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主观故意要查明行为人的认识状态和意志态度

律师回答
摘要: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主观故意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层面,要准确认定主观故意,首先需查明行为人的认识状态,即对犯罪构成要件的客观方面是否有明确认识,然后考察行为人的意志态度,判断是否存在犯罪故意。行为人的认识还包括违法性认识,我国刑法中犯罪故意的主观认识为事实性认识。事实性认识包括对行为客观方面、法律规定的危险或结果、行为对象、行为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手段的明确认识。
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它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层面。要准确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故意,首先必须查明行为人的认识状态,即行为人是否对相应犯罪构成要件中的客观方面也就是事实有着明确的认识,以此为基础,再考察行为人的意志态度,从而判断行为人是否存在犯罪故意以及何种故意(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行为人的认识是否还包括违法性认识,理论界有不同的意见但按照现行刑法第14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的规定,对于我国刑法中犯罪故意的主观认识为事实性认识并无争议。
一般认为,事实性认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行为客观方面的认识,即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2)对法律所规定的危险或结果的认识,在危险犯或结果犯中,行为人应认识到其行为会产生法律所设定的危险或结果。
(3)对行为对象的认识。当行为的对象成为犯罪的构成要件时,行为人对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否则,行为人就会因为对其行为指向的对象无认识而不知晓行为所影响的社会关系。
(4)对行为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手段的认识。对于某些以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手段作为特殊构成要件的个罪来说,行为人必须对行为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手段有明确的认识。
延伸阅读
结语: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确定主观故意需要首先了解行为人的认识状态,即是否对犯罪构成要件的客观方面有明确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考察行为人的意愿态度,以判断是否存在犯罪故意及其类型(直接或间接)。行为人的认识还应包括对违法性的认识,我国刑法规定明知自己行为会危害社会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构成故意犯罪。事实性认识一般包括对行为客观方面、法律规定的危险或结果、行为对象以及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的认识。这些是确定行为人主观故意的重要方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二章 枪支的配备和配置 第八条 专门从事射击竞技体育运动的单位配置射击运动枪支,由国务院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审批。营业性射击场配置射击运动枪支,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报国务院公安部门批准。
配置射击运动枪支时,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发给民用枪支持枪证件。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一章 办案协作 第三百四十六条 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传唤、拘传、拘留、逮捕,开展勘验、检查、搜查、查封、扣押、冻结、讯问等侦查活动,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办案协作请求,并在当地公安机关协助下进行,或者委托当地公安机关代为执行。
开展查询、询问、辨认等侦查活动或者送达法律文书的,也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办案协作请求,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通报。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一章 办案协作 第三百四十九条 对协作过程中获取的犯罪线索,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及时移交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故意杀人时的主观心态

如何判断故意杀人时主观状态 判断犯罪人主观故意内容、不能单凭口供,或仅根据某事实就下结论,而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全面分析案情。根据发案原因、行为发展过程、犯罪工具、行凶手段、打击部位、打击强度、行凶情节、作案时间、地点、环境、犯罪...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的主观态度是故意还是过失?

故意或过失要结合具体的罪名,防卫过当可能构成故意伤罪,也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具体要结合案情而分析,但如果构成防卫过当那【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查看全文

主观故意的认定标准

犯罪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主体对危害行为及其结果持有的心理态度。犯罪故意由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构成,二者有机统一。直接故意是明知行为会危害社会结果并希望发生的心态。间接故意是明知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结果并放任发生的心态。...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窝藏罪的主观形态

法律分析:窝藏罪的主观形态的认定:主观形态表现为故意。窝藏罪是明知是罪犯而为其提供隐蔽处所,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构成窝藏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怎样认定窝藏罪的主观形态

法律解析: 认定窝藏罪的主观形态:主观形态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窝藏或包庇犯罪分子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条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查看全文

怎样认定窝藏罪的主观形态

法律解析: 认定窝藏罪的主观形态:主观形态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窝藏或包庇犯罪分子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条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查看全文

故意犯罪中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

一、故意犯罪的认识因素:故意犯罪的认识因素离不开明知的内容。从明知的内容可以分析行为人罪过的大小。明知的认识内容应当以行为人在实施行为之前或行为时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为内容,他包括:首先,对行为性质的认识。其次,对行为对象...查看全文

故意犯罪中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

法律分析:一、故意犯罪的认识因素:故意犯罪的认识因素离不开明知的内容。从明知的内容可以分析行为人罪过的大小。明知的认识内容应当以行为人在实施行为之前或行为时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为内容,他包括:首先,对行为性质的认识。其...查看全文

故意犯罪中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

律师分析: 一、故意犯罪的认识因素: 故意犯罪的认识因素离不开明知的内容。从明知的内容可以分析行为人罪过的大小。明知的认识内容应当以行为人在实施行为之前或行为时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为内容,他包括:首先,对行为性质的认识。其次,对行为对...查看全文

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的关系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构成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如果行为人在行为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这种结果,那就不构成犯罪的故意。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导致的危害结果的发生所抱的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状态,就是构成犯罪故意的...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主观故意的认定原则

行政处罚主观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明知违法仍实施或指使他人实施,间接故意是明知违法未制止且持放任态度。行政机关不必证明当事人主观过错,当事人如对处罚有异议,需自证无过错。工商机关应收集反映主观因素的证据。...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醉酒状态

一、饮酒、醉酒驾车状态如何界定 1、饮酒、醉酒驾车状态界定: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算酒驾。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克的驾驶行为成为醉驾。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查看全文

夫妻何时被认定为分居状态?

夫妻分居的条件包括:夫妻因感情不和而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彼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也相应地停止履行,分居已满两年,且感情并未破裂。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查看全文

帮信罪主观故意的认定原则

共犯分为事先通谋、事中承继和事后帮助三种情况。事先通谋是指事前约定为正犯提供帮助的,两者构成具体犯罪的共犯。事中承继是指正犯已实施部分犯罪活动,帮助者以帮助的故意继续实施帮助行为,为承继的帮助犯。事后帮助是指正犯已既遂,后续通过他...查看全文

主观故意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犯罪故意是刑法中一种罪过形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结果,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犯罪故意具有两个特征:明知行为后果的危害性和对结果发生的希望或放任态度。根据意识和意志的不同情况,犯罪故意可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怎样认定主观故意?

律师分析: 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1、追尾碰撞前车的;2、变更车道发生事故的;3、倒车、溜后发生交通事故的;4、从路外或非机动车道驶入机动车道发生碰刮的;5、绿灯放行或没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转弯车未让直...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怎样认定主观故意

法律分析: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1、追尾碰撞前车的;2、变更车道发生事故的;3、倒车、溜后发生交通事故的;4、从路外或非机动车道驶入机动车道发生碰刮的;5、绿灯放行或没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转弯车...查看全文

车辆查封状态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一、车辆查封状态什么意思1、卖车锁定,这种情况特别的少,但是并不是没有这种案例,如果是刚买来的车,在付款等其它手续都弄好的情况下,找卖车的取消锁定就好了。2、经济方面锁定,因为你的经济原因,车子被...查看全文

车辆查封状态什么意思

车辆查封状态指的是目前机动车处于非正常的状态,所以此时的机动车辆不能使用。      车辆查封的原因:    ...查看全文

偷税罪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律师分析: 偷税罪主观故意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犯此罪,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