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物质投放罪立案标准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将投毒罪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包括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取消了投毒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认定与投毒行为有关,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不特定多人或禽畜,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可定罪。该罪的既遂与未遂取决于是否危害了公共安全。与环境污染行为和危险物品肇事罪的认定有所区别。犯罪的处罚根据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定。
一、什么是投放危险物质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以及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对投毒罪进行了修订,将投毒罪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包含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同时取消投毒罪这一罪名。
二、投放危险物质罪如何认定
(一)投放危险物质罪与以投毒为手段的行为如何认定
不论在何种场合投毒,投毒行为的具体指向如何,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会引起不特定多人或者不特定多禽畜中毒伤亡,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就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论处。
如果投毒行为只是指向特定的个人、特定个人家庭饲养的禽畜、承包的鱼塘等,并有意识地将损害结果限制在这个局部范围内,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不应定投放危险物质罪。
(二)投放危险物质罪既遂与未遂如何认定
本条增加了投毒这种行为方式。对投毒行为直接适用本条之规定。故只要行为人实施的投毒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既遂。
(三)投放危险物质罪与环境污染行为如何认定
环境污染,是指工厂、企业、事业和科研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任意排放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民健康,破坏自然资源,在规定的期限内能治理而不治理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危害后果,有时虽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相似,但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与投放危险物质罪是不同的。
(四)投放危险物质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如何认定
如果行为人违反毒害性物品管理规定,也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但这种罪是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的重大事故,且只能由过失构成;而投放危险物质罪则不受这个范围的限制,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三、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怎么处罚
犯投毒罪(已修正为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延伸阅读
结语: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以及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投毒罪已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包括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认定主要取决于行为人是否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不特定多人或禽畜,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对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处罚,根据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可能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对于造成极端严重损害的案件,可能处以死刑或无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四条之一 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具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现实危险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的;
(二)因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场所或者立即采取排除危险的整改措施,而拒不执行的;
(三)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未经依法批准或者许可,擅自从事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以及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等高度危险的生产作业活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五条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请问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的规定是:实施了投放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因为本罪为危险犯,只要造成了该危险,就应立案追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规定

根据以上描述,对于实施投放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应当以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由于该罪行属于危险犯罪,只要危险成立,就应当立即立案追究责任。若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造成严重后果,则可处以...查看全文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查看全文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

本罪是危险犯,不需要实际危害。只要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即可。行为包括投放毒害物质等。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威胁了不特定多数人的安全。...查看全文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

法律解析: 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查看全文

投放危险物质立案标准如何规定?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的规定是:实施了投放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因为本罪为危险犯,只要造成了该危险,就应立案追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查看全文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

律师分析: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有如下几个标准: 1、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以及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犯投毒罪(已修正为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

律师分析: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查看全文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

我国刑法规定,立案标准:第一、一般是指,过失投放有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和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第二、还没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严重损害公私财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无期。损害极端...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本罪为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就构成本罪,就应当立案追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规定?

法律解析: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查看全文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规定?

律师解答: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有如下几个标准: 1、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以及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犯投毒罪(已修正为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查看全文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规定?

法律解析: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有如下几个标准: 1、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以及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犯投毒罪(已修正为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规定?

律师解答: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规定?

法律解析: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查看全文

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标准

法律解析: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本罪原为投毒罪,为了适应冲击恐怖活动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标准?

律师分析: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本罪原为投毒罪,为了适应冲击恐怖活动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 投放危险物质罪案件特征 概述从办理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情况看,该类案件存在着一些方面的共同特征: 复杂性 案发的原因具有复杂性。...查看全文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为:_x000D_ 1、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行为;_x000D_ 2、此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_x000D_ 本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查看全文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行为人实施相应的投放行为,主观上是故意的,危害公共安全,危害对象不明确,只要实施相应的行为,就构成犯罪。放火、决水、爆炸、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