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在法律中的含义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留置权是债权人因合同关系占有债务人财物,在债权未清偿前留置并优先受偿的权利。留置权的效力体现为占有权和优先受偿权,但占有权有限制,不得滥用。留置权覆盖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费用等,财产价值应相当于债务金额。留置权人可与债务人协议折价或优先受偿。留置权人有权收取孳息,但需先抵扣费用。留置权人需妥善保管财产,否则需赔偿损失。
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因合同关系占有债务人的财物,在由此产生的债权未得到清偿以前留置该项财物并在超过一定期限仍未得到清偿时依法变卖留置财物,从价款中优先受偿的权利。
留置权的效力主要体现为留置权人的占有权和优先受偿权。留置权人的占有权须受一定限制,即除了保管上的必要或经债务人同意外不得使用留置物,未经债务人同意不得将留置物出租或抵押。
留置权的效力:留置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留置物保管费用和实现留置权的费用。留置财产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金额。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债务的,留置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留置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留置权人有权收取留置财产的孳息。所收取的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留置权人负有妥善保管留置财产的义务,因保管不善致使留置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法律中的留置权及其适用范围
法律中的留置权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债权人可以依法对债务人的财产实施留置的权利。留置权的适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纠纷、债权债务关系、劳动争议等。在合同纠纷中,债权人可以通过留置债务人的财产来保障自己的权益,例如留置欠款方的货物。在债权债务关系中,债权人可以留置债务人的财产以强制清偿债务。在劳动争议中,雇主可以留置员工的工资以解决劳动争议。留置权的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超出合理范围,以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结语:留置权,作为一种合法的权利,允许债权人在特定情况下占有债务人的财物,并在一定期限内未得到清偿时变卖以优先受偿。其效力主要体现为留置权人的占有权和优先受偿权。留置权的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合同纠纷、债权债务关系和劳动争议等。在行使留置权时,应遵守法律规定,不得超出合理范围,以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留置权的行使应妥善保管留置财产,并承担损坏赔偿责任。留置权的存在为债权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保障手段,以确保债权的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七条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权人为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为留置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八条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但是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九条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不得留置的动产,不得留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五十条留置财产为可分物的,留置财产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金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五十一条留置权人负有妥善保管留置财产的义务;因保管不善致使留置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荣誉权在法律中的含义是什么?

荣誉权是公民、法人基于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可被剥夺。名誉权无法剥夺,我们有权利利用声誉获利,维护名誉免受贬低,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责任。...查看全文

干部被留置的含义是什么?

留置措施是监察机关对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涉嫌人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的严厉措施。只有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的人才可能被采取留置措施。留置期限通常为三个月,最多可延长至六个月。被留置的人需积极配合审查调查工作,...查看全文

自愿原则在法律中的含义是什么?

自愿原则是中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指公民、法人等任何民事主体在市场交易和民事活动中都必须遵守自愿协商的原则,都有权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独立自主地选择、决定交易对象和交易条件,建立和变更民事法律关系,并同时尊重对方的意愿和社会公共...查看全文

特殊时效在法律中的含义是什么?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四条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其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 合同法中的特殊...查看全文

合同中是否可以约定留置权?留置权的含义是什么?

合同是可以约定留置权的。留置权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例如:《民法典》规定行纪合同中,委托人逾期不支付报酬的,行纪人对委托物享有留置权,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查看全文

留置权概念是什么含义?

留置权是指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担保物权时,债权人有权依法留置财产。债权人有依法留置、折价或者拍卖、变卖留置物的优先受偿权。留置权的目的是督促债务人及时履行债务。在债务人清偿债务前,债权人享有留置权。...查看全文

法律中作品的含义是什么

法律分析:法律中作品的含义是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的的智力成果。例如,美术作品、建筑作品、文字作品、口述作品、绘图作品、计算机软件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查看全文

举证和质证在法律中的含义是什么?

举证是拿出、出示证据,或者说拿出证据来证明某种事情、情况,是诉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质证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对当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证据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和质辩的活动或过...查看全文

指定继承人在法律中的含义是什么?

遗嘱中的继承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也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遗嘱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也可以不指定。夫妻共同财产可以单方面立遗嘱。但是,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查看全文

留置权法律定义是什么?

法律规定监察留置是指公安机关批准将违法犯罪嫌疑人留在公安机关继续查问的行为,留置时间不超过24小时。留置期间应可折抵刑期,以保护人权和公平公正。然而,监察法中的留置措施限制了人身自由权利,是否适用还需实际考虑。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查看全文

采取留置措施含义是什么

法律分析:采取留置措施的意思是:1,留置措施是以前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所并没有采用的惯常措施,是涉及被调查人的人身自由的一项严厉措施。可以采取留置措施的是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以...查看全文

自首在刑法中的含义是什么?

自首在刑法中的作用和适用范围。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即使没有自首情节,只要如实供述罪行,也可获得从轻处罚。如果如实供述罪行避免了特别严重后果的发生,还...查看全文

缓刑在刑法中的含义是什么?

缓刑是指对犯罪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分子将接受社区矫正,如果期间遵守规定且无犯罪行为,缓刑期满后刑罚不再执行。适用缓刑的对象一般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且其悔罪表现不致再...查看全文

留置送达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留置送达是一种法律程序,指在受送达人拒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按照法律规定将文书留放在其住所。根据民事诉讼法,送达人可邀请代表到场见证并留置文书,或在住所留置文书并记录送达过程。刑事诉讼法规定判决书应在五日内送达,可直接送达、邮寄送达...查看全文

仲裁在法律上的含义是什么

仲裁是一种非司法机构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式,通过纠纷当事人自愿协商并将争议提交第三者审理,第三者裁决对各方具有约束力。仲裁具有契约性、自治性、民间性和准司法性等特点。...查看全文

自诉在法律上的含义是什么?

自诉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自诉案件包括:(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如虐待罪;(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查看全文

司法扣留的含义是什么?

司法划扣是指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对被执行人存款进行强制划扣的做法。当申请执行人是另一案件的被告或被执行人,执行法院已在执行中保全了其金钱债权,其他法院可根据协助执行通知要求协助保全该债权或资金。...查看全文

提存在合同法中的含义是什么

提存是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使债务人难以履行债务,而债务人通过将标的物或者将拍卖、变卖标的物所得的价款交给提存机关而消灭其债务的一种制度。提存的行为人是债务人。 什么是提存 提存是:因债权人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标的物交给...查看全文

单处或并处罚金在法律中的含义是什么?

罚金是指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属于财产刑的一种。 意思是可以处主刑附加罚金刑,或者仅处罚金刑。 我国《刑法》第52条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查看全文

放弃抗辩权在我国法律中的含义是什么?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放弃抗辩权的意思是放弃对抗他人的请求权。抗辩权是专门对抗请求权的权利,即权利人在行使其请求权时义务人享有的拒绝其请求权的权利。签订合同之前,双方当事人可以事先约定放弃抗辩权。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什么是抗辩权 根据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