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民诉法司法解释的重点领域

律师回答

如何把握民诉法司法解释的重点领域

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来条文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司法解释,如何把握好其重点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司法实践,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解释》共23章、552条,对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明确具体的规定。对其内容可重点把握如下:  一、 提高司法公信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司法工作提出的要求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奋斗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让人民群众真正信赖人民法院工作,使法院作出的裁判具有极大的权威性,首先要提高人民法院自身的公信力。《解释》为实现这一目标做了努力,谨举几例。  一是严格落实审判人员回避制度。《解释》根据新民诉法相关规定,结合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有关回避的司法文件,进一步细化规定了审判人员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的适用情形和处理程序。同时要求: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不得再参与该案其他程序的审判。  二是切实保障司法公开。近年来,最高院全力推进司法公开,取得很大成效,新民诉法对此予以确认。还需要在这个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细化的规定。《解释》对如何严格执行民诉法关于二审开庭审理的规定,如何在判决文书中进一步写明裁判结果和裁判理由,公众通过什么程序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如何进一步保障和落实诉讼当事人的知情权等,作了明确规定。  三是依法接受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新民诉法对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在监督方式、监督范围和监督手段等方面都有重要修改。各级法院应当进一步强化依法接受监督意识,自觉接受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努力将新民诉法强化诉讼监督的规定落到实处。《解释》对各级法院如何依法审理各类抗诉案件,如何依法及时处理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提出的检察建议,分别作了明确规定。  二、方便群众诉讼  起诉是当事人参与民事诉讼,维护其民事权利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诉权是当事人启动和推动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权利,也是宪法规定的人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诉权,是民诉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功能,也是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本质要求。《解释》以保护当事人的诉权为重点,为落实新民诉法,在细化公益诉讼、第三人撤销之诉以及细化起诉制度、证据制度、送达制度、审前程序、审理程序、再审程序、执行程序等方面,都有更为细致的规范,充分体现了对当事人民事诉讼主体地位的尊重和保护。  比如,为破解实践中存在的“立案难”问题,《解释》旗帜鲜明地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且不属于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后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的,裁定驳回起诉。”该条规定有利于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对符合民诉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起诉,要切实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为落实新民诉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关于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规定,《解释》专门设立第十四章,共十二个条文,对如何具体应用该制度作了细化规定。《解释》还对如何保护和规范当事人的撤诉权,如何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利,也作了明确规定。  三、提升诉讼效率  提升诉讼效率与维护司法公正一样,既是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殷切期待,也是做好人民法院自身工作的必然要求。新民诉法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就是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切实提升诉讼效率。《解释》根据新民诉法的新制度,作了进一步细化的规定。  一是对送达作出细化规定。送达看似简单,但在当前人口流动加速、社会诚信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这项工作占用了一审法院很大的精力,成为影响诉讼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解释》根据互联网应用程度不断加深的客观现实,作出了完善电子送达等规定,保证当事人依法及时行使诉讼权利,保障诉讼程序顺畅有序进行。比如《解释》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电子送达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即时收悉的特定系统作为送达媒介。《解释》还规定,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人民法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但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与人民法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不一致的,以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为准。这些规定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大大方便了当事人和法官,大大提高了诉讼效率。

你好民诉解释第十八条所在地I是居住地吗?

法律分析:户籍所在地一般即住所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按照民诉解释508条,首封有优先受偿权么?

首封债权人一般是会优先受偿的。而其他优先受偿权的债权还包括对查封财产依法享有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担保物权的债权,依法享有优先受偿权的建设工程款以及依法享有船舶优先权的债权等依法享有优先权的其他债权。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三百零六条  按份共有人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的,应当将转让条件及时通知其他共有人。其他共有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行使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其他共有人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共有份额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55.多份生效法律文书确定金钱给付内容的多个债权人分别对同一被执行人申请执行,各债权人对执行标的物均无担保物权的,按照执行法院采取执行措施的先后顺序受偿。

根据民诉解释508条,首封是否有优先受偿权

首封债权人一般是会优先受偿的。而其他优先受偿权的债权还包括对查封财产依法享有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担保物权的债权,依法享有优先受偿权的建设工程款以及依法享有船舶优先权的债权等依法享有优先权的其他债权。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三百零六条  按份共有人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的,应当将转让条件及时通知其他共有人。其他共有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行使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其他共有人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共有份额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55.多份生效法律文书确定金钱给付内容的多个债权人分别对同一被执行人申请执行,各债权人对执行标的物均无担保物权的,按照执行法院采取执行措施的先后顺序受偿。

民诉法253条如何计算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5: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把握罪责关键点?

