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警情:受害者与嫌疑人达成和解?

律师回答
摘要:即使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达成和解协议,诈骗案件仍属于公诉案件,不影响公安机关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从宽处理,检察院可以建议法院从宽处罚,对于轻微情节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诈骗案件属于公诉案件,即使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达成和解协议,也不影响公安机关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延伸阅读
诈骗罪调解:通过协商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
诈骗罪调解是一种通过协商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在诈骗罪案件中,报警是寻求法律保护的重要步骤,但仅仅报警并不能解决问题。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可以为受害者和犯罪嫌疑人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调解可以帮助双方达成一致,减少法律程序的时间和费用,并促进双方之间的和解与和谐。在诈骗罪调解中,调解员会起到中立的角色,协助双方沟通、理解对方的需求,并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通过诈骗罪调解,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恢复受害者的权益,同时给予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结语:诈骗案件作为公诉案件,即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也不能免除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检察院可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法院可依法从宽处罚被告人。诈骗罪调解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通过协商解决可为双方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节省时间和费用,促进和解与和谐。调解员在其中发挥中立角色,协助双方达成一致。诈骗罪调解实现双赢,恢复受害者权益,给予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受害者与加害人达成和解,如何处理?

故意杀人案件不能私了,但在赔偿上可以和解,对罪犯的量刑可能有帮助。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8条,民间纠纷引起的涉嫌轻罪案件和过失犯罪案件,如果可能判处三年以下刑罚,可以通过赔偿和解。但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五年内曾故意犯罪,则不...查看全文

受害人与被告人达成和解,诈骗罪120万元可否免罪?

主动退赃可轻判,但诈骗罪120万不可和解。根据《刑法》第266条,数额较大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处3-10年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查看全文

为达成谅解 嫌疑人可以去见受害人吗

法律分析: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刑事拘留期间除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外,其他人员不允许会见。如果办案机关因案件需要,可以安排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见面。但对于被害人申请会见的,予以拒绝。 要注意律师会见嫌疑人的时候需要携带律师有效执...查看全文

诈骗70万受害者达成和解,部分刑罚减少

诈骗后获得谅解书可从宽处理,但不一定免除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法院可对取得被害人谅解并达成协议的犯罪分子从宽处理,但仅适用于轻微情节不需判刑的情况。诈骗数额较大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查看全文

诈骗案受害者达成和解,是否可以撤销诉讼?

在刑事案件中,被告人是否能够撤回起诉,取决于案件的性质。如果是自诉案件,被告人是可以撤诉的,但是如果是公诉案件,被告人则不能撤诉。因为公诉案件是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诉讼的案件,根据法律规定,只要构成犯罪,即便是受害人申请撤诉,警...查看全文

受害者与肇事者达成和解,能否撤销案件?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达成赔偿协议后不能撤销案件,逃逸者仍需受罚。交通管理部门应制定查缉预案,追捕肇事逃逸者。对交通违法行为应依法处罚,犯罪构成应吊销驾照。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包括逃离现场、无责任驾离、酒驾逃离后返回、不报案离开医院等。若...查看全文

诈骗受害者成功和解,恢复原状

已立案的诈骗案若由民间纠纷引起可和解,被侵害人谅解后可减轻嫌疑人处罚;若非民间纠纷引起的诈骗案则不可和解,只能通过赔偿补偿减轻嫌疑人处罚,被侵害人可出具谅解书作为从轻处罚的依据。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最大区别在于,民事可和解、调解,而...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在达成和解后是否仍需接受法律制裁?

刑事和解后的追究刑事责任取决于自诉案件还是公诉案件。自诉案件谅解后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公诉案件谅解则从宽处罚。对于轻微犯罪,可作出不起诉决定,具体处罚标准需根据案件确定。...查看全文

强奸未遂受害者可以与嫌疑人协商吗?

强奸未遂应立案侦办,可比照既遂从轻处罚。强奸犯可与受害人和解,但刑事责任不受影响。根据《刑法》第236条,强奸妇女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警方如何传唤涉嫌诈骗罪的犯罪嫌疑人?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查看全文

嫌疑人构成诈骗罪判什么刑

嫌疑人构成诈骗罪判什么刑 关于嫌疑人构成诈骗罪判什么刑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嫌疑人构成诈骗罪判什么刑? 判刑标准一般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查看全文

个人如何避免成为诈骗罪受害者?

个人构成诈骗罪的标准是财物达到三千元以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根据数额不同,诈骗罪的刑罚也不同;对于网络诈骗,被骗者应向公安部门报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公安机关将依法处理。...查看全文

诈骗罪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取证技巧

被害人报案后,提供破案线索,公安机关制作询问笔录,立案侦查并采取措施,收集犯罪证据,包括讯问嫌疑人、制作笔录、查明嫌疑人信息等。这是一个申请与受理的过程,为之后的破案打基础。...查看全文

受害人和嫌疑人的口供不一致

法律分析:1、孤立的口供,未经查证和查证不实的口供当然不具有证据效力。2、关于查证属实的口供的证据效力。依法获取的口供一经查证属实,当然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但是应当看到,对口供的查证过程,同样是一个收集其他...查看全文

怎样避免成为诈骗罪受害者?

诈骗罪的刑罚根据数额和情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警察在抓到犯罪嫌疑人后,是否会通知受害者的家属?

警察抓人后应通知家属,拘留和逮捕后二十四小时内通知家属是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办案流程包括立案、侦查、拘留和逮捕等步骤,需依法出示相应证件。以上是关于警察抓人会通知家属和公安局办案流程的法律知识。...查看全文

诈骗嫌疑人不承认诈骗能定罪吗

法律解析: 可以,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构成诈骗罪能判多长时间

本文介绍了诈骗罪的相关法律知识及其刑罚长度、司法解释以及数额划分标准。诈骗罪可能被判处3到10年不等有期徒刑,最严重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如何解除嫌疑?

配合警方调查并提供有效证据可以撤销犯罪嫌疑身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情节轻微、已过追诉时效、特赦免罪、未告诉或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死亡等情况都可以免予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违法嫌疑人和犯罪嫌疑人区别

法律分析:违法嫌疑人只是指该人的一般性违法,而没有触犯刑法。没有构成犯罪。例如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犯罪嫌疑人是指有可能初犯刑律,构成犯罪,要判处刑罚处罚的人。犯罪嫌疑人和罪犯不同,依无罪推定的原则,除非经审判证明有罪确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