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商业秘密被公开

律师回答
摘要:商业秘密的公开认定主要关注行为人是否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业秘密保护法律、法规,以及该行为是否侵犯他人合法商业秘密并导致其利益受损。在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时,需审查权利人所诉受到侵害的技术、经营信息是否为一项有效的商业秘密,查明被诉侵权人所使用的技术、经营信息与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是否相同,审查被诉侵权人对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是否有合法的使用权,以及商业秘密侵权案件通常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
商业秘密的公开认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行为人必须实施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有关商业秘密保护法律、法规中明确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次,该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商业秘密,导致其商业利益受到损失;最后,该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商业秘密侵权行为,一般依以下步骤进行:
1、审查权利人所诉受到侵害的技术、经营信息是否为一项有效的商业秘密。具体应查明权利人起诉请求中认为受到侵害的商业秘密是否实际存在,其请求给予法律保护的技术、经营信息是否具备商业秘密的法律特征,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即权利人商业秘密的秘密点所在。
2、查明被诉侵权人所使用的技术、经营信息与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是否相同。
3、审查被诉侵权人对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是否有合法的使用权,即合理使用抗辩。存在下列情形,可以认定被诉侵权人享有合法使用权:
(1)被诉侵权人取得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受让或者实施许可;
(2)被诉侵权人通过反向工程取得商业秘密;
(3)被诉侵权人提出的公知技术的抗辩,应举证公知技术的载体。并表明公知技术内容的公开范围和程度,以及依照公开的技术内容能否得出与权利人商业秘密相同的生产、经营结果等。
4、商业秘密侵权案件通常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举证原则。针对不同诉讼阶段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举证责任倒置。
二、商业秘密包括哪些
商业秘密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技术信息主要包括:技术设计、技术样品、质量控制、应用试验、工艺流程、工业配方、化学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计算机程序等。作为技术信息的商业秘密,也被称作技术秘密、专有技术、非专利技术等,在国际贸易中往往被称为Know-How。
2、经营信息主要包括:发展规划、竞争方案、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产销策略、财务状况、投融资计划、标书标底、谈判方案等。商业秘密包括生产领域的秘密和商业领域的秘密。
三、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必须首先依法确认商业秘密确实存在。
2、行为主体可以是经营者,也可以是其他人。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实施者,绝大多数要求其具有经营者的身份,而侵犯商业秘密的人则不受该限制。
3、客观上,行为主体实施了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实施的方式有盗窃、利诱、胁迫或不当披露、使用等。
4、以非法手段获取、披露或者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已经或可能给权利人带来损害后果。
延伸阅读
商业秘密侵权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行为人必须具有侵犯商业秘密的主观故意,即明知其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商业秘密,并希望或者放任该行为发生的心理态度;其次,行为人必须具有实施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即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第三,行为人必须具有侵犯商业秘密的故意,即明知其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商业秘密,并希望或者放任该行为发生的心理态度;最后,行为人必须具有侵犯商业秘密的客观事实,即行为人实施的具体行为或实际结果,足以使经营者受到损害。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四个要件,才能构成商业秘密侵权。
结语:商业秘密的公开认定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之一。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主体实施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相关商业秘密保护法律、法规中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该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商业秘密,导致其商业利益受到损失;该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商业秘密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其中技术信息主要包括技术设计、技术样品、质量控制、应用试验、工艺流程、工业配方、化学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计算机程序等,经营信息主要包括发展规划、竞争方案、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产销策略、财务状况、投融资计划、标书标底、谈判方案等。在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行为主体可以是经营者或其他人,客观上实施了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且以非法手段获取、披露或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已经或可能给权利人带来损害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第五章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第六十九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的政府信息公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章 信息公开 第七十六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以及捐赠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信息,不得公开。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认定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的认定为该信息不是众所周知,可以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收益,被采取了保密措施等,如果行为人有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等行为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商业秘密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商业秘密的认定方式:_x000D_ 1、商业秘密应当为具有经济性、实用性等价值的商业信息;_x000D_ 2、商业秘密所有人应当已经采取了必要的保护措施;_x000D_ 3、该商业秘密应当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的商业信...查看全文

