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罪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分析

律师回答
摘要:走私罪的定义、特征及其客观和主观方面的要素。走私行为可分为绕关、通关、准走私和后续走私。走私对象包括禁止进出口、限制进出口、禁止出口、应缴关税、特定减免税和保税货物。主体可以是自然人和单位,但某些行为刑法未规定单位可成为主体时如何处理。主观方面要求行为必须是故意且直接故意。
定义
(1)走私武器、弹药罪;
(2)走私核材料罪;
(3)走私假币罪;
(4)走私文物罪;
(5)走私贵重金属罪;
(6)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
(7)走私淫秽物品罪;
(8)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9)走私固体废物罪。
特征
1、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制制度和税收
2、客观方面
(1)走私行为归纳有以下四种:
A、绕关的走私行为
B、通关的走私行为
C、准走私行为(间接走私)
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
走私香烟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
或者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
D、后续的走私行为(变相走私)
(2)走私的对象分类
A、禁止进出口货物、物品(如:武器、弹药、核材料、淫秽物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珍贵动物及其制品)B、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
C、禁止出口的货物、物品,但不限制或者禁止出口(如文物、黄金、白银及其他贵重金属)
D、依法应当缴纳关税的货物或者物品
E、特定减免税货物、物品
F、保税货物、物品
3、主体——自然人和单位
实践中某种行为实质上属于单位犯罪,但由于该种行为刑法并没有规定单位可以成为其犯罪主体,如盗窃罪,应当如何处理?
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并且是直接故意
延伸阅读
结语:走私罪是指违反国家对外贸易管制制度和税收,进行非法进出口的行为。走私行为可以归纳为绕关、通关、准走私和后续走私。走私的对象包括禁止进出口货物、物品、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禁止出口但不限制或禁止出口的货物、物品、应缴关税的货物或物品、特定减免税货物、物品以及保税货物、物品。走私行为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和单位。在处理单位犯罪时,应根据实质上的行为性质进行处理。走私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并且是直接故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一百五十六条 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一百五十五条 下列行为,以走私罪论处,依照本节的有关规定处罚:
(一)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
(二)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一百五十七条 武装掩护走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财产权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财产权是指包括物权和债权两类权利,物权是支配物的权利,债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而得到利益的权利。财产权的特征与市场经济一致,即市场主体平等,财产权体现人人平等,保障个体的合法财产权。...查看全文

走私罪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走私罪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违反海关法规,运送违禁品进出口或偷逃关税的行为。具体罪名包括走私武器、核材料、假币、文物、贵重金属、珍稀动植物、淫秽物品、普通货物和固体废物等。走私行为可分为绕关、通关、准走私和后续走私。走私的对象包括禁止进...查看全文

地役权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地役权是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利而使用以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的权利。它的特征是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并以土地属于他人所有或使用为要素。地役权的成立需要两块土地存在,一块是供役地,为其便利而使用他人土地;另一块是需役地,为该土地便利而供...查看全文

财产权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财产权是指现实地享有或可以取得财产的人所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且可处分的权利,其主体限于法律允许私人享有财产的个人和法人,不同于人格权和亲属权。财产权可以转让、继承和抛弃,并可由他人代为行使。...查看全文

犯罪集团的概念及其特征

犯罪集团是由三人以上组成的固定犯罪组织,其特征包括成员数量较多、组织固定、有明显的首要分子,并有预谋、计划地实施犯罪活动。与犯罪团伙和黑社会组织相比,犯罪集团的人数较多,组织稳定,有明确的领导和纪律,但犯罪次数相对较少,专业化程度...查看全文

概念、定义、特征及案例分析

非正当防卫的法律责任:防卫过当和防卫挑拨。防卫过当是指超过正当防卫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防卫挑拨是指故意挑逗对方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借口加害于对方。...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概念及其特征

共同犯罪的主旨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具有以下特点: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查看全文

违约风险的概念及其特点分析

预期违约是指在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无正当理由而表示或行为表明将不履行合同。预期违约包括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与实际违约责任不同,损失范围也不同。明示毁约需要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且无正当理由。正当理由包括违约、无效、撤销、...查看全文

诉讼离婚的概念及其特点分析

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无法协议离婚,向法院起诉离婚并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制度,需同时解决子女抚养问题,裁判生效后婚姻即解除,无限制期限。...查看全文

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特征概述

犯罪构成是指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确定某一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以及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犯罪构成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四个方面的要件。其特征为主体、客体和主客观要件的有机整体,是...查看全文

法治行政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

法治行政的核心含义是法律高于行政,即政府的一切权力来源于法律,行政受制于法律。其特点包括职权法定、法律保留、法律优先、依据法律和职权与职责统一。...查看全文

行政许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行政许可的特点及法律保障:行政许可是申请制的管理性行为,对外部活动进行管理,准予特定活动。申请人享有权益保护,可提起复议或诉讼。行政许可是以申请为基础,具有管理性、外部性和准予特定活动的特点。《行政许可法》明确了公民、法人或组织的...查看全文

转继承的概念及其特征

法律分析:转继承的概念是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分割之前死亡的,应由该继承人继承的遗产份额,转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转继承的特点是:发生在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分割前;被继承人未实际取得遗产,而不是放弃继承;转继承人只能继...查看全文

洗钱罪的相关概念及其特征

洗钱罪的主旨是通过侵犯金融和社会经济管理秩序,以及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通过提供资金账户、转换财产为现金或金融票据、协助资金转移、以及其他方式掩饰犯罪所得和收益来源,来故意掩饰和隐瞒犯罪所得的性质和来源,以谋取利益。...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罪的概念及其特征

集资诈骗罪是一种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的手法,通过集资的方式,骗取不特定多数人钱财的诈骗犯罪活动。由于这种犯罪活动涉及被害人众多,社会影响恶劣,刑法对之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集资诈骗行为比较复杂,往往容易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查看全文

妨碍公务罪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特点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查看全文

盗窃罪的概念及其特征有什么

盗窃罪是指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主体为已满16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单位可以以共同盗窃犯罪追究决定者与实施者的刑事责任。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害公私财产,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查看全文

盗窃罪的概念及其特征是什么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1)客观上表现为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①盗窃罪的对象是财物,这里的财物既包括有体物,也包括无体物。既包括他人合法占有...查看全文

公司合并的概念及其特征

公司合并是数个公司之间订立合并协议,依法直接合并为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合并是自由行为,取决于当事人意愿。合并不需清算程序,可改变公司的存在、财产和股权结构等。...查看全文

概念及特点差异分析

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是不同的概念。民营企业指非国有国营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合作制企业等。私营企业是有明确法律界定的,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超过八人的经济组织。民营是从经营机制上说的,私营是从产权上说的,后者受法律保...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