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不起诉的含义及特点

律师回答
摘要:相对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根据无罪推定原则,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做出的决定。在此条件下,人民检察院可以不起诉或起诉,但需报送不起诉意见书。
相对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认为行为人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做出的决定,根据我国的无罪推定原则,任何人在被审判机关判决有罪之前都应被推定为无罪;在相对不起诉的条件下,人民检察院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可以作出起诉决定,但需要向上级检察院报送不起诉意见书。
延伸阅读
相对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和优势
相对不起诉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检察机关或公安机关可以根据被告人的情况和案件的性质,决定不起诉或暂不起诉的一种处理方式。相对不起诉适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轻微刑事案件、初犯、自首、立功等情况。相对不起诉的优势在于能够减轻司法资源的负担,提高办案效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此外,相对不起诉还能给予被告人更多的改过自新的机会,促使其重新融入社会,实现法律的教育和感化功能。因此,相对不起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的人性化和社会化特点,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正义。
结语:相对不起诉是一种灵活的处理方式,依法保障了被告人的无罪推定权利。它不仅减轻了司法负担,提高了办案效率,还给予被告人改过自新的机会。相对不起诉体现了法律的人性化和社会化特点,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听取犯罪嫌疑人、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对下列事项的意见,并记录在案:
涉嫌的犯罪事实、罪名及适用的法律规定;
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从宽处罚的建议;
认罪认罚后案件审理适用的程序;
其他需要听取意见的事项。
人民检察院依照前两款规定听取值班律师意见的,应当提前为值班律师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必要的便利。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相对不起诉的含义与实践

相对不起诉是指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时,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适用情形包括:犯罪嫌疑人在国外已受过刑事处罚、身体残疾、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为犯罪准备工具、自动终止犯罪结果、次要或辅...查看全文

反补贴的含义及特点

(一)反补贴的含义。根据世贸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反补贴指凡进口商品在生产、制造、加工、买卖、输出等过程中接受来自政府或同业协会的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并对进口国已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对建立国内产业...查看全文

犯罪未遂的含义及特点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意外原因未能成功完成犯罪的行为。其特征包括:行为人已着手实施犯罪,并符合刑法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未能得逞,即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未完全实现,未完成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查看全文

绝对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的定义及区别

绝对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的区别及条件。绝对不起诉是指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包括轻微情节、追诉期限过、未告诉或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死亡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相对不起诉是指经过审查后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时,检察院可以作...查看全文

相对不起诉的法律含义是什么?

相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但由于犯罪情节轻微或其他原因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因此不进行起诉。相对不起诉并不等同于无罪,而是在检察院阶段终结诉讼程序的一种决定。与免于刑事处罚相比,相对不起诉的对象范...查看全文

相对不起诉的含义是什么?相对不起诉后是否有案底?

相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时,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相对不起诉会被重新起诉吗,相对不起诉有案底吗 ...查看全文

相对不起诉与酌定不起诉的定义及区别

相对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的区别在于概念、适用条件和性质。酌定不起诉是检察机关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具有自由裁量权;而相对不起诉是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决定不起诉的一种决定,没有自由裁量权。相对不起诉是法律...查看全文

酌定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的定义及区别

酌定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检察机关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判断,后者则是检察院根据法律规定不能起诉。相对不起诉是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而酌定不起诉则是检察院具有自由裁量权来决定是否起诉。...查看全文

相对不起诉的定义

相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但由于犯罪情节轻微,可以不予起诉或免除刑罚。相对不起诉并不等同于无罪,而是终结诉讼环节在检察院阶段。相对不起诉与免于刑事处罚的区别在于对象和决定机关不同。免于刑事处罚适用于已...查看全文

债权融资的含义及特点是哪些

法律解析: 特点:1、相对于银行贷款而言债券融资成本低。2、银行贷款受期限和额度的限制。3、企业有足够的预期现金流。4、公司股权没有被稀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第十二条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下列...查看全文

常驻户口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

我国户籍制度下,常住户口是指一直生活居住的地方。公民应在经常居住地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人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常住户口的设立旨在方便统计人口和管理,并作为诉讼管辖的依据。...查看全文

对价的具体含义及相关规定

对价(consideration)原本是英美合同法中的重要概念,其内涵是一方为换取另一方做某事的承诺而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代价或得到该种承诺的承诺。 指当事人一方在获得某种利益时,必须给付对方相应的代价。对价从法律上看是一种等价有偿...查看全文

不起诉的三种类型及其含义

不起诉的三种类型及其特点: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法定不起诉适用于刑法规定的除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外的其他情形。酌定不起诉适用于轻微犯罪不需要刑罚的案件。证据不足不起诉适用于经过补充侦查后仍认为证据不足的案件。酌定不起...查看全文

免于起诉与不予起诉含义相同吗

不予起诉和免予起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予起诉是根据法律规定,在满足特定情形下,检察院必须做出不起诉决定;而免予起诉则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检察院根据法律规定自行决定是否起诉。...查看全文

赠与的定义及特点

赠与行为是无偿的财产所有权转移,需要通过赠与合同完成。赠与合同要求双方意思一致,受赠人接受才能成立。赠与合同可任意撤销,但在公益性赠与和公证赠与中有限制。一旦财产权转移完成,赠与人失去任意撤销权。...查看全文

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的定义与区别

绝对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的区别在于最终决定的权力和结果。绝对不起诉是根据法律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而相对不起诉则由检察院决定是否起诉。绝对不起诉的条件包括情节轻微、追诉期限已过、特赦免罪等,而相对不起诉可能是因为证据不足,但如果找到证...查看全文

金融债务的含义和特点

金融负债,是指企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负债:(一)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二)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三)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查看全文

纳税筹划的含义和特点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税收作为企业的客观理财环境之一,如何依法纳税并能动地利用税收杠杆,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成为企业理财的行为规范和基本出发点。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税收筹划,不能有效地安排税务事项,就谈不上有效的财务管理,也无法...查看全文

空头支票的含义与特点

空头支票是指支票出票人签发的金额超过其在付款人处实有存款的情况。根据票据法规定,禁止签发空头支票,并要求出票人确保在出票至支付期间有足够的资金支付支票。签发空头支票骗取财物的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轻微情节不构成犯罪的情况,将依...查看全文

简述法规义务的含义及特征?

法律解析: 法律义务与法律权利相对应。法律义务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社会责任,是保障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 法律义务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法律义务是...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