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役权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律师回答
摘要:地役权是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利而使用以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的权利。它的特征是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并以土地属于他人所有或使用为要素。地役权的成立需要两块土地存在,一块是供役地,为其便利而使用他人土地;另一块是需役地,为该土地便利而供其使用。地役权的目的是为自己土地的便利,如果供役地不能提供需役地的便利,就不需要设定地役权。
地役权是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利而使用以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的权利,其特征在于:第一,地役权是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地役权的客体是土地,并以该土地属于他人所有或者使用为要素。由于地役权的内容在于以此土地供彼土地之役,因而地役权的成立,必须有两块土地的存在。其一是为其便利而使用他人土地之地,称需役地;其二是为该土地便利而供其使用的土地,称供役地。第二,地役权是为自己土地的便利的权利。使用供役地的目的,乃是为了需役地的便利。否则,如果供役地不能提供需役地的便利,就不必设定地役权。而其所供便利,不是为需役地承受,而为特定人享受时,也不是地役权问题,而是人役权问题。
延伸阅读
地役权的产生原因及法律适用
地役权是指土地使用人对他人的土地享有一定的权益,包括土地的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地役权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土地共有权的分割、土地的利用需求以及法律规定等。比如,在城市建设中,为了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可以通过设立地役权来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地役权的法律适用主要涉及土地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地役权的设立、转让和终止等具体程序和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合理运用地役权制度,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地役权是一种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利而使用以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的权利。地役权的特征在于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以及为自己土地的便利。通过设立地役权,可以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地役权的法律适用主要涉及土地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合理运用地役权制度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八十条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转让的,地役权一并转让,但是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三百八十一条地役权不得单独抵押。土地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押的,在实现抵押权时,地役权一并转让。
第三百八十二条需役地以及需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部分转让时,转让部分涉及地役权的,受让人同时享有地役权。
第三百八十三条供役地以及供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部分转让时,转让部分涉及地役权的,地役权对受让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财产权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财产权是指包括物权和债权两类权利,物权是支配物的权利,债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而得到利益的权利。财产权的特征与市场经济一致,即市场主体平等,财产权体现人人平等,保障个体的合法财产权。...查看全文

地役权的概念和特征

地役权是指以他人不动产为基础,为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而使用的权利。其法律特征包括:利用他人不动产、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按合同设立。地役权的表现形式有通行地役权、有关水的地役权(包括取水、导水、排水)、眺望地役权、采光地役权、支撑地役...查看全文

地役权的基本法律特征概述

地役权是一种权利,指在他人的不动产上享有使用权利,是为了提高自己不动产的效益而按照合同设立的用益物权。民法典规定地役权成立需要满足两块土地的存在、为了给利用自己的土地提供便利、使用他人的土地以及地役权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等条件。地...查看全文

地役权的概念和特征,地役权的性质

地役权的主旨:地役权是指为了利用自己土地的便利而对他人土地进行一定程度的利用或限制其权利的权利。地役权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且需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未登记的地役权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查看全文

拘役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本文介绍了拘役的规定和特征,以及与判刑的区别。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适用于罪行较轻但需要短期关押改造的罪犯。拘役的刑期为一个月至六个月,罪刑并罚时不得超过一年。拘役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与判刑相比,拘役的特征包括短期自由刑、适用于罪...查看全文

地役权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地役权在地役合同生效时设立,根据我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未登记的地役权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法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七十四条。...查看全文

财产权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财产权是指现实地享有或可以取得财产的人所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且可处分的权利,其主体限于法律允许私人享有财产的个人和法人,不同于人格权和亲属权。财产权可以转让、继承和抛弃,并可由他人代为行使。...查看全文

股权激励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是为促进上市公司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而制定的法规。该办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由中国证监会发布并自2016年8月13日起施行。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回购本公司股份或其他合法方式来实施股权激励。...查看全文

走私罪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分析

走私罪的定义、特征及其客观和主观方面的要素。走私行为可分为绕关、通关、准走私和后续走私。走私对象包括禁止进出口、限制进出口、禁止出口、应缴关税、特定减免税和保税货物。主体可以是自然人和单位,但某些行为刑法未规定单位可成为主体时如何...查看全文

质押权的概念及特征

(一)质押权的概念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特定财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金优先受偿的物权。质权又分为权利质权和动产质权两种类型。...查看全文

公司章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公司章程的主旨是法定性、自治性和真实性。法定性指公司章程受法律规定约束,不得违反。自治性体现在公司章程由公司自行制定,作为行为规范,无需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并仅适用于公司内部。真实性要求公司章程记载的内容必须客观存在且与实际相符。...查看全文

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及基本原则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公民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详细介绍请看下文!一、社会保障的概念...查看全文

地役权定义及概念

地役权是一种利用他人不动产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的有偿权利,不属于担保物权。与相邻权有所不同,地役权的设立是根据合同约定,适用范围不限于相邻不动产,且救济方式也不同。...查看全文

股权转让合同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股权转让合同是股权转让方与股权受让方签订的契约,约定双方在股权转让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但向非股东转让股权需经过过半数股东同意。...查看全文

拘役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适用于罪行较轻但需要短期关押改造的罪犯,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拘役是剥夺自由的刑罚方法。...查看全文

法定继承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法定继承的概念是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特征是:1、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限制;2、法定继承具有法定性;...查看全文

法规的概念及特征?

法律解析: 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社会规范。它是构成法的体系的最基本细胞。 法律规范特征是法律规范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其适用和遵守要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

法规的概念及特征?

律师解答: 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社会规范。它是构成法的体系的最基本细胞。 法律规范特征是法律规范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其适用和遵守要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

管制的概念及特征

管制的首要特征就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不羁押在监狱、看守所等执行场所中,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也不离开自己的家庭,不中断与社会的正常交往。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查看全文

法规的概念及特征?

法律解析: 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社会规范。它是构成法的体系的最基本细胞。 法律规范特征是法律规范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其适用和遵守要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