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未获批准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律师回答
摘要:申请取保候审不通过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判处实刑,具体是否判处实刑取决于人民法院的裁决。判处缓刑的条件包括: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不再危害社会,不适用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一、取保候审不通过是不是就意味着实刑
申请取保候审后,不批准的,并不一定意味着实刑。是不是实刑,依据人民法院的判处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二百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二、判处缓刑的条件
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
(二)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
(三)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取保候审未通过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判处实刑,具体判决取决于人民法院的裁定。而判处缓刑的条件包括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以及不适用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以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八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以及提请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取保候审会带来哪些后果?

取保候审传唤会被拘吗?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传唤未及时到案可能会被先行拘留。根据我国相关程序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在传讯时及时到案,违反规定需要逮捕的可以先行拘留。取保候审是指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查看全文

卖淫取保候审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委托律师进行辩护是在卖淫刑事案件中积极争取减轻处罚的有效方式。律师会与被告会面、了解案情,并与公检法机关沟通,以找到有利的情节并进行积极辩护。...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逃跑会带来哪些后果?

取保候审期间逃跑的后果及限制措施。逃跑将导致保证金没收、保证人罚款或追究刑事责任,可能需要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监视居住,甚至逮捕。逃跑事实将影响最终判决量刑。被取保候审的人应遵守限制措施,如不离开所居住地、及时报告变动、随...查看全文

不批准逮捕后转为取保候审会带来哪些影响?

不批捕转为取保候审后果及保证人条件要求。 不批捕转为取保候审后,仍有可能被判刑;取保候审期间仍会继续侦查和审理,只有在侦查发现不应追究犯罪责任时才会解除取保候审;保证人需符合与案件无牵连、有履行保证义务能力、享有政治权利且未受限制...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会带来什么后果?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施加保证人或保证金的要求,以防止其逃避侦查和审判。取保候审并不代表不追究刑事责任,最终的判决取决于案情。取保候审期满后,执行机关应及时通知决定机关作出解除或变更决定,并退还保证金。被...查看全文

卖H取保候审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根据法律规定,介绍他人卖淫的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可能面临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即使被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与是否判刑无关,如果在法院审理中证明未犯罪,将不会被判刑。...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会带来哪些影响?

取保候审并不直接决定是否会判实刑,而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根据案情由法庭综合审理后决定。取保候审是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而采取的措施。法院在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社会危险性、案件情况等因素后,可能宣告无罪、免于刑事处罚、...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违规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主要义务是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及时到案,不干扰证人作证,不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违反规定将面临没收保证金和相应处理措施。如果没有违规行为,取保候审结束时保证金将退还。...查看全文

强奸未遂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强奸未遂是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可受到刑罚制裁。判定刑罚时需考虑犯罪性质、情节及认罪态度等因素。我国鼓励受害人报案和自述,以保护其权益。...查看全文

盗窃未遂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盗窃未遂可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是指已着手实施犯罪却因意外原因未成功。对未遂犯,可参考已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抢劫未成功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抢劫行为的刑罚与情况有关,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情况严重,如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等,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关于取保候审未获批准的问题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代理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在三日内决定是否同意。如果不符合条件,可以改变后再申请,否则按程序处理。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致发...查看全文

逃税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逃税罪是一种经济犯罪,指纳税人采取欺骗手段逃避大额税款,扣缴义务人也逃税。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逃税行为将受到严厉行政处罚和高额罚款。若满足入刑条件,则构成犯罪行为。...查看全文

酒驾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醉酒驾驶属于刑事犯罪,根据血液酒精含量来划分违法和犯罪。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以上构成醉酒驾驶,最高判处6个月拘役。若造成交通事故、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以上、在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上驾驶、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车辆、严重违反交...查看全文

醉驾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醉驾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况下,符合免于刑事处罚条件的应可免于刑事处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7条,人民检察院可对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刑罚的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同时,解除对被不起诉人财物的查封、扣押、冻结,并移交有关机关处理行政...查看全文

抄袭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抄袭违反著作权法,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法定侵权行为包括未经许可发表他人作品、将合作创作作品冒充自己创作等。...查看全文

打架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打架造成轻伤,根据刑法规定,可能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或故意伤害罪的刑罚。双方打架的赔偿责任根据双方过错来确定,法院会综合全案来判定责任大小。被打方可以采取正当防卫,但如果造成轻伤以上,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打架违反治安规定,会受到行政...查看全文

违抗法律会带来哪些后果?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书、裁定书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申请执行法院判决书的期限为一年,申请执行仲裁裁决书的期限为六个月。申请执行时需要提交申请执行书或口头申请,...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后会有哪些结果

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提起公诉,另一种是继续侦查。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查看全文

卧轨自杀未遂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卧轨自杀未遂不受处罚,但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构成寻衅滋事罪将受到处罚,最高可判五年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寻衅滋事罪指肆意挑衅,殴打、骚扰他人,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在公共场所起哄扰乱社会秩序。...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