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房子居住权和使用权怎么规定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2、住宅的位置;
3、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4、居住权期限;
5、解决争议的方法。
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
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居住权期限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居住权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民法典对于使用权的规定时间: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将会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缴纳或减免,将会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九- 第三百七十条
二、民法典增设“居住权”会给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首先,这一规定,对于日后二手房的购买有了一条必备的手续。因为购房时不仅需要查询房屋的权属、司法查封、设立抵押等情况,还应注意查询房屋是否登记有居住权。一旦房屋的居住权在房管局登记了,就算成立,没有登记则不成立。买房一定要查册,看房屋有没有被设置了居住权。因为,新房东也不能赶走居住权人。
举个例子,老人一旦给保姆或亲戚设立“居住权”,老人去世后,即便房子为子女所继承,保姆或亲戚仍享有居住权。如果“居住权”是终生的,保姆或亲戚可以住到自己去世为止,子女即便拿到了不动产证,也没有权利将其赶出,也不得再次用于出租。当然,保姆或亲戚只能居住,没有资格进行转让买卖,其子女也无法获得继承权。至于居住要不要另付租金,这要看当时约定。如果没有约定,一般都是无偿的。这只是一种可能存在的应用场景。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居住权是一个法律新规定的权利,“居住权”的应用场景可能会覆盖到更多领域,包括婚姻财产约定、公租房、以房养老、子女继承纠纷、离婚后居无定所等方面。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读者到网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