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有哪些表现形式?

律师回答
摘要: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是两种过失犯罪情况。疏忽大意指行为人未能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社会危害结果,而过于自信指行为人虽预见可能的危害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疏忽大意强调行为人的认识能力,而过于自信则强调行为人的侥幸心理。
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结果的认识能力而言。“应当预见”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认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断,包括根据行为人的年龄、工作职责、文化程度、知识水平、工作经验、生活经验等因素。“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说粗心大意、忽略、忘记、没想到等。
第二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这种过失,就行为人的认识能力来说,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同时又忙着某种侥幸心理,轻信这种结果也许不会发生。
延伸阅读
不作为过失犯罪的情形及其法律界定
不作为过失犯罪的情形是指在特定情况下,由于某些因素的存在,个人的不作为并不会被视为过失犯罪行为。根据法律界定,这些情形包括但不限于紧急情况下的救援行为、正当防卫、合法行使职权等。紧急情况下的救援行为指的是在面临他人生命危险或重大财产损失时采取合理措施来保护他人利益。正当防卫是指在合法防卫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时所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合法行使职权是指在法定职责范围内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这些情形在法律上被认定为不构成过失犯罪的例外,因为在特定情况下,个人的不作为并不符合过失犯罪的要件。
结语:在过失犯罪中,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由于行为人未能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而发生的犯罪行为;二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虽已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但出于侥幸心理而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然而,不作为过失犯罪的情形也存在,如紧急情况下的救援行为、正当防卫和合法行使职权等。这些情形在特定条件下被法律界定为不构成过失犯罪的例外,因为个人的不作为并不符合过失犯罪的要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六条 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犯罪既遂有哪些表现形式

法律分析: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犯罪既遂的表现形式包括:行为犯、结果犯、举动犯、危险犯等。《刑法》规定,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法律...查看全文

职务犯罪有哪些表现形式

法律分析: 司法实践中,职务犯罪主要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出现: (1)滥用行政管理权违法犯罪。此类案件主要发生在基建工程招标发包、大宗物品采购、经费管理以及人员调入、干部选拔任用等环节,主要表现是发包收贿赂、采购收回扣、贪污挪用私分...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表现形式有哪些

法律解析: (1)用以杀伤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绳索等; (2)用以破坏、分离犯罪对象物品或者破坏、排除犯罪障碍物的器械物品,如钳剪、刀斧、锯锉、爆炸物等; (3)专用为达到或逃离犯罪现场或进行犯...查看全文

犯罪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

犯罪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 1、作为是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之。作为是人的身体的积极动作。 如果行为人违反刑法禁止性规范,即违反不当为的义务而实施某种行为的,就成为危害行为中的作为。...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表现形式有哪些

(1)用以杀伤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绳索等;(2)用以破坏、分离犯罪对象物品或者破坏、排除犯罪障碍物的器械物品,如钳剪、刀斧、锯锉、爆炸物等;(3)专用为达到或逃离犯罪现场...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表现形式有哪些?

律师分析: (1)用以杀伤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绳索等; (2)用以破坏、分离犯罪对象物品或者破坏、排除犯罪障碍物的器械物品,如钳剪、刀斧、锯锉、爆炸物等; (3)专用为达到或逃离犯罪现场或进行犯...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有哪些表现形式?

本文介绍了犯罪中止的相关概念和特征。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行为开始实施之后、犯罪结果出现之前,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中止的自动性要求行为人必须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中止的客观...查看全文

犯罪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

法律分析:犯罪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1、作为是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之。作为是人的身体的积极动作。如果行为人违反刑法禁止性规范,即违反不当为的义务而实施某种行...查看全文

犯罪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

律师分析: 犯罪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 1、作为是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之。作为是人的身体的积极动作。 如果行为人违反刑法禁止性规范,即违反不当为的义务而实施某种行为的,就成为危害行...查看全文

犯罪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

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行为是指刑法禁止的具有积极行为的有害社会行为,如果行为人违反了刑法的禁止性规范,即违反了不正当行为的义务,实施了某种行为,那么就成为了危害行为中的行为。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的行为,可以实...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犯罪预备的表现形式有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追踪...查看全文

职务犯罪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司法实践中,职务犯罪主要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出现:(1)滥用行政管理权违法犯罪。此类案件主要发生在基建工程招标发包、大宗物品采购、经费管理以及人员调入、干部选拔任用等环节,主要表现是发包收贿赂、采购收回扣、贪污挪用私分公款...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法律解析: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根据刑法分则各种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 1、行为犯。也称举止犯,是指行为...查看全文

未遂犯罪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犯罪预备行为及其处罚原则 犯罪预备行为包括准备犯罪工具和制造条件等行为。犯罪工具的危害程度反映了预备行为的危害程度。犯罪预备行为虽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具有社会危害性,可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对于预备犯可从轻...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律师分析: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根据刑法分则各种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 1、行为犯。也称举止犯,是指行为...查看全文

犯罪未遂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未遂犯罪的特征是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未达到目的,且原因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对于未遂犯,可以根据其实际可能达到既遂状态的程度从轻或减轻处罚。能犯未遂是指犯罪分子有实际可能实现犯罪既遂,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不能犯...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犯罪既遂的表现形式有:行为犯、结果犯、危险犯、举动犯。犯罪既遂指的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_x000...查看全文

过失犯罪的形式有哪些?

过失犯罪的形式有:1、疏忽过失,行为人应该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伤害,因为疏忽而没有预见,导致的结果;2、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危害社会,轻信可以避免,但实际上并没有避免,从而导...查看全文

过失犯罪的形式有哪些

过失犯罪的形式如下:1、疏忽过失,行为人应该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伤害,因为疏忽而没有预见,导致犯罪结果;2、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危害社会,轻信可以避免,但实际上并没有避免,从...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的罪过表现形式有哪些?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可以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但不能是直接故意;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防卫过当是以正当防卫为前提的,目的是保护合法权益,制止不法侵害。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只可能是过失,而不能是故意。...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