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罪责关键点?

律师回答
摘要:《刑法》对医疗事故罪的界定需注意以下几点:1、区分医疗责任事故罪与一般医疗事故;2、区分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医疗意外事故;3、区分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就诊人或其亲属造成的事故;4、划清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医疗技术事故的界限。通过准确区分,避免将医疗事故罪范围扩大化。
《刑法》对医疗事故罪有着严格的界定。在实际认定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当正确区分医疗责任事故罪与一般医疗事故这里所说的一般医疗事故,是指医务人员虽然有不负责任的行为,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结果,但没有造成《刑法》所规定的致人死亡或严重损害人身健康的情况。一般医疗事故因为不符合医疗责任事故罪的结果要件,故不成立犯罪,此外,虽然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事实上也发生了《刑法》所规定的严重结果,但如果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与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也不能认定医务人员的行为构成医疗责任事故罪。
2、应当正确区分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医疗意外事故的界限这里所说的医疗意外事故,是指由于医务人员不能预见或者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导致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事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医务人员主观上没有过失,故不能认定本罪。
3、应当正确区分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就诊人或其亲属造成的事故在有些情况下,就诊人的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并非医务人员的行为所致,而是由于就诊人或者其家属不配合治疗或者擅自采用其他药物治疗等造成的。对此,不能认定为医疗责任事故罪。
4、应当正确划清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医疗技术事故的界限医疗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责任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所致的事故;技术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技术过失所致的事故。技术事故一般是指医务人员因技术水平不高、缺乏临床经验等技术上的失误所致的事故,而不是因为严重不负责任而导致的事故。所以,对医疗技术事故不能认定为本罪。因而,要特别注意将医疗事故罪与医疗事故相区别,因为医疗事故包括医疗技术事故,而医疗事故罪不包含医疗技术事故,以防止处罚范围扩大化。认定医疗事故罪可以通过划清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医疗技术事故的界限,区分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就诊人或其亲属造成的事故,区分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医疗意外事故的界限,区分医疗责任事故罪与一般医疗事故。
延伸阅读
结语:《刑法》对医疗事故罪有着严格的界定。在实际认定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正确区分医疗责任事故罪与一般医疗事故,前者指的是造成《刑法》规定的死亡或严重损害人身健康的情况,后者则没有达到犯罪标准。其次,要正确区分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医疗意外事故,前者是由医务人员过失导致的,后者是由于不可预见或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的。再次,要正确区分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就诊人或其亲属造成的事故,有时就诊人的死亡或严重后果并非医务人员的责任。最后,要划清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医疗技术事故的界限,前者是因违规或失职行为导致的,后者是技术上的失误。因此,在认定医疗事故罪时,需要准确划分各种情况,以避免扩大处罚范围。
法律依据
(二)受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不满二年或者被依法禁止从事医师职业的期限未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 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四节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第三百四十三条 对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公安机关应当在七日以内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连同相关证据材料和鉴定意见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掌握这些关键点!

租房被骗可报警,出租人涉嫌诈骗罪或合同诈骗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查看全文

关键在于对行为时机的把握

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是刑法中的两个概念。犯罪预备是指犯罪前的准备工作,而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主动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两者在概念和处罚上存在差异,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或免除处罚,而中止犯则根据是否造成损害来...查看全文

明确罪责的关键点

信用卡诈骗罪的要件包括: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伪造、作废或他人信用卡骗取财物,以及恶意透支。构成要素包括侵犯信用卡管理制度和财产所有权,利用虚构或隐瞒事实骗取财物,自然人可成为犯罪主体,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间接故意...查看全文

轻松掌握关键信息

二手房产权调查的主旨是确保购房者的合法权益。调查包括要求卖方提供合法证件,查询房产来源,检查房屋债务负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不得转让不符合条件的土地使用权,被司法和行政机关限制的房产,被收回的土...查看全文

掌握这些关键条款

我国法律法规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包括宪法、刑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专门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查看全文

掌握这些关键信息

《旅游纠纷解决途径》: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纠纷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包括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申请调解,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掌握这一关键点,避免触犯法律底线!

电棍持有本身不会被判刑,但若使用电棍伤害他人造成轻伤以上,故意伤害罪将适用,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常见的犯罪之一。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条件包括:侵犯他...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如何把握

法律分析:正当防卫的把握:1、不法侵害的强度。所谓不法侵害的强度,是指行为的性质、行为对客体已经造成的损害结果的轻重以及造成这种损害结果的手段、工具的性质和打击部位等因素的统一。2、不法侵害的缓急。...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如何把握?

律师分析: 正当防卫的把握: 1、不法侵害的强度。所谓不法侵害的强度,是指行为的性质、行为对客体已经造成的损害结果的轻重以及造成这种损害结果的手段、工具的性质和打击部位等因素的统一。 2、不法侵害的缓急。 3、不法侵害的权益。 ...查看全文

请掌握这些关键信息

法定假日学校不放假是违法的,可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举报,也可以向教育局办公室投诉。公民放假的假日适逢周末应补假,学生也可向教育主管机构投诉。学校应与学生家长配合,保障学生休息和娱乐时间,不加重学习负担,不延长学习时间。...查看全文

掌握犯案线索的关键

银行可以通过调查和证据找出谁拿钱了,无论是在线转移还是离线提款。银行具备监控设备,可以通过监控录像来确定谁取走了钱。如果存折被盗取,建议先要求银行冻结账户以确保资金安全。...查看全文

掌握先机的关键策略

赌博犯罪不一定需要在现场抓获,只要有其他相互印证的证据可以证明犯罪事实,仍然可定罪。离婚案件中,如果有确凿证据证明赌博行为导致离婚,赌博方属于过错方,财产分配可偏向无过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判决必须重视...查看全文

如何把握民诉法司法解释的重点领域

如何把握民诉法司法解释的重点领域 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来条文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司法解释,如何把握好其重...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应如何把握

正当防卫的把握要点:现实不法侵害发生、正在进行;不能事前或事后防卫;防卫限度不可超越;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目的;防卫对象必须是不法侵害者本人。...查看全文

婆媳关系不好要不要离婚?把握两点

双方可以缓和关系,如果关系实在缓和不了的,可以与丈夫协议离婚,也可诉讼离婚。但是起诉离婚的,法院不会以婆媳关系不好为理由判决离婚。如果有实际的证据表明在生活中婆媳关系不好导致夫妻之间感情确已破裂,且人民法院调解无效的,法院会判决离...查看全文

了解爆炸罪刑事责任的关键点

爆炸罪的刑事责任为:犯罪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刑期三年以上十年以下;造成严重后果的,刑期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该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安全。...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的五个关键点:掌握自卫基本原则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及法律依据。防卫行为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个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侵害。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防卫目的的正当性是正当防卫的首要条件,如果防卫目的不具有正当性,则不能成立...查看全文

如何把握劳动仲裁时效

应该注意劳动仲裁时效的期间以及中断情形。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查看全文

如何把握劳动仲裁时效

法律分析:应该注意劳动仲裁时效的期间以及中断情形。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查看全文

如何把握劳动仲裁时效

法律解析: 应该注意劳动仲裁时效的期间以及中断情形。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田亚红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122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