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和依据

律师回答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

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医疗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根据医疗机构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把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并对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提供了参考标准。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患者及其家属在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或诉诸法律时,应注意一级甲等医疗事故不属于残疾,应当向医疗机构主张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以及死者配偶和直系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和住宿费。对于鉴定为四级医疗事故的,不能按照残疾的标准索赔,只能主张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交通费和住宿费等必要的合理的费用。医疗事故给患者造成的各种损失,法院会根据医疗机构和患者在整个医疗事故中的过错程度来承担一定的责任,如完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医疗事故怎么划分?医疗事故等级赔偿标准是什么?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

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

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医疗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医疗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分别是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三级医疗事故、四级医疗事故。一级医疗事故系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一)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死亡。(二)一级乙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二级医疗事故系系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一)二级甲等医疗事故: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二)二级乙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严重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三)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明显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四)二级丁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三级医疗事故系指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一)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较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二)三级乙等医疗事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中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三)三级丙等医疗事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四)三级丁等医疗事故:器官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五)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器官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微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四级医疗事故系指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如何划分等级,医疗事故等级划分有什么用

医疗事故一共分为4级。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三级医疗事故以及四级医疗事故。其中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医疗事故。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医疗事故等级鉴定标准怎么划分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医疗事故等级划分依据解析

医疗事故等级的划分依据是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包括死亡、残疾和功能障碍等,但未考虑精神损害。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决定了具体赔偿数额。...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医疗事故的分级标准为: 1、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2、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3、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4、四级医疗事故:造...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等级划分依据是什么

法律分析:医疗事故等级划分的依据是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条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查看全文

划分医疗事故等级的依据是什么

法律解析: 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医疗机构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把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并对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提供了参考标准 【法律依...查看全文

划分医疗事故等级的依据是什么

法律解析: 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医疗机构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把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并对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提供了参考标准 【法律依...查看全文

划分医疗事故等级的依据是什么?

律师分析: 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医疗机构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把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并对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提供了参考标准 【法律依...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伤残等级划分标准

医疗事故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一、一级医疗事故      系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查看全文

2023年医疗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医疗事故鉴定分为四级,根据损害程度划分。医疗事故死亡赔偿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和其他合理费用。死亡赔偿金按照地区收入标准和年龄进行计算。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亲属的精神抚慰金,不包括生活费用和丧葬费。...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划分等级

律师分析: 医疗事故划分等级通常分为三类:轻微、一般和重大。轻微事故一般是指不会对患者造成永久性伤害的小问题,如输液反应、局部皮肤过敏等,对医生的惩罚较轻。一般事故比轻微事故严重一些,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生命危险或一定程度的健康...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等级划分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医疗事故分为四级,根据患者人身损害程度的不同,分别是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划分等级?

律师解答: 医疗事故划分等级通常分为三类:轻微、一般和重大。轻微事故一般是指不会对患者造成永久性伤害的小问题,如输液反应、局部皮肤过敏等,对医生的惩罚较轻。一般事故比轻微事故严重一些,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生命危险或一定程度的健康...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的级别划分及等级标准

该段内容描述了五种不同类型的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包括部分失语并伴有失用、失写、失读或失认之一者,同时伴随有神经系统客观检查阳性所见;不能修补的脑脊液瘘;尿崩症,出现严重离子紊乱,需要长期依赖药物治疗;面部轻度毁容;面颊部洞穿性缺损大...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医疗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是: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划分。医疗事故一共分为四级,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专家鉴定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进行判定。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查看全文

确定医疗事故等级的划分标准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分为四级,根据患者人身损害程度划分,一级为死亡或重度残疾,二级为中度残疾或严重功能障碍,三级为轻度残疾或一般功能障碍,四级为其他明显人身损害。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查看全文

火灾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法律依据

火灾事故分类标准是什么 2007年《公安部办公厅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表示:为贯彻执行国务院4月6日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条例》),按照《条例》要求...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等级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医疗事故分为四级,根据患者人身损害程度划分,包括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死亡或重度残疾)、二级医疗事故(导致中度残疾或严重功能障碍)、三级医疗事故(导致轻度残疾或一般功能障碍)和四级医疗事故(明显人身损害)。具体划分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等级划分有哪些等级?

医疗事故分级及鉴定流程:医疗事故分为四级,鉴定流程包括双方陈述、专家提问、讨论和鉴定结论形成。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残疾用具费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级别划分标准

根据医疗事故的损害程度,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死亡或重度残疾;二级医疗事故造成中度残疾或严重功能障碍;三级医疗事故造成轻度残疾或一般功能障碍;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明显人身损害。医疗事故还有甲乙等级,根据严重程度分别指死亡和残疾。赔...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等级如何划分

法律分析:医疗事故等级根据人身损害程度划分,分为四级。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_x000D...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鉴定等级划分

行为过失直接导致病人死亡或造成严重残废、功能障碍的情况属于二级行为过失。而导致植物人、双手截肢、双下肢功能全废等严重后果的情况属于二级甲等行为过失。视力、听力损害以及声带、脊柱等部位受损但未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的情况属于三级甲等行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