《刑法》对医疗事故罪的界定需注意以下几点:1、区分医疗责任事故罪与一般医疗事故;2、区分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医疗意外事故;3、区分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就诊人或其亲属造成的事故;4、划清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医疗技术事故的界限。通过准确区分,避免...查看全文

民诉法司法解释2024

法律分析:最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 一、管辖 第一条 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重大涉外案件,包括争议标的额大的案件、案情复杂的案件,或者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等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第二条 专利纠纷案件由知识产权法院、最...查看全文

如何把握诉讼调解的自愿原则

诉讼调解中,要求办案人员必须尊重当事人意愿,法官可由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向双方讲清各自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调解和判决所形成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经济利益方面的差异,但不能以判代调,人为压制当事人,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过程,这在程序...查看全文

伪钞罪行的司法把握

伪造货币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非常大,对个人和家庭造成的财产损失也很严重。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若构成伪造货币罪,刑罚一般为3年至10年有期徒刑;若为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或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刑罚则高达...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法律解析: 1.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诉讼地位平等,也就是诉讼权利和义务平等。 2.诉讼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虽有原告、被告、第三人等不同的诉讼称谓,但在有关诉讼过程中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不分优劣和高低。 3.民事诉讼当事人...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1.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诉讼地位平等,也就是诉讼权利和义务平等。 2.诉讼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虽有原告、被告、第三人等不同的诉讼称谓,但在有关诉讼过程中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不分优劣和高低。 3.民事诉讼当事人双方,在民事...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该司法解释共分23章552条,是有史以来条文最多、篇幅最长的司法解释,从2015年2月4日起正式实施。...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法律解析: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根据修改后...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法律解析: 1.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诉讼地位平等,也就是诉讼权利和义务平等。 2.诉讼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虽有原告、被告、第三人等不同的诉讼称谓,但在有关诉讼过程中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不分优劣和高低。 3.民事诉讼当事人...查看全文

缓刑评估的重点领域

缓刑考验期间的评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缓刑调查的主体,二是缓刑调查的内容。缓刑调查由公安机关进行,单位或基层组织配合。调查内容包括缓刑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是否犯新罪或发现遗漏罪,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查看全文

民法典的司法解释?

律师分析: 民法典施行后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有规定,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适用民法典的规定更有利于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更有利...查看全文

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法律解析: 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管辖、回避、诉讼参加人、证据、期间和送达、调解、保全和先予执行、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 ...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2024

法律分析,最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通过并生效,由于新法的实施,适用法律以及审判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结合法院的审判实际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新法实施后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了适用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目前最新的新法解释...查看全文

重大误解的司法解释?

律师分析: 重大误解的相关司法解释目前已失去法律效力,但根据新生效的《民法典》,重大误解是指由于受害方当事人的过失,对合同的重要条款产生了误解,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对于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可以依法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查看全文

重大误解的司法解释

法律解析: 重大误解的相关司法解释目前已失去法律效力,但根据新生效的《民法典》,重大误解是指由于受害方当事人的过失,对合同的重要条款产生了误解,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对于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可以依法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查看全文

重大误解的司法解释

根据新生效的《民法典》,重大误解是指因受害方当事人的过失,对合同重要条款产生了误解,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目前已失去法律效力,因此对于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可以依法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查看全文

重大误解的司法解释

法律分析:重大误解的相关司法解释目前已失去法律效力,但根据新生效的《民法典》,重大误解是指由于受害方当事人的过失,对合同的重要条款产生了误解,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对于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可以依法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查看全文

司法解释:如何定义重大过失

重大过失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责任人未能预见或轻信事故不会发生而未采取措施,导致事故及损失。这种过失是一般人都能预见,但有相应工作能力的人未能预见或疏忽轻信所致。...查看全文

民法典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

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08年8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5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为正确适用法律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保...查看全文

如何理解和把握代位权的法定构成要件

本文介绍了代位权法定构成要件的关键是要把握债权合法这一要件,同时列举了债权人代位权成立的条件。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权利。代位权成立的条件...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刘萍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已服务127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