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避免成为诈骗罪受害者?

律师回答
摘要:诈骗罪的刑罚根据数额和情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要坐牢的,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所以只要是有诈骗行为都要坐牢。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延伸阅读
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诈骗罪的侵害?
在当今社会,保护自己免受诈骗罪的侵害变得尤为重要。首先,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是关键。要时刻警惕不法分子的手段和伎俩,学会辨别可疑信息和行为。其次,保持个人信息的安全是必要的。不轻易泄露个人身份、银行账号等敏感信息,定期更换密码,避免使用弱密码。此外,谨慎对待陌生人的请求,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或提供个人信息。同时,保持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使用可靠的防病毒软件。最后,如果发现自己成为诈骗受害者,应及时报警并寻求法律援助。通过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采取相应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免受诈骗罪的侵害。
结语:诈骗行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对于不同数额和情节的诈骗罪,将会受到相应的刑罚和罚金处罚。在当今社会,保护自己免受诈骗罪的侵害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持个人信息的安全,并谨慎对待陌生人的请求。同时,保持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并及时报警和寻求法律援助,以有效保护自己免受诈骗罪的侵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避免成为敲诈受害者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式非法占用他人财物。根据金额不同,刑罚也有所区别,数额较大的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还罚款;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款;数额特别巨大或犯罪情...查看全文

个人如何避免成为诈骗罪受害者?

个人构成诈骗罪的标准是财物达到三千元以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根据数额不同,诈骗罪的刑罚也不同;对于网络诈骗,被骗者应向公安部门报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公安机关将依法处理。...查看全文

借钱时如何避免成为诈骗受害者?

虚假借款拖延不一定构成诈骗罪,只属于民事纠纷,除非借款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大笔财物,方可视为诈骗罪,可报警处理。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特别...查看全文

如何鉴别及避免成为诈骗受害者

自愿赠与与诈骗的区别在于,自愿赠与是赠与人将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财物的行为。根据《民法典》和《刑法》的相关规定,赠与合同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而遗嘱是遗赠人依据遗嘱赠与财产给受遗赠人的法律行为...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成为合同诈骗的受害者?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及单位;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合同他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并且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查看全文

避免成为视频敲诈受害者

被视频敲诈可报案,保留相关证据及信息,向公安机关报警。敲诈是指用暴力、恐吓等手段索取财物的犯罪行为。遇到敲诈,不可急躁或硬拼,也不能盲从。先设法脱身,再报警处理。...查看全文

探讨求职者如何避免成为诈骗受害者

以工作为名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主要根据被骗公私财物的金额来判断。根据刑法规定,金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具体的数额标准可由各地高级法院和检察院...查看全文

避免成为故意敲诈的受害者

涉嫌敲诈勒索行为严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数额较大为1000元至3000元起点,各地法院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数额较大的具体标准,依据刑法相关规定,敲诈勒索数额较大或多次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查看全文

避免成为敲诈勒索的受害者

敲诈勒索的处理与定罪标准及立案金额要求:遇到敲诈勒索应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配合警方调查;敲诈勒索罪需满足威胁要挟、非法强索财物等要件;定罪处罚根据数额大小;敲诈勒索金额达到2000元至5000元才会立案。...查看全文

避免成为会计犯罪受害者

公司偷税漏税与会计有关,会计将受到相应处罚。单位犯罪将被罚款,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将受到相应处罚。如果会计被税务稽查发现作假账且涉案金额较大,老板无法补税和罚款,会计也将受到处罚。...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成为受害者

诈骗罪是指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额财物,构成非法占有行为。达到3000元以上的诈骗行为构成犯罪,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成为受害者?

非法集资是一种未经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向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还本付息的犯罪行为,其特征包括未经批准、还本付息承诺、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实质。...查看全文

公租房退款诈骗:如何避免成为受害者?

公租房代办不退款可报警立案,诈骗行为将受刑事处罚和经济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查看全文

识别非法集资:如何避免成为诈骗受害者?

非法集资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集资诈骗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金融法律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金融秩序,侵犯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查看全文

遇到交通事故如何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时,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如果复核结论认为原认定不清、不确实、不公正或违法程序,责令重新调查认定;如果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适用法律正确、责任划分公正,维持原认定。复核以一次为限,重...查看全文

避免成为套路贷的受害者

套路贷犯罪行为涉及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财产,采用多种手段如暴力、威胁、虚假诉讼等构成多项犯罪。帮助非法贷款机构实施伤害、拘禁、滋扰等行为也构成犯罪。套路贷犯罪数额应包括虚高本金、利息以及其他收费。对于非法所得财物的追回,根据不同...查看全文

女性如何避免成为故意伤害罪受害者?

故意伤害孕妇导致流产属于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234条规定,如果致人重伤,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轻伤需要公安机关根据伤情鉴定而得出,不依据常人主观判断。...查看全文

避免成为虚假合同的受害者

虚假合同是指具备正规合同特征但未经双方或多方签订的合同,而正规合同必须满足双方法律行为、一致的意思表示、发生、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目的以及合法性等条件。虚假合同无效,不具备法律效力,违约责任也不受法律保护。...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成为高利贷的受害者

高利贷威胁可以通过报案追究刑事责任,如寻衅滋事罪;有追逐、拦截、辱骂、恐吓行为可处以刑罚,如有期徒刑。恐吓威胁分为索财物、发生性关系和签不平等合同等情况,可报案或提起诉讼,追究刑事或民事责任;若仅口头恐吓无其他行为,则难以追责。...查看全文

避免老年人成为意外伤害的受害者

70岁老人打人致轻伤二级也构成故意伤害罪,应追究刑事责任,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234条、238条、247条、248条、289条、292条、333条规定,对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虐待被监管人、聚众斗殴等行为致人伤残的,应以故意...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