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逃跑的判断标准

律师回答
摘要:携带挪用公款潜逃是指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携带公款潜伏和逃跑的行为。携带与潜逃相辅相成,没有先后之分,贯穿于潜逃过程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4条,挪用公款罪涉及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或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可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对用于救灾等特定目的的从重处罚。
携带挪用公款潜逃指行为人发觉犯罪事实将要暴露或者已经暴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携带公款潜伏和逃跑的行为。从“携带”与“潜逃”的关系、“公款”的范围、正确理解“携带”的内涵这三个方面认定。携带与潜逃是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的,没有先后之分,携带贯穿于潜逃的整个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延伸阅读
公款挪用与逃跑行为的法律评判依据
公款挪用与逃跑行为的法律评判依据是指在法律上对于涉及挪用公款并采取逃跑行为的行为进行评判时所依据的标准和准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判例,评判的依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挪用公款的数额大小、挪用的目的和手段、挪用行为的时间持续性、挪用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逃跑行为的主观故意和方式、逃跑行为对案件调查和司法程序的干扰程度等。基于这些评判依据,法律界和司法实践会对涉及公款挪用与逃跑行为的案件进行公正、客观、严谨的评判,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秩序。
结语:公款挪用与逃跑行为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评判依据主要包括挪用金额、目的手段、时间持续性、对社会影响以及逃跑行为的主观故意和干扰程度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判例,法律界和司法实践将对此类案件进行公正、客观、严谨的评判,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秩序。对于挪用公款潜逃行为,携带与潜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我们应当坚决打击此类犯罪行为,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一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四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判断挪用公款潜逃的行为

行为人挪用公款并携带潜逃构成贪污罪,而非挪用公款罪。根据刑法和最高院解释,行为人的目的转化为占有,已构成贪污罪。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据为己有目的。...查看全文

公款挪用潜逃的实践判断方法

挪用公款潜逃的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的数额判断标准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数额标准:个人使用或非法活动,三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营利活动或超过三个月未还,五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五百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查看全文

判断挪用公款数额大小的标准规范

我国人民法院认定犯罪分子挪用公款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一般为五万元,达到五万元的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根据《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罪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可处十年以上有期...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的判刑标准

1.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3.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4.如果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查看全文

如何判断挪用公款并逃避责任

挪用公款潜逃需注意主观意识是否占用公款,能力有无归还且隐瞒去向,定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定贪污罪;委托管理国有财产者非法占有定贪污罪,与勾结者共犯。...查看全文

如何判断员工逃离并挪用公款

挪用公款潜逃行为可分为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前者是指公职人员或受其委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后者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款挪为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或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未归还超过三个月。这两种情况都属于...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被判刑的标准

挪用公款量刑标准: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并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会被人民法院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的,会被人民法院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会被人民法院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挪用用...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的判定标准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进行营...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的判定标准?

律师分析: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逃跑会连累家人吗?

挪用公款罪的要件包括:行为人实施挪用行为、利用职务之便、挪用的公款归个人使用。根据《刑法》第384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并进行非法活动、数额较大并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等情况,都构成挪用公款罪。对于挪用用于救灾、抢...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的判断标准

我国刑法对挪用公款罪的数额认定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根据挪用公款的数额进行量刑的。一般情况下,挪用公款罪的数额标准是:如果国家工作人员挪用的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那么通常会被刑法认定为挪用公款的数额较大;如果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查看全文

如何判断携带挪用公款后的逃亡情况?

认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需注意三点:1.携带与潜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公款不仅指现金,还包括证券、金银首饰等;3.携带需理解为能实际控制公款,包括隐藏、借给他人等情况。...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判刑标准?

律师解答: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判刑标准?

法律解析: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认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标准

在实践中认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1.“携带”与“潜逃”的关系。所谓潜逃是指行为人发觉犯罪事实将要暴露或者已经暴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潜伏和逃跑的行为。2.“公款”的范围。这里的公款还包括可以变现的有价证券、...查看全文

认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标准?

律师分析: 在实践中认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 1.“携带”与“潜逃”的关系。所谓潜逃是指行为人发觉犯罪事实将要暴露或者已经暴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潜伏和逃跑的行为。 2.“公款”的范围。这里的公款还包括可以变现的有价证券、金银首饰...查看全文

涉嫌挪用公款的判决标准

挪用公款行为的刑罚与挪用金额相关,数额巨大会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的刑事判断依据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款挪为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营利活动或长期不归还,根据挪用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公款挪用潜逃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行为人携带挪用的公款进行潜逃的标准为: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控制可以变现的公款并潜伏逃跑。相关法律依据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涉及贪污罪和共犯论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