挫伤,伤残鉴定后哪些医疗活动是合理的、必要的,就可能引发争议。
3、伤残鉴定后,由于继续医疗而实际加重损害后果的情况。曾经办理一起案件,伤者受伤一年后进行了伤残鉴定,被认定为八级伤残。后来又对伤处进行了多次复杂的大手术,最终由于手术感染引发了骨髓炎并诱发骨癌,他后来的身体状态显然比鉴定时差很多。这时要重启鉴定活动,从程序到实体又引起种种矛盾和争议。所以,何时进行伤残鉴定还是应当谨慎把握,不要为了追求高等级而武断的开展鉴定,要斟酌此举背后可能隐藏的风险。
三、时机的选择,各地法院的做法不一样
关于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时机,目前各地法院的做法不一,有的规定是自受到伤害之日起6个月,也有的是3个月,也有的规定1年,有的甚至更长。
1.关于伤残鉴定时机。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对这一问题已经很明确。该规定第3.2规定:评定时机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
2.关于治疗终结。
上面所说应以治疗终结作为伤残鉴定时机,那么什么是治疗终结?治疗终结是指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临床效果稳定。
治疗终结是医学概念,属于医学范畴,应当由医学专业人士出具意见,任何非专业人士不能仅从简单的生活眼光对之作出不科学的理解,否则,是对科学的无知,或者是对公平正义的有意亵渎。
延伸阅读
结语:在选择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伤残鉴定种类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其次,正确选择时机要考虑误工期最长计算至定残前一日,同时治疗终结是伤残鉴定的前提。此外,需注意继续医疗可能加重损害后果的情况,谨慎把握伤残鉴定时机,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最后,不同地区法院对时机的规定可能不同,应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等相关规定进行判断。对于治疗终结的定义,应由医学专业人士提供科学意见,避免对科学和公平正义的亵渎。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条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四章 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 第三十四条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一)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三)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十八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三条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伤残鉴定标准和种类有哪些?

伤残鉴定标准种类:1.《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于2013年8月30日发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司发[1990]070号)、《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法(司)发[1990]6号)和《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查看全文

工伤鉴定和伤残鉴定的区别有哪些

工伤鉴定和伤残鉴定的区别有哪些 一、申请鉴定主体不同工伤鉴定申请主体是已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本人、近亲属、雇佣单位均可;伤残鉴定申请主体只能是伤者本人。二、申请鉴定的前提条件不同工伤鉴定的前提是,工伤申请鉴定主体已经取得了社会保险行...查看全文

工伤鉴定和伤残鉴定的区别有哪些

法律分析: 工伤鉴定和伤残鉴定的区别有:工伤鉴定是指职工发生事故伤害之后,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伤残鉴定是指已经伤后伤残程度鉴定;工伤鉴定的范围单指工伤,伤残鉴定范围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查看全文

伤残鉴定与工伤鉴定的区别有哪些?

伤残鉴定与工伤鉴定的区别主要有:工作程序不同、差别依据不同、申请鉴定的时间不同等,对于伤残鉴定的适用范围是比较广的,只要构成了伤残情况都是可以鉴定的,但工伤鉴定一般是在工作过程中导致的伤残情况。 ...查看全文

工伤伤残评定标准的种类有哪些?

以上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系列与人体伤害和残疾程度鉴定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包括人体轻微伤、轻伤、重伤的鉴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等。这些标准和规定的发布和...查看全文

伤残鉴定有哪几种规定?

律师解答: 1、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工伤(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 2、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工伤(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 3、职工非因工伤残...查看全文

工伤鉴定标准有哪些分类

法律分析:工伤鉴定标准的分类有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等级鉴定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等级鉴定分为十个伤残等级,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等级鉴定分为三个等级。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查看全文

伤残鉴定有哪几种标准?

律师分析: 1、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工伤(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 2、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工伤(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 3、职工非因工伤残...查看全文

伤残鉴定方式有哪几种

伤残鉴定方式有两种,自行委托鉴定和申请法院委托鉴定,各有利弊,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慎重选择。伤残鉴定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包括医疗记录、诊断证明书等。伤残鉴定后的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多项内容。...查看全文

固定资产类别有哪些种类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根据这一规定,...查看全文

资产类别分为哪些种类

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资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一般分为以下类别: 1、按耗用期限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2、根据具体形态,长期资产还可以按是否有实体形态,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资产分类是指资产按流动性质,一般分为流...查看全文

伤残评定与伤情鉴定的区别有哪些

伤情判定与伤残判定在时刻、意图、规范依据、运用意图和等级区分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依据规范进行,常常一起呈现,并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查看全文

司法鉴定文书分为哪些种类

法律分析:司法鉴定文书种类分为:司法鉴定意见书、司法鉴定检验报告书、司法鉴定审查意见书、司法鉴定意见书四种;司法鉴定机构受理鉴定委托后,应当指定本机构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性别规定有哪几种分类?

律师解答: 性别与公共政策:理论与研究范式;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中的社会性别研究综述;浅论性别统计在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教育·科技·性别;性别·健康·三农;妇女参与政治和决策;家庭政策与妇女就业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性别规定有哪几种分类?

法律解析: 性别与公共政策:理论与研究范式;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中的社会性别研究综述;浅论性别统计在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教育·科技·性别;性别·健康·三农;妇女参与政治和决策;家庭政策与妇女就业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伤残鉴定等级及其分类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等级有10级,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规定,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个等级都有具体规定,考虑了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医疗护理依赖、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等影响。自2017...查看全文

伤情鉴定和伤残鉴定有何联系和分别

伤情鉴定和伤残鉴定有何联系和分别 所谓伤情鉴定,是指确定受害人被伤害的程度,即确定其机体组织结构的破坏、功能障碍及心理、精神方面的影响和损害程度的过程。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与伤残鉴定的差别有哪些?

法律解析: 1、确定的时间不同。伤情鉴定在伤情发生后即应进行,而伤残评定则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这是因为两者的评价基础不一样。2、目的不同。伤残评定主要在于评判治疗终结后的伤残程度,即对受害人工作、生活、社交能力的影响程度,而伤情鉴...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与伤残鉴定的差别有哪些?

律师解答: 1、确定的时间不同。伤情鉴定在伤情发生后即应进行,而伤残评定则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这是因为两者的评价基础不一样。2、目的不同。伤残评定主要在于评判治疗终结后的伤残程度,即对受害人工作、生活、社交能力的影响程度,而伤情鉴...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与伤残鉴定的差别有哪些?

法律解析: 1、确定的时间不同。伤情鉴定在伤情发生后即应进行,而伤残评定则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这是因为两者的评价基础不一样。2、目的不同。伤残评定主要在于评判治疗终结后的伤残程度,即对受害人工作、生活、社交能力的影响程度,而伤情鉴...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