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的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有哪些

律师回答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 【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条 【法律适用】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二、什么是公序良俗

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

民法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原则,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做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以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一方面,限制私权,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另一方面,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法官可直接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进行裁决。因此,各国都将公序良俗等道德引入民法中,成为近现代民法的重要原则。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公序良俗原则

一、民法典的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条【法律适...查看全文

我国民法典中的公序良俗原则

《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宗旨,公序良俗原则即为重要体现。公序良俗要求民事主体遵守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不得违反法律和道德。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包括危害国家公共秩序、家庭关系、性道德、人权和人格尊严、经济自由、公平竞争...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公序良俗原则的规定

律师分析: 公序良俗原则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被一定社会群体所普遍认同并具有强制力的道德标准和秩序规范。在民事活动中,人们应当遵循公序良俗原则,确保合法性、正当性和公平性,严格禁止违反道德规范、社会习惯或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公序良俗原则的标准

法律解析: 公序良俗原则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被一定社会群体所普遍认同并具有强制力的道德标准和秩序规范。在民事活动中,人们应当遵循公序良俗原则,确保合法性、正当性和公平性,严格禁止违反道德规范、社会习惯或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公序良俗原则的标准

律师解答: 公序良俗原则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被一定社会群体所普遍认同并具有强制力的道德标准和秩序规范。在民事活动中,人们应当遵循公序良俗原则,确保合法性、正当性和公平性,严格禁止违反道德规范、社会习惯或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查看全文

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适用

法律分析: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适用:不违背公序良俗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所需具备的要件之一;如果民事法律行为违背公序良俗的,则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公序良俗的规定

一、民法典的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条【法律适...查看全文

公序良俗在民法典第几条

第8条规定的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存在遵守法律规定、遵守公序良俗两项要求。不得违反法律是首要要求,但法律总是滞后的,因而辅之以公序良俗,以实现民事主体个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 民事法律行为因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体现了法律对意思...查看全文

公序良俗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公序良俗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民事主体在参与民事法律关系时,在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则的情况下,可以以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和善良的风俗习惯进行民事行为;民事纠纷的仲裁者在法律规定不足或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范的条件下,可以运...查看全文

公序良俗原则名词解释

法律分析: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简称。所谓公序良俗原则,是指当事人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不得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国家的一般利益,不得损 害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利益。尊重社会公德,不损害国家...查看全文

民法总则10条公序良俗的依据是什么?

律师分析: 10条公序良俗原则基本理论依据是:“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和“权利不可滥用”的辨证统一性。“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意味着民事主体在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则和法律不禁止的条件下,可自愿选择满足或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是公共秩序与...查看全文

民法典的原则有哪些

一、民法典的原则有哪些(《民法典》于2021年12月31日失效)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查看全文

民法典原则有哪些

法律分析: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查看全文

公序良俗有法律效力吗

一、农村纠纷适不适用公序良俗原则 1.关于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包括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公序良俗的概念起源于罗马法。按照罗马法学家的观点,所谓公序即国家的安全、人民的根本利益;所谓良俗是指人民的一般道德准则,这两个概念的含义非常...查看全文

民法典丨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民法典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租房,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nb...查看全文

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都有哪些

1、危害国家公序行为类型。例如,以从事犯罪或者帮助犯罪行为做为内容的合意;投票用纸的买卖契约;身份证件的买卖合意;规避课税的合意;意图影响投票而为选举人提供免费饮料的合意等。2、危害家庭关系行为类型。例如约定父母与子女...查看全文

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都有哪些

1、危害国家公序行为类型。例如,以从事犯罪或者帮助犯罪行为做为内容的合意;投票用纸的买卖契约;身份证件的买卖合意;规避课税的合意;意图影响投票而为选举人提供免费饮料的合意等。 2、危害家庭关系行为类型。例如约定父母与子女别居的协议...查看全文

哪些属于违背公序良俗

哪些属于违背公序良俗: 公序良俗的概念比较抽象,实际上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实际上公序良俗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目前,中国学者参考国外判例学说,将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类型化为10种。该类型已经为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著述采用。可操...查看全文

哪些行为违反公序良俗

公序良俗通常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都会遵守的原则,虽然没有白纸黑字规定,但也不能公然违反公序良俗的原则。那么哪些行为违反公序良俗?为了解答这方面的相关问题,接下来将由来一一为您解答,希望能解答您心中所惑,对您有所帮助。...查看全文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民法典的原则有哪些(《民法典》于2021年12月31日失效)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