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罪的法律规定及其标准解释

律师回答
摘要:侮辱他人和诽谤罪的法律规定及处理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被害人本人或其近亲属、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告诉。但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的情况除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侮辱罪告诉的才处理,但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的除外。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的规定,分别以侮辱罪或者诽谤罪定罪处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八条,规定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延伸阅读
侮辱罪的司法实践和判决趋势
侮辱罪的司法实践和判决趋势是指在法律领域中,对于侮辱罪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所展现出的具体做法和发展趋势。侮辱罪是指以语言、文字、行为等方式对他人进行贬低、诽谤、侮辱等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在司法实践中,对侮辱罪的定性和定罪标准有所规定,例如言辞是否具有明显侮辱性、是否公开传播等。而判决趋势则是指对侮辱罪案件的审理和判决中,对于罪责认定、量刑标准、法律适用等方面的变化和趋势。通过对侮辱罪案件的司法实践和判决趋势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相关法律的适用和司法实践的方向。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的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情节严重者将面临刑事处罚。侮辱罪的司法实践和判决趋势是指对侮辱罪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所展现出的具体做法和发展趋势。通过研究侮辱罪案件的司法实践和判决趋势,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相关法律的适用和司法实践的方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第九十八条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分别以侮辱罪或者诽谤罪定罪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侮辱罪的法律要件及其解释

侮辱罪主要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其客观要件包括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主体要件指适用于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要件要求直接故意,并具有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单...查看全文

侮辱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处罚标准

侮辱罪的处罚标准及告知要求:犯侮辱罪可处三年以下刑罚,需被告知才能处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除外。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近亲属可告知被害人。受害者可能不愿告知,若强制诉讼可能适得其反。告知要求并非不告知即非犯罪,而是不提起诉讼。严重危害...查看全文

侮辱尸体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处罚标准

盗窃、侮辱、毁坏尸体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可能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盗窃尸体罪指的是秘密窃取尸体,将其置于自己支配下。侮辱尸体罪指的是以暴露、猥亵、毁损、涂划、践踏等方式损害尸体的尊严或者伤害相关人员的感情。...查看全文

侮辱诽谤罪的法律规定及其量刑标准

本文讲述了网络暴力和诽谤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处理方式。如果网络暴力和诽谤行为情节严重,会受到刑事处罚。如果被害人在向法院报案时遇到困难,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行为人犯诽谤罪的,受害人可以在提起自诉案件时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查看全文

侮辱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含义

侮辱罪的法律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将受到刑罚。告诉此罪的才受到处理,但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查看全文

侮辱诽谤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判罚原则

我国《刑法》对犯侮辱罪和诽谤罪的量刑标准相同,即侮辱或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由于侮辱罪和诽谤罪通常为自诉案件,自诉人往往难以获得法院的支持,因为他们缺乏公权力支持的证据收集能力。因此,...查看全文

侮辱罪的刑罚及其裁判标准

犯侮辱罪情节严重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对于此类罪行,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被害人需要亲自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然而,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侮辱罪,属于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检察院...查看全文

侮辱罪立案标准及其演变

侮辱罪是指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名誉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根据刑法规定,侮辱罪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此罪只适用于自然人,不包括单位。侮辱罪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通过信...查看全文

侮辱罪量刑标准及其司法实践

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被害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上述行为,可向人民法院告诉,如提供证据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查看全文

刑法如何规定侮辱罪及其刑罚?

侮辱罪的判刑规则: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侮辱罪指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查看全文

刑法侮辱罪解释?

律师分析: 刑法中规定的侮辱罪解释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需要注意本罪的对象必须是自然人,客体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且不法行为必须公然进行,即侮辱时必须有第三者在场,或者侮辱是以...查看全文

刑法侮辱罪解释

法律分析:刑法中规定的侮辱罪解释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需要注意本罪的对象必须是自然人,客体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且不法行为必须公然进行,即侮辱时必须有第三者在场,或者侮...查看全文

刑法侮辱罪解释

法律解析: 刑法中规定的侮辱罪解释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需要注意本罪的对象必须是自然人,客体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且不法行为必须公然进行,即侮辱时必须有第三者在场,或者侮辱是以...查看全文

侮辱罪的法条及司法解释是什么?

律师分析: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行为人通过暴力或其他手段公然侮辱、诽谤别人,并且情节严重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是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除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案件外,其他案件告诉的才处理。 ...查看全文

侮辱诽谤罪立案标准司法解释

侮辱诽谤罪立案标准司法解释:侮辱罪的立案标准是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应立案;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是捏造或散布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必须是针对特定人且情节严重。诽谤罪与侮辱罪的相同点是侵犯公民人格和名誉,但区别在于手段和行为要求。侮辱罪...查看全文

弃养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解释

弃养罪的构成条件及遗弃罪的管辖权。弃养罪指对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拒不扶养,需具备特定的客观和主观条件。遗弃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通常为公诉案件,但可作为自诉案件受理。遗弃孩子是犯法的,父母对年幼或患病的孩童拒绝扶养构成遗弃罪,且...查看全文

爆炸罪既遂的法律规定及其解释

爆炸罪既遂的刑法裁量规定及立案标准: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立案标准为行为人故意以爆炸方法杀伤群众、破坏财产、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法...查看全文

诽谤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刑罚解释

诽谤罪判刑应根据故意编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程度。单位不构成犯罪主体。构成诽谤罪的要件包括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贬损他人人格、情节严重,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查看全文

了解侮辱罪的认定标准

本文主旨为解析一种犯罪行为,即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行为。该行为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为表现,情节严重。该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而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查看全文

诽谤与侮辱罪的区别及司法解释

侮辱罪和诽谤罪的区别在于:侮辱罪是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而诽谤罪是用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此外,侮辱罪可能涉及暴力手段,而诽谤罪只能通过文字或语言方式成立,不能使用暴力,否则将无法构成诽谤罪。...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