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社会该怎么做?

律师回答
摘要:继承人应偿还死者债务,限于继承遗产范围。无继承人时,债权债务关系消失,遗产归国家或集体所有。担保人需承担责任,死亡不导致债务灭失。根据《民法典》规定,债权人可要求债务人或保证人履行义务。
一、人死亡后其债务怎么办
人死亡后其债务应当由继承其遗产的继承人偿还,偿还的范围限于继承遗产的范围。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二、债务人死亡无继承人怎么办
债务人死亡无继承人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法律上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或者归所在集体组织所有。如果有继承人的,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被继承人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三、债务人死亡担保人怎么办
债务人死亡,其债权债务关系还是存在的,担保人是需要承担担保责任的。当然债务人如果有遗产的可以执行其遗产。保证的设定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债权人的权益,保护交易的安全。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可知,债务人死亡并不导致债的灭失。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义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而这里所说的没有履行,当然应该包括债务人的死亡所导致的没有履行,因此保证人需继续履行担保责任。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人死亡后其债务应由继承人偿还,范围限于继承遗产的范围。如果债务人死亡无继承人,债权债务关系将消灭,遗产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然而,债务人死亡并不导致担保责任的灭失,担保人仍需承担担保责任。法律的设定旨在保护债权人的权益,维护交易的安全。因此,担保人应继续履行担保责任,确保债权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四条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面对未成年偷钱,家庭、学校和社会该怎么做?

未成年人盗窃行为的处理:如果金额达到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应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从轻处罚;未满16周岁则不构成犯罪,家长应严格管教并承担赔偿责任。...查看全文

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未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与婚生子女相同,父母都有抚养义务。然而,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完整家庭,应尽力争取结婚。未婚怀孕本身没有法律规定,但对于孩子的出生,法律有相关规定。根据计划生育法,非婚生子女应受处罚,根据父母年龄决定处罚额度。根...查看全文

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隐忧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临时性措施,旨在保证诉讼顺利进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被取保候审并不等同于有前科,只是暂时的措施。如果被判有罪,才会产生刑罚和前科效力。对于父亲被取保候审而言,不会影响后代,只有被判有...查看全文

家庭主妇想离婚该怎么做

家庭主妇想离婚的,可以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离婚。如果和老公对离婚协商一致,则可以选择协议离婚,需要提前写好载明双方自愿离婚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协商一致的离婚协议书,到任意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如果和...查看全文

家庭借款未偿还,该怎么做?

民间借贷案件的主旨是,当借款人拒绝偿还债务时,借款人可以先了解对方的还款困难原因,并协商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如果借款人恶意拒绝还款,借款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起诉,经过判决后仍不还款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根据最高法院的规定,借款...查看全文

面对家庭暴力应该怎么做

首先遭遇家庭暴力,要报警。如果身体受到伤害,要在第一时间去医院,并保留下验伤报告、医生诊断证明等,这些以后都可以作为存在家庭暴力的有利证据。如果在遭遇家庭暴力时,能用手机将过程拍下来,也是一种证据来源。经过努力,对方仍...查看全文

家庭和社会如何应对?

债务人死亡后,债务不会灭,债权人可以向继承人主张债权。但债务是否全额清偿取决于遗产数额,超过遗产范围的债务继承人无需清偿。建议准备证据材料和起诉状,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并申请财产保全。...查看全文

国家和社会要求公民做什么?

律师解答: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宪法》第5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这是我国宪法对公民要求的首要义务。 (二)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国家和社会要求公民做什么?

法律解析: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宪法》第5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这是我国宪法对公民要求的首要义务。 (二)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酒驾事故,受害家庭该怎么做?

酒驾撞死人没钱赔偿,可以由保险公司赔付或与受害人家属约定分期赔偿,否则法院采取强制执行。酒驾撞死人最高刑不包括死刑。撞死人没钱赔偿不会被重判,但积极赔偿可能会从轻处罚。没有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属民事案件,对方只能提起民事诉讼进行索赔,...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报警后应该怎么做?

公安机关应及时出警制止家暴,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受伤严重或面临危险的,公安机关应协助民政部门提供庇护、救助。...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受害者应该怎么做

如何处理家暴并维护权益:报警后24小时内去医院验伤,进行伤情鉴定并交给警方,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家暴验伤程序:报警求救后,警察陪同去医院验伤治疗,通过拍照或医院诊断证明确认伤情,严重伤情由公安机关进行伤情鉴定。验伤可固定证...查看全文

家庭矛盾升级,孩子该怎么做?

父母吵架闹离婚,对孩子抚养权的归属原则是不满两周岁的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由法院根据最有利于孩子的原则判决,八周岁以上的孩子应尊重其真实意愿。...查看全文

家庭与社会该何去何从?

起诉借款人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有财产可执行、是否有子女继承财产。若有财产可执行,起诉状需记明原告的个人信息及法人/组织的名称、地址、负责人信息。...查看全文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根据我国刑法,十二岁以下不负刑事责任,需监护人赔偿并加以看管。十六岁以上,盗窃数额较大则构成犯罪。对青少年犯罪,采用非刑罚化手段如家庭教管、社区服务等。根据刑法,十六岁以上需负刑事责任,十四至十六岁犯重罪亦负责任。十...查看全文

家庭析产怎么做

一、怎样进行分家析产 分家析产过户手续: 1、写分家协议书; 写一份分家析产协议书,或到房管部门要一份,说明家庭成员经协商同意把全家的房屋所有权析产到家庭成员小Q的名下,签字捺印; 2、居委会核实; 向房屋所在地居委会申请出具证明...查看全文

拆迁的家庭纠纷该怎样做

1、拆迁家庭纠纷当事人可以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私下在家庭内部进行和解,和解不成可提请第三方加以协商解决;2、协商不成时可以根据拆迁协议中的约定或其他书面约定交由指定机构进行仲裁,仲裁仍未解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离婚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夫妻离婚时,谁先提出离婚并不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夫妻双方无论谁先提出离婚,都享有平等权利和义务,并且财产权益受到法律保护。法院在处理离婚财产时,不是根据谁提出的离婚,而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公正判断。所以,从法律角...查看全文

家庭和社会承受压力分析

交通事故不结案,会导致车辆无法上路和年审等问题。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受害人可以凭交警裁定到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扣押与事故有关的物品,并开具相应凭证。扣留期限不得超过3...查看全文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对策略

刑事拘留对子女无影响,只有定罪才会有记录。拘留是强制措施,无罪释放需在24小时内讯问并发放释放证明。打架者可被拘留5-10日并罚款200-500元,结伙殴打、伤害等情节更重者可拘留10-15日并罚款500-1000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