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法和宪法的关系

律师回答
摘要: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其他法律都在其指导下制定。由于宪法对立法权限的划分不够具体,导致法规之间出现冲突。为了提高立法质量和维护法制统一,《立法法》的制定是必要的。立法法的修改亮点包括规范授权立法、授予设区市地方立法权、明确税收法定原则、界定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边界、加强备案审查和规范司法解释。立法法的目的是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完善法律体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
一、立法法和宪法的关系
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处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其他所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都是在宪法精神的指导下制定的。
2、由于宪法地位的特殊性,它不可能对所有法律做具体的、详细的规定,只能对最原则、最基础的一些内容进行规定。
3、我国宪法对立法权限的划分、立法程序、法律解释等问题作了原则规定,但由于宪法对立法权限的划分不够具体、不够明确,导致有些法规、规章与法律相抵触或者法规、规章之间相互矛盾、冲突;有些法规、规章的质量不高,存在着起草和制定过程中片面强化、扩大部门的权力,为本部门、本系统带来不应当有的审批权、发证权、收费权、处罚权;有的还超越职权,擅自解释法律、法规,或者各搞各的规章。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国家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也严重地影响了正确执法。
4、所以为了提高立法质量,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制定一部《立法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定做出统一的规定是非常必要的。
简言之,《立法法》是根据宪法授权制定的。
二、立法法的修改的六大亮点
亮点一:规范授权立法,使授权不再放任
亮点二:授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亮点三:明确细化“税收法定”原则
亮点四:界定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边界
亮点五:加强备案审查
亮点六:对司法机关制定的司法解释加以规范
三、立法法是什么意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延伸阅读
结语:立法法是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制定的法律。它明确了宪法和法律的关系,规定了立法的权限、程序和解释等问题。立法法的修改具有多个亮点,包括规范授权立法、授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明确细化税收法定原则、界定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边界、加强备案审查以及规范司法解释的制定。通过制定和修改立法法,可以提高立法质量,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纲 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宪法和法规的关系?

法律解析: 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两者间的联系:(1)都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3)都主要取决于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两者的区别:(1)规定的内容不...查看全文

宪法和法规的关系?

法律解析: 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两者间的联系:(1)都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3)都主要取决于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两者的区别:(1)规定的内容不...查看全文

宪法和法规的关系?

律师解答: 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两者间的联系:(1)都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3)都主要取决于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两者的区别:(1)规定的内容不...查看全文

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发展相继经过了三个时期(警察国家时期、自由法治国家时期、社会法治国家时期)逐渐得到了完善,宪法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其他一切法律的“母法”,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子法”,一切法律都是要...查看全文

宪法和民法的关系是什么

在法律体系中,宪法是各部门法的基础,各部门法都应当以宪法为立法依据,都不得与宪法相冲突。宪法是国家最高法,属于母法,民法是其子法,根据宪法产生、完善。...查看全文

宪法和法律是什么关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所有其他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制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总章程。每部法律都必须在最后写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宪法适用于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反映了各种政治力...查看全文

宪法和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是:宪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母法,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子法,一切法律都要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查看全文

民法典与宪法的差别和关系?

法律解析: 区别:法律渊源上:宪法是母法,是所有法律的来源,民法典是来源于宪法,其内容不得违背宪法;内容上: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一切法律的制定依据,有最高法律效力,规定着国家最基本问题和最基本原则,而民法典调整的是自然人、法人和其...查看全文

民法典与宪法的差别和关系?

律师解答: 区别:法律渊源上:宪法是母法,是所有法律的来源,民法典是来源于宪法,其内容不得违背宪法;内容上: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一切法律的制定依据,有最高法律效力,规定着国家最基本问题和最基本原则,而民法典调整的是自然人、法人和其...查看全文

宪法和法律是包含关系吗

法律是包含宪法的。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所包含的内容要大于我们一般所说的法律体系,还包括了一部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等社会各个方面。除了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不得于宪法相悖,要体现宪法的精神。 ...查看全文

宪法关系的主体?

律师分析: 宪法关系主体是依据宪法规范直接参与宪政活动的政治实践主体,是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的直接承担者和直接行使者。纵观世界各国的宪法规范,权利义务承担者的范围十分广泛,公民、外国人、法人、国家、民族、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都在某个...查看全文

宪法关系的主体

法律解析: 宪法关系主体是依据宪法规范直接参与宪政活动的政治实践主体,是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的直接承担者和直接行使者。纵观世界各国的宪法规范,权利义务承担者的范围十分广泛,公民、外国人、法人、国家、民族、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都在某个...查看全文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为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一切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一切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查看全文

宪法与公民的关系

宪法与公民具有密切的联系,宪法就在公民身边,时时刻刻衡量着每个公民的行为是否合法。一般而言,宪法是通过三种方式规范公民行为的: 1、宪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 2、宪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 3、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查看全文

宪法与我们的关系?

律师分析: 宪法,国家的根本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力。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查看全文

法律与宪法的关系及差别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制度和公民权利义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而法律是人类社会规则的体现,以正义为基础,以国家强制力为手段。宪法是指导其他法律制定的原则,只有遵循宪法规定的法律才有效,否则是违宪的。法律包括宪法在内的一切规...查看全文

宪法跟法律关系是怎样的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母法,一切法律的制定都要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一切法律的制定都不得违背宪法中的各种内容。 法律是除宪法以外的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其效力仅低于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2、宪法...查看全文

宪法跟法律关系是怎样的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母法,一切法律的制定都要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一切法律的制定都不得违背宪法中的各种内容。 法律是除宪法以外的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其效力仅低于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2、宪法...查看全文

宪法与民法典之间的关系

法律分析: 区别:法律渊源上:宪法是母法,是所有法律的来源,民法典是来源于宪法,其内容不得违背宪法;内容上: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一切法律的制定依据,有最高法律效力,规定着国家最基本问题和最基本原则,而民法典调整的是自然人、法人和其...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翟晓静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医疗纠纷、医疗纠纷

已服务219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