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无意间的伤害?

律师回答
摘要:过失伤害他人需承担刑事责任并支付民事赔偿。根据刑法,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伤害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根据最高法院解释,赔偿义务人应支付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对于致残者,还应支付残疾赔偿金、康复费等。对于死亡者,还应支付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无论过失或故意,造成他人轻伤或重伤都需承担相应责任并支付赔偿。
致人轻伤,根据伤害程度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附带民事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即使不小心,属于过失行为,如果造成了他人轻伤或重伤的后果,也会因过失伤害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对于造成他人轻伤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赔偿义务人也应当对受害人的医疗费用、误工费用、护理费用、交通费用、住宿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用、必要的营养费用等进行赔偿。对于造成重伤或死亡的情况,刑事责任更为严重,赔偿义务人也需要承担更多的赔偿责任,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用、被扶养人生活费用等。综上所述,无论是刑事责任还是民事赔偿,法律都对伤害行为有明确规定,以保护受害人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一)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二级故意伤害罪:如何避免诉讼?

检察院在造成他人轻伤二级且满足不起诉条件时可以不起诉,条件包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等。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了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如情节轻微、危害不大、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特赦免除刑罚、未告诉或撤回...查看全文

女性如何避免成为故意伤害罪受害者?

故意伤害孕妇导致流产属于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234条规定,如果致人重伤,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轻伤需要公安机关根据伤情鉴定而得出,不依据常人主观判断。...查看全文

避免学生之间非故意伤害的方法

本文讲述了存在学生之间的非故意伤害行为时,通常由其监护人代表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同时,也列举了儿童脸部抓伤赔偿的相关规定,以及教育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最后,详细阐述了监护人应遵守的义务,包...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家庭暴力伤害

法律分析:避免家庭暴力伤害的方式是:国家开展家庭美德宣传教育,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识,增强公民反家庭暴力意识;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在各自工作范围内,组织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广播、电视...查看全文

避免误判为故意伤害罪

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家暴属于刑事犯罪吗?答案是肯定的。故意伤害罪会根据受害人的伤情来决定处罚,若致人轻伤,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致人重伤,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涉嫌故意伤害罪如何自首并避免长时间等待审判?

故意伤害罪的侦查和审判时间一般为3个月,复杂案件可能需要半年或更久。根据刑事诉讼法,法院应在一个半月内宣判。故意伤害罪的刑罚根据《刑法》规定,轻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重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避免老年人成为意外伤害的受害者

70岁老人打人致轻伤二级也构成故意伤害罪,应追究刑事责任,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234条、238条、247条、248条、289条、292条、333条规定,对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虐待被监管人、聚众斗殴等行为致人伤残的,应以故意...查看全文

酒驾的危害及如何避免

酒驾危害大,根据案情分简易、一般或听证程序。200元以下罚款可简易处罚;拟吊销驾照或罚款2000元以上,当事人要求听证,转为听证程序;其他情形按一般程序处罚。...查看全文

无意伤害如何判断?

我国刑法规定,过失造成他人伤害只有达到重伤、死亡才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过失犯罪的处罚相对较轻。根据《刑法》第233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3-7年有期徒刑;根据第235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无效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了合同的主要条款和示范文本,包括当事人信息、目标、数量、质量、价格、履行期限、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法等。欠款协议书也需要符合这些规定,包括借款人信息、借款数量、还款日期等。同时,欠款协议书应...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合同无效?

合同无效的情况有两种: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无效;2、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无效合同指合同虽已成立,但因严重缺乏有效要件而在法律上无效。例如,通过欺诈、胁迫方式签订合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成为受害者

诈骗罪是指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额财物,构成非法占有行为。达到3000元以上的诈骗行为构成犯罪,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成为受害者?

非法集资是一种未经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向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还本付息的犯罪行为,其特征包括未经批准、还本付息承诺、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实质。...查看全文

避免误伤他人是否属于故意伤害?

故意伤害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正当防卫等合法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误伤不属于故意伤害。根据《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查看全文

如何在自我防卫中避免过度伤害?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情况下,不负刑事责任。但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对于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驾车伤人?

开车撞人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即违反道路安全管理法规,特别是在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时,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无效合同的签订?

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无效。...查看全文

避免酒驾伤害他人

酒驾撞人的处理办法包括报案、现场处理、责任认定、裁决处罚和损害赔偿调解。父母酒驾对孩子的公安政审影响视情况而定,如果不构成犯罪只受行政处罚,则对子女政审无影响,但如果构成危险驾驶罪,则会有影响。酒驾不能找人扣分,代替实际驾驶人承担...查看全文

疲劳驾驶的危害及如何避免

疲劳驾驶的罚款和记分规定:公路客运和危险品运输车辆一次记6分,其他车辆只罚款,不记分。连续驾驶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伤害罪是如何的

法律分析:1、间接故意伤害罪是指间接实施的故意伤害行为。判处的刑罚可能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其他刑罚。 2、 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