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复议程序

律师回答
摘要: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时,可在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后三日内向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复核申请。申请应包括复核请求、理由和主要证据。公安机关在收到申请后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当事人书面复核申请后五日内,应当作出是否受理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核申请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延伸阅读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及争议解决方式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及争议解决方式是指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在认定结果存在争议时的解决方式。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中,通常包括事故现场勘查、证据收集、责任认定、认定结果通知等环节。当认定结果引发争议时,争议解决方式可以包括申请复议、提起诉讼、进行调解等多种途径。复议程序可以提供当事人对认定结果的重新审查和申诉的机会,而诉讼则是通过法院解决争议的方式。调解则是通过第三方的协调来达成双方的和解。综合而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及争议解决方式是为了确保公正、公平地认定事故责任,并解决争议,维护交通安全和当事人权益的重要程序。
结语: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及争议解决方式,旨在确保公正、公平地认定事故责任,并解决争议,维护交通安全和当事人权益。当事人对认定结果有异议时,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详细陈述请求、理由和主要证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复核申请后五日内,将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争议解决方式包括申请复议、提起诉讼、进行调解等途径,以确保公正解决争议。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七十四条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查,并作出复核结论:
(一)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责任划分是否公正;
(二)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及认定程序是否合法;
(三)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是否符合规定。
复核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形式,但当事人提出要求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听取各方意见。
办理复核案件的交通警察不得少于二人。
第七十六条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责任划分公正、程序合法的,应当作出维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调查及认定程序存在瑕疵,但不影响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在责令原办案单位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后,可以作出维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责令原办案单位重新调查、认定的复核结论:
(一)事实不清的;
(二)主要证据不足的;
(三)适用法律错误的;
(四)责任划分不公正的;
(五)调查及认定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程序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根据行为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包括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情况。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交通事故现场处理程序:第一步是立即停车,开启警示灯;第二步是查...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复议程序

当事人对于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存有异议的,是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当天起的三天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清楚复核请求以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收到当事人书面复核申请...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复议程序?

律师分析: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当事人书面复核申请...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复议程序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当事人书面复核申请后五日内,应...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可以复议吗

可以申请复核。参照下列内容:1、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2、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复核流程

如果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的话可以提出复核申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交通法规对交通事故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以及对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定性、定量评断时所形成的文书材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查看全文

非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法律解析: 1、不触犯刑法的非道路交通事故。对不构成犯罪的,交通警察部门负责接处警,勘察事故现场,固定有关证据,分析事故原因,综合作出非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2、触犯刑法的非道路交通事故。交通警察部门和公安派出所共同负责接处警,负责...查看全文

非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法律解析: 1、不触犯刑法的非道路交通事故。对不构成犯罪的,交通警察部门负责接处警,勘察事故现场,固定有关证据,分析事故原因,综合作出非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2、触犯刑法的非道路交通事故。交通警察部门和公安派出所共同负责接处警,负责...查看全文

非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律师分析: 1、不触犯刑法的非道路交通事故。对不构成犯罪的,交通警察部门负责接处警,勘察事故现场,固定有关证据,分析事故原因,综合作出非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2、触犯刑法的非道路交通事故。交通警察部门和公安派出所共同负责接处警,负责...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申请复议的程序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复议程序为:1、当事人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是否受理决定;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对复核内容进行审查,并作出复核结论;4、...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申诉流程

如何申诉闯红灯罚款: 1.先缴纳罚款,然后去交通支队了解违章详情,查看监控录像; 2.复印身份证和处罚决定书,不需要复印驾驶证; 3.携带原件和复印件前往机构办理,填写申请书时清楚说明违章来源,提供视频或第三方证据,耐心等待结果。...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规定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包括违章行为、因果关系和违章行为的作用大小。违章行为是交通事故的前提,存在因果关系才负责任。当事人违章行为的作用大小决定责任的大小。路权和安全原则是判断违章行为作用大小的基准。...查看全文

复核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相关规定与程序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时,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申请应包括复核请求、理由和主要证据。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在受理复核申请后的三十日内审查事故事实、责任划...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责任认定书(简易程序)?

律师分析: 必须要先说明的是,简易程序和交通事故认定书并不是一回事。简易程序是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程序规定》,交警处理交通事故的一种程序,而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交警部门出具的划分彼此责任的文书。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可以复核吗

法律分析: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可以复核。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而且复核以一次为限。申请复核的时候要明确请求以及理由和主要证据。...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申请复议

法律分析:交通认定书复议流程: 1、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2、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当事人书面复核申请后五日内,应当作出是否...查看全文

怎么认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

法律分析: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进行认定,这也就意味着,对事故所起的作用大的,承担主要责任,作用小的,承担次要责任。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

进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程序是:1.事故发生后,交警来到现场,会现场进行勘验检查;2.需要通过检验、鉴定进一步确定或者验证;3.检验、鉴定应当在20日内完成,超过20日的,应当报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60日;...查看全文

封闭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一方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一方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过错方当事人按照各自的过错程度分别承担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同等责任,各方均无...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