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2020年扬州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强调,要摸排企业基础型人才需求,对症下药;要适应疫情的特殊情况,搭建空中双选网络招聘平台,如建设QQ群,微信群等方式实现网上招聘;各分区也要严格落实扬州市人才引进政策,与企业以及相关单位对接好申报材料,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法律依据】:
《关于印发<扬州市人才“十一五”规划>的通知》一、“十五”人才规划实施现状
“十五”以来,全市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人才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为我市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人才总量较快增长,人才队伍的结构更趋合理。
到2004年底,全市人才(在管理、技术岗位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的人员,下同)总量为30.38万人,比2000年增长20.2%,占全市总人口的6.69%.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15万人,占总人口的3.55%.
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2024人,本科4.43万人,专科8.61万人,其余为中专及以下学历。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人才队伍总量的43.6%.
从职称层次看,全市16.78万人名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0.81万人,中级职称的4.87万人,初级职称9.51万人,未聘人员1.59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大致为1 :6 : 11.7.
(二)人才引进渠道畅通,引才引智成绩显著。
五年来,共吸纳各类高校毕业生2932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50人,本科毕业生11823人;引进国外管理、技术人才项目60余项,引进100多人次的外国专家来扬工作和技术指导;建立了仪征化纤等6家国家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琼花集团等3个省级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成立了江苏省扬州留学人员创业园,14家留学人员企业进园创业。
终身教育体系开始构建。五年来进行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考核培训共2万多人次;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学历培训、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和普通话培训等各类培训共2.1万多人次,其中,培养MpA、MBA、工程硕士324人;与高校合作“联合办学”、,“联合办班”,定向培养各类紧缺专业人才共1850名;利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和境外专业培训渠道,选派机关、企事业管理与技术骨干赴国外、境外培训107人次。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队伍逐步壮大,截至2004年底,全市共有 “333”工程培养对象106人,国家、省、市突出贡献专家30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6人,其中农业技术类、工程技术类专家占66%.
(四)人才开发政策框架基本确立,人才工作机制逐步健全。
制定出台了《吸引优秀人才来扬工作的实施办法》、《关于给优秀人才办理补充养老保险的意见》、《关于对优秀人才实行补充住房公积金的实施办法》、《关于对企业各类人才实行最低收入保护的意见》等有关配套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实行了考试进人、竞争上岗、全员考核,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全面推开。改革了事业单位分配制度,实行了岗位工资、年薪制等分配方式,在职称评审工作中,实行了考评结合的方法,强化了聘后管理,推进了职称社会化评审。建立了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人才市场建设有了新的发展,人才交流活动进一步活跃。人才网站实现了国家、省、市三级联网,并与国内知名人才网站及高校毕业生网站实现链接,在人才流动、求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1、现有人才数量、结构与“实现两个率先,力争苏中第一”、“再干三五年,实现新跨越”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随着扬州重新成为苏中的重要交通枢纽、沿江大开发的启动、一大批重大投资项目的开工,扬州将在苏中快速崛起。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人才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市每万人口中人才数量偏低,在全省13个地级市中居第六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低于苏南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从人才的素质看,高层次人才所占的比例偏低,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仅占总数的0.67%;在专业技术人员当中,高级职称的人才只占总数的4.83%……从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来看,人才供应存在着较大缺口。
2、人才成长的环境不够优化。单位开发人才资源的主体意识不强,重引轻用、重用轻培的现象比较普遍,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外部动力。在用人制度上,选人用人的视野和范围还不宽,“官本位”的观念在人才的价值取向上仍有着较大的影响,论资排辈现象依然阻碍着能人的脱颖而出,人才的潜能释放不畅,人才的使用效率和效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用人主体的作用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人才引进、培养上吝惜投入,人才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3、人才引进难度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人才流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人才流动中的“马太效应”越来越突出,长江三角洲诸多城市均加大引智力度,对人才的引进明确提出了多项优惠措施。我市人才引进政策仍主要停留在“放”上,与苏南的一些城市相比,我市在实质性的人才开发资金的投入、人才的激励机制、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等软硬件建设上,仍有明显差距。
4、吸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载体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导致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缺乏载体,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此外,人才创业的成本与门槛过高,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导致对高层次人才的吸附、承载作用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