商业秘密如何认定

该信息不是众所周知,可以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收益,被采取了保密措施等,如果行为人有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等行为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商业秘密呢

1、秘密性。所谓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得的信息。这是构成商业秘密的必要条件,亦是其区别于专利权的本质特征。但商业秘密的秘密性仅是相对的,只要未曾在同行业中众所周知,它并不排除所有人以外,还有一些负有保密义务...查看全文

侵犯商业秘密如何认定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查看全文

商业秘密罪认定中的商业秘密认定问题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以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为前提的,与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行为有共同特征。为区分犯罪与侵权行为,需注意以下重要标准:1.权利人损失超过50万元;2.违法所得超过50万元;3.导致权利人破产;4.其他重大损失情形。若行为...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商业秘密的侵犯?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认定标准包括:商业秘密权和受国家保护的市场经济秩序作为客体要件;实施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并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作为客观要件;一般主体作为主体要件;只能是故意作为主观要件。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若侵犯商业秘密行...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侵犯了商业秘密

法律分析: 认定侵犯了商业秘密要以法律规定的侵权行为为准,例如行为人有以盗窃、贿赂、欺诈等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等行为的。 法律依据: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

一、客观方面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并且给权利人造成了重大损失。二、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商业秘密权(商业秘密权利人对商业秘密所拥有的合法权益)以及受国家保护的正常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三、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查看全文

侵犯商业秘密罪如何认定?

应通过以下要件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一)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二)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商业秘密权以及受国家保护的正常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三)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观要件是指侵犯他人商业秘密,造成商业秘密权利人重大损失的行为。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主要表现如下:(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

法律分析: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构成要件如下: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客体上侵犯了知识产权管理秩序和受害人对商业秘密的所有权;客观上实施了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

律师分析: 一、客观方面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并且给权利人造成了重大损失。二、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商业秘密权(商业秘密权利人对商业秘密所拥有的合法权益)以及受国家保护的正常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三、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只...查看全文

如何固定商业秘密的秘密点?

商业秘密的秘密固定的方式是: 1.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员工的商业秘密保护意识; 2.要通过建立全面的保密制度,落实企业保护商业秘密战略; 3.制订与商业合作伙伴合作开发或委托开发的商业秘密保密协议; 4.建立企业生产、销售、物流、...查看全文

商业秘密的认定与商业秘密罪认定的区别

法律分析: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罪是指行为人未经权利人的允许,侵犯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查看全文

商业秘密与商业秘密罪的认定差异

商业秘密和商业秘密罪是不同的:前者是指具有商业价值且受保密措施保护的信息,后者是刑法中明确规定的犯罪行为。侵犯商业秘密并给予权利人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商业秘密罪。...查看全文

商业秘密如何界定

商业秘密是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认定商业秘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否则不构成商业秘密。第一、它是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第二、它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的;第三、它是具有商业价值;第四、权利人...查看全文

商业秘密密级如何确定?

商业秘密的密级划分原则是保护充分、易于实施、降低成本。密级划分少容易划分,但对不太重要的商业秘密保护过度,导致成本高;密级划分多不易划分,但保护效率高,实施成本增大。在适用前提下,划分的密级越少越好,应根据企业实际状况确定。...查看全文

商业秘密如何被侵犯?

商业秘密的侵犯行为包括: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已获取的商业秘密、违反合同约定或保密要求披露商业秘密、职工违反约定披露商业秘密。明知或应知这些违法行为并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商业秘密也属于侵犯商业秘密。...查看全文

侵犯商业秘密罪应如何认定?

侵犯商业秘密罪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客体因素,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观方面是违反国家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法规,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客观方面,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因素,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李彬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认证律师法律顾问、法律顾问

已服务188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