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的故意杀人犯是否面临死刑?

律师回答
摘要:故意杀人罪判决通常根据情节轻重,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自首可减轻处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情节、被害人家属谅解、手段和社会危害程度等,该嫌疑人可能被判15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1.故意杀人罪,在我国《刑法》中有明确的规定,第232条规定,犯此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自首,我国刑法中也有明确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3至于会怎么判,这个因素要考虑的太多了,包括情节,有没有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谅解书),杀人的手段,其社会危害程度等综合考虑。
4.如没有其他特殊情节,该犯罪嫌疑人将可能被判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延伸阅读
自首的故意杀人犯是否应该获得从轻判决?
自首的故意杀人犯是否应该获得从轻判决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一方面,自首可以被视为表现出对犯罪行为的悔过和悔罪态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对社会的贡献和积极改变的意愿。这种自愿向法律机构投案自首的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积极的行为,值得得到一定的法律优惠。从轻判决可以给予犯罪分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鼓励其积极参与社会正常生活,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然而,另一方面,故意杀人犯的罪行严重,直接剥夺了他人的生命权利,给受害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对于这样的犯罪行为,社会普遍期望法律能够给予严厉的惩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如果自首的故意杀人犯仅仅因为自愿投案自首而获得从轻判决,可能会引发公众对法律公正性的质疑,甚至会对社会的安全感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自首的故意杀人犯是否应该获得从轻判决,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犯罪的性质、自首的动机和时机、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影响等。法律应该在平衡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和社会公众的正义期待之间寻求一个公正而合理的判决结果。
结语:综合考虑故意杀人罪的法律规定和自首的因素,对于没有其他特殊情节的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关于自首的故意杀人犯是否应该获得从轻判决,需要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自首动机和时机,以及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影响等因素。法律应在平衡悔罪表现和社会公众正义期待之间寻求公正合理的判决结果。自愿投案自首可以被视为一种积极行为,但也应谨慎权衡罪行严重性,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自首杀人犯是否面临死刑?

砍人没砍死怎么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杀人未遂是指故意的非法剥夺他...查看全文

杀人犯自首是否意味着将面临死刑?

自首在实践中能减轻处罚,一般不判死刑,但需注意以下事项:1、自首需主动到公安机关,如实交待问题;2、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具体案情、行为恶劣程度需考虑;3、对过于宽容自首的犯罪嫌疑人会逆目标,尤其是对社会危害大的...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自首是否判死刑

故意杀人自首是否判死刑要看具体情况。故意杀人后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具体看法院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罪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查看全文

杀人犯自首是否意味着死刑?

故意杀人后主动自首的犯人,判刑是否死刑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犯人手段残忍、恶劣,犯罪行为极其严重,即使存在自首情节,仍可能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并面临民事赔偿。...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犯自首是否影响死刑判决

故意杀人犯罪的判决不仅考虑死亡结果,还需综合案情。对于民间纠纷引发的故意杀人,判死刑应慎重,区别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案件。若被害人有过错或责任,或被告人有从轻处罚情节,一般不应立即执行死刑。...查看全文

杀人后自首,男子是否仍将面临死刑?

自首的犯罪分子不一定会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而是根据具体情节由人民法院决定。根据《刑法》,自首是指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尤其是犯罪较轻的情况。...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自首判死刑吗

法律分析:故意杀人后自首,不一定会判死刑。对于故意杀人的,一般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对于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还可以免除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自首会死刑吗

法律分析:故意杀人后自首的,应当从轻处罚,不一定会对犯罪分子判处死刑。根据《刑法》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犯自首后的刑罚

自首对于故意杀人罪犯可以从轻处罚,免除处罚的情况也存在,但部分自首者仍可能被判处死刑。过于宽容对自首者的处罚可能会产生弊病,与预防犯罪的目的相悖,特别是对于社会危害大的罪行。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犯可被判处死刑、无...查看全文

杀人犯自首是否意味着必死?

过失杀人最高刑罚为7年,故意杀人可判死刑,自首可从轻处罚,但仍有可能判死刑。自首并非必定从轻,特殊情况下仍会判死刑,如暴力犯罪分子严重影响社会秩序。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第233条和第67条。...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自首还会判死刑吗

法律解析: 不一定会判死刑,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自首还会判死刑吗?

法律解析: 不一定会判死刑,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自首还会判死刑吗

不一定会判死刑,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自首还会判死刑嘛?

律师解答: 不一定会判死刑,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自首还会判死刑吗

法律解析: 不一定会判死刑,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自首还会判死刑吗

法律分析:不一定会判死刑,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自首还会判死刑吗?

法律解析: 不一定会判死刑,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自首还会判死刑吗?

律师分析: 不一定会判死刑,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犯罪后自首是否会被判死刑立即执行?

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虽有自首情节,但犯罪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罪行极其严重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附带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亲属各项民事赔偿。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在事后...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后自首能否减刑?

自首对于犯罪嫌疑人和罪犯来说是一种有利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未被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以被认定为自首。然而,法官在量刑时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此外...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