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违规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

律师回答
摘要: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主要义务是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及时到案,不干扰证人作证,不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违反规定将面临没收保证金和相应处理措施。如果没有违规行为,取保候审结束时保证金将退还。
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即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即不得离开本人居住地周围的一定区域,“市”,是指县级市,不设区的市,不是指地级市、设区的市。这就是说,如果被取保候审人需要离开自己所居住的区域到外地去,只有经过公安机关的批准,才能离开,否则便是违反了规定。此外,如果取保候审是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的,公安机关在批准被取保候审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前,应当征得决定机关同意。这主要是考虑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案件没有终结以前,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随时都有可能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讯问,核实证据,对案件开庭审理等等。为了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规定被取保候审人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是非常必要的。
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由于不在押,因此,司法机关采用传讯方式通知他们到案。被取保候审人在接到传讯后应当及时到案,才能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被取保候审人不得以口头、书面或者其他形式威胁、恫吓、引诱、收买证人不要作证或者不要诚实作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即被取保候审人不得利用自己未被羁押的便利条件与其他同案犯建立攻守同盟,统一口径,或者隐匿、销毁、伪造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
如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上述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首先没收保证金,然后根据不同情形,分别给予处理。对于违法情节较轻,不需逮捕,允许再次取保候审的,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或者提出保证人;对于违反规定情节严重,不允许再取保候审的,应当采取监视居住或者予以逮捕。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应当将保证金退还本人。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须经公安机关批准;在传讯时及时到案,确保诉讼顺利进行;不得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若违反规定,已交保证金者将被没收,并根据情节给予相应处理。对于轻微违法者,可再次取保候审;对于严重违法者,将采取监视居住或逮捕措施。取保候审期满且未违规者,应退还保证金。以上规定旨在保障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强制措施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强制措施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强制措施第六十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未遵守取保候审规定可能带来的后果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1条,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后果包括没收保证金,并根据情节轻重进行不同处理。对于违法情节较轻的情况,可以允许再次取保候审,但要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做出悔过的保证,并重新缴纳保证金或提出保证人;而对于违反规定情节严...查看全文

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取保候审后逃跑的后果包括没收保证金、对保证人处罚、重新交纳保证金或监视居住、逮捕,并且逃跑行为会影响最终判决量刑。相关法律规定保证人应监督被保证人遵守规定,违反规定将被罚款或追究刑事责任。被取保候审者应遵守规定,违反规定将没收保证...查看全文

违反社保规定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

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违反法律义务,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补偿金。此外,劳动者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由于未购买保险而导致的损失,如医疗费用、生育费用等。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维权的法律依据,劳动...查看全文

卖淫取保候审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委托律师进行辩护是在卖淫刑事案件中积极争取减轻处罚的有效方式。律师会与被告会面、了解案情,并与公检法机关沟通,以找到有利的情节并进行积极辩护。...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会带来什么后果?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施加保证人或保证金的要求,以防止其逃避侦查和审判。取保候审并不代表不追究刑事责任,最终的判决取决于案情。取保候审期满后,执行机关应及时通知决定机关作出解除或变更决定,并退还保证金。被...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会带来哪些后果?

取保候审传唤会被拘吗?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传唤未及时到案可能会被先行拘留。根据我国相关程序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在传讯时及时到案,违反规定需要逮捕的可以先行拘留。取保候审是指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查看全文

违反承兑规定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

违法票据承兑罪的惩罚及立案标准: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承兑行为造成重大损失者,可判处有期徒刑;特别重大损失者,可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立案标准为个人造成损失超过50万元,单位造成损失超过100万元。...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未获批准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申请取保候审不通过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判处实刑,具体是否判处实刑取决于人民法院的裁决。判处缓刑的条件包括: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不再危害社会,不适用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可否带来缓刑的结果?

根据《刑法》第72条规定,只要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一系列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以及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就可以宣告缓刑,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仍需执行附加刑。...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期间打架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取保候审期间打架被抓,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包括不得离开所居住地,变动信息要及时报告,到案传讯,不干扰证人作证,不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根据案情要求限制被取保候审人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人员会...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保证人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保证人的义务包括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法律规定,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违法行为,对未及时报告构成罚款,构成犯罪则追究刑事责任,协助逃匿被告人将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查看全文

违反房产证规定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

伪造房产证属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行为人将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构成该罪行的行为人,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如果情节严重,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逃跑会带来哪些后果?

取保候审期间逃跑的后果及限制措施。逃跑将导致保证金没收、保证人罚款或追究刑事责任,可能需要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监视居住,甚至逮捕。逃跑事实将影响最终判决量刑。被取保候审的人应遵守限制措施,如不离开所居住地、及时报告变动、随...查看全文

违反公司财产规定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了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的定罪处罚,对于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侵占单位财物等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了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定罪处罚,对于操纵交易价格、...查看全文

违反合同印章规定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

私刻合同章的法律风险及后果,包括刑事犯罪和民事责任。单位员工私刻合同章签订合同,单位可能承担责任,员工也可能追究赔偿。根据《治安管理法》,私刻公章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罚款或警告的处罚。...查看全文

信用卡违规带来的法律后果

信用卡透支不会一般不会坐牢,除非恶意透支超过五万元。信用卡逾期会导致滞纳金、罚息,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可能被列入黑名单。涉嫌信用卡诈骗罪的量刑应根据犯罪事实、性质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决定,量刑要宽严相济,确保刑罚与罪责相适应。...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期满后的法律后果

取保候审即将到期,执行机关需提前15天通知决定机关;决定机关需在期限届满前通知执行机关是否解除或变更强制措施。执行机关收到通知后立即执行,并及时通知决定机关执行情况。...查看全文

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可能承担什么后果

法律分析: 违反取保候审相关规定的,之前已经缴纳保证金的,没收其保证金,并且责令重新缴纳或者提出保证人,也可能改为监视居住,符合逮捕条件的予以逮捕或者先行拘留。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期间违反法律规定的后果是什么?

取保候审期间违反酌定义务的后果等同于违反法定义务,已交保证金的将被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同时根据情况责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查看全文

违反合同约定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

购房违约应支付违约金,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30%以上,具体数额可协商约定;拒签居间协议和拒收定金应采取反向操作,签订居间协议后违约方应双倍返还定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