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去那个法院申请行政诉讼"

律师回答

对行政处罚的复议决定不服应该向哪个法院起诉

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

《行政诉讼法》规定,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不服行政处罚复议决定怎么办

不服行政处罚复议决定,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上级行政机关认为行政复议机关驳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理由不成立的,应当责令其恢复审理。所以,可以向上级机关反映。行政复议被驳回相当于复议机关做出了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向法院起诉。

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可知,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对上级作出的行政复议应当是遵从。

1、什么情况可以申请复议?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等具体行政决定不服的;

或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2、什么时候申请复议?

60日。

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3、去哪里复议?

(1)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申请人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但是,对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只能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3)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4)对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5)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6)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7)对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分别向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国务院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8)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9)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该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以上就是律师为大家在网上找到的相关知识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法律分析:兴安盟行政公署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兴安盟实施行政管理。1948年11月21日兴安盟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改称兴安盟人民政府;1953年4月,兴安盟与呼纳盟合并为呼伦贝尔...查看全文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法律分析:兴安盟行政公署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兴安盟实施行政管理。1948年11月21日兴安盟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改称兴安盟人民政府;1953年4月,兴安盟与呼纳盟合并为呼伦贝尔...查看全文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

法律分析:为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自治区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提高差旅住宿费标准的科学性、有效性,根据《财政部关于调整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住宿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财行〔2015〕497...查看全文

如何向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律师分析: 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六条...查看全文

向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怎么弄

一、行政复议应该怎么申请 1、申请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有: (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查看全文

可以向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行政复议是一种法律制度,用于解决行政争议的方法。行政相对人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重新审查和纠正不合法或不合理的行政行为。而司法行政复议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只有在司法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后,才能启动复议程序。保护司法行政相对人的申...查看全文

内蒙古政府官网

法律分析: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官网显示,这26个垂直管理局包括:北京局、河北局、山西局、内蒙古局、辽宁局、吉林局、黑龙江局、安徽局、江西局、山东局、河南局、湖北局、湖南局、广东局、广西局、四川局、贵州局、云南局、陕西局、甘...查看全文

内蒙古政府官网

法律分析: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官网显示,这26个垂直管理局包括:北京局、河北局、山西局、内蒙古局、辽宁局、吉林局、黑龙江局、安徽局、江西局、山东局、河南局、湖北局、湖南局、广东局、广西局、四川局、贵州局、云南局、陕西局、甘...查看全文

如何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一、行政复议应该怎么申请 1、申请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有: (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查看全文

行政复议后多久申请行政诉讼

法律分析:行政复议后,当事人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申请行政诉讼。如果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则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查看全文

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时间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限 不同的具体行政行为可能在不同的法律中有不同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限规定。 行政复议期限 一般期限。《行政复议法》是规范行政复议行为的基本法。对行政复议的期限,该法第九条规定...查看全文

怎么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的方式是既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若是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一条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查看全文

政府采购如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的方法:申请人应在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申请。复议机关对申请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不符合规定的申请将被拒绝,符合规定但不属于该机关受理的将被告知向相关机关提出申请。符合规定且属于该机关受理的申请将被受理。复议机关作出...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区别?

律师分析: (一)处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处理机关是不同的,前者是行政机关,后者是人民法院,即司法机关;(二)性质不同。处理机关的不同决定了它们行为性质上的区别: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行为属于行政行为,它是一种行政机关内部的...查看全文

行政复议去县政府哪个部门

一、行政复议在政府的哪个部门 针对行政复议在政府的哪个部门的相关规定如下: 一是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二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当事人可以作出选择,可以向...查看全文

内蒙古政府采购网

法律分析;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供应商认为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与其他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其回避。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十二条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员及...查看全文

行政复议后15日内行政诉讼

法律分析:可以在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或者不经行政复议真接在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在行政复议后的15日内提起行政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三十九条 旅馆 、饭店、...查看全文

行政复议后15日内行政诉讼

法律分析:可以在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或者不经行政复议真接在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在行政复议后的15日内提起行政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三十九条 旅馆 、饭店、...查看全文

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向哪个部门

城管处罚行政复议向区政府哪个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法律分析:1、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2、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当事人可以作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区别

法律分析:一、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区别1、二者受理的机关不同。行政诉讼由法院受理;行政复议由行政机关受理。一般由原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受理,特殊情况下,由本级行政机关受理。2、二者解决争议的性质不同。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王小华

北京市-北京市-丰台区

主任律师交通事故、交通事故

已服务248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