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以上描述,对于实施投放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应当以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由于该罪行属于危险犯罪,只要危险成立,就应当立即立案追究责任。若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造成严重后果,则可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实施了投放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因为本罪为危险犯,只要造成了该危险,就应立案追诉。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延伸阅读
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法律适用范围和刑罚措施
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虚假的危险物质,以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身体健康为目的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法律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投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造成严重危害的物质。根据罪行的严重程度,刑罚措施可以从拘役、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具体的刑罚量刑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因此,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对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法律适用范围和刑罚措施的明确规定十分重要。
结语: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法律适用范围和刑罚措施的明确规定,对于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至关重要。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该罪行涉及投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造成严重危害的物质。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刑罚措施可以从拘役、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甚至死刑。明确法律适用范围和刑罚量刑,有助于打击该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安宁和公众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解析: 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法律依...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律师分析: 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法律依...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

律师分析: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本罪为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就构成本罪,就应当立案追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规定是什么?

律师解答: 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法律依...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规定?

法律解析: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规定?

律师解答: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规定?

法律解析: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查看全文

危险物质投放罪立案标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将投毒罪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包括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取消了投毒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认定与投毒行为有关,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不特定多人或禽畜,...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规定是怎样的?

律师解答: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规定是怎样的?

法律解析: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如何立案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查看全文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 投放危险物质罪案件特征 概述从办理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情况看,该类案件存在着一些方面的共同特征: 复杂性 案发的原因具有复杂性。...查看全文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为:_x000D_ 1、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行为;_x000D_ 2、此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_x000D_ 本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查看全文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行为人实施相应的投放行为,主观上是故意的,危害公共安全,危害对象不明确,只要实施相应的行为,就构成犯罪。放火、决水、爆炸、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查看全文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为:_x000D_ 1、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行为;_x000D_ 2、此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_x000D_ 本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查看全文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本罪是危险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求造成严...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处罚标准是什么?

律师解答: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查看全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处罚标准是什么?

法律解析: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查看全文

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