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累犯,自首,自首能否减轻刑事后果?

律师回答
摘要:累犯自首可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指犯罪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自首的犯罪分子可获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服刑罪犯如实供述未知罪行也可视为自首。即使未具备自首情节,如实供述罪行仍可减轻处罚,若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更可减轻处罚。
累犯自首可以从轻处理。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的,可以减轻处罚。
延伸阅读
自首对犯罪刑事后果的影响:法律规定与实际效果
自首对犯罪刑事后果的影响一直是法律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法律规定,自首可以视为一种坦白行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犯罪的刑事后果。自首者通常会被法律认定为具备悔罪表现,有利于法院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然而,自首是否真正能够起到减轻刑事后果的效果,还需要考虑实际执行中的因素。例如,自首者的主观动机、犯罪行为的严重性、社会影响等都会对刑事后果的决定产生影响。此外,法官在判决时也会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犯罪记录、对受害人的赔偿等。因此,自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刑事后果,但具体效果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评估。
结语:自首是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自首被视为一种坦白行为,有利于法院对其进行宽大处理。然而,自首是否真正能够减轻刑事后果,还需考虑多种因素,如犯罪行为的严重性、社会影响等。因此,在判决时,法官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自首者进行公正评估。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三百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公安机关应当写出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连同相关证据材料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一)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的;
(二)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犯罪嫌疑人死亡,现有证据证明其存在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应当予以没收的,公安机关可以进行调查。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可以依法进行查封、扣押、查询、冻结。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一节 通 缉 第二百八十二条 通缉越狱逃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适用本节的有关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九章 执行刑罚 第一节 罪犯的交付 第三百零二条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已被羁押的,由看守所将其交付社区矫正机构执行。
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罪犯居住地的派出所负责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累犯自首能否减轻刑罚?

累犯投案自首能减刑,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如实供述罪行,可以从轻处罚。被判处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悔改或立功,可以减刑。悔改表现包括认罪服法、积极参与学习和劳动,立功表现包...查看全文

自首累犯能否减轻判刑?

自首是犯罪分子的一项重要情节,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自首后有重大立功表现或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然而,具体减刑幅度还需考虑多种因素。在确定从宽比例时,应综合考虑犯罪事实、动机、悔罪表现等情况。...查看全文

累犯自首能否减轻累犯的罪责?

自首能够减轻刑事处罚,但需根据案件实际情况而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若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则以自首论。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也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查看全文

刑罚能否因累犯自首而减轻?

自首和立功是犯罪分子在法律规定下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况。自首是指犯罪分子自动如实供述同案犯罪事实,而立功则是指犯罪分子协助抓获同案犯或者提供对其他案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情况。自首可以酌情减轻刑罚,而立功则可以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累犯自首能减刑吗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第三条第四款规定,累犯只要有自首情节,都可以考虑按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减轻处罚。一般来说,累犯会在法定刑的基准上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加重处罚,增加基准刑的10%一40%,一般不少于3个月...查看全文

累犯自首能减刑吗

法律分析:根据刑法的规定,累犯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但并未规定累犯不能减刑。因此即使是累犯,只要满足《刑法》规定的条件,仍然可以减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查看全文

自首是否能够减轻累犯的刑罚?

累犯自首一般不能抵销累犯,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刑法规定,累犯应从重处罚,但过失犯罪和未满18周岁的除外。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即为自首,可获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正在服刑的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如实供述未被掌...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累犯自首来减轻刑罚?

累犯投案自首能减刑,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被视为自首。减刑的情况包括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查看全文

累犯自首能否获得减刑?

根据《刑法》规定,一般自首可以进行减刑,但累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定。对于情节不严重的情况,在公安机关自首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减刑。但是累犯不能申请取保候审和假释。...查看全文

累犯投案自首能否减刑

累犯自首能否减刑,取决于犯罪行是否严重。如果不是很严重,可以减刑。如果很严重,就不能减刑。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对自首的罪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查看全文

自首累犯能从轻或减轻缓刑吗?

累犯自首不能判缓刑。根据规定,缓刑不适用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主要分子。由于累犯主观恶性大,具有屡教不改的特点,对社会危害很大。如果不关押执行,适用缓刑让他在社会上游荡,就会再次危害社会。因此,本条规定累犯不适用缓刑,体现了严格管理和...查看全文

累犯自首可以减轻吗

法律分析:累犯如果有自首行为,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法律关于自首量刑的规定是,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_...查看全文

累犯自首是否有减刑可能?

累犯自首是否减刑取决于犯罪行的严重程度,较轻的可以减刑,较严重的不能减刑。自首是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对自首的罪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较轻的可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的犯罪分子如实供述未知罪行应自首。...查看全文

非法拘禁罪累犯自首能否减轻刑罚?

自首是被起诉待判决的被告人的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减刑是在判决生效后犯人悔改表现裁定减去一定刑罚。自首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较轻犯罪可免除处罚。准自首适用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坦白供述罪行可从轻处罚或...查看全文

自首盗窃犯能否减轻判刑?

盗窃罪的刑罚根据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可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可被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的可被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查看全文

自首能否减轻罪犯的刑罚?

我国法律规定,重犯有自首情节的可以减刑,减幅需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和悔罪表现等因素,最高可减少基准刑的40%。自首的认定需满足如实供述自己的全部罪行,且不得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此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查看全文

累犯投案自首能减刑吗

法律分析: 累犯投案自首是否能减刑得看所犯罪行是否严重,如果不太严重的话,是可以减刑的,如果很严重的话,就不能减刑。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处罚,而不...查看全文

自首犯的刑罚减轻

自首在刑法中的作用及量刑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自首的程度会综合考虑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供述程度和悔罪表现等因素,可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对于犯罪较轻者,甚至可以免除处罚。此外...查看全文

累犯自首能否抵消累犯?

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定罪为犯罪行为,通常情况下不会再被认定为累犯。但若犯罪嫌疑人能自首,则可以被认定为自首情节,可能会对其处以较轻或减轻的刑罚。打架致人重伤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杀人犯自首可以得到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自首后能否减轻刑罚?

自首对犯罪行为人的处罚有重要影响。如果自首未被发觉,可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一般不超过4年;如果自首已被发觉但未调查谈话、讯问,可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一般不超过3年。...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