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超过5000元如何计算纳税?

律师回答
摘要:新个税法规定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多项支出可抵税。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新个税法规定,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多项支出可抵税。今后计算个税,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新个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
延伸阅读
工资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的个人如何进行税务申报?
当工资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时,个人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税务申报。首先,个人应当了解自己的纳税义务,并确保收入来源的合法性。其次,根据个人所在地的税收政策,选择合适的纳税方式,可以是按月缴纳个人所得税或者年度汇算清缴。在申报过程中,个人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工资收入证明、个人身份证明等。最后,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渠道,将申报材料提交给税务机关进行核算和处理。个人应当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审核工作,确保申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可随时联系当地税务机关或专业税务律师。
结语:新个税法的实施为中低收入人群带来了减税的好消息。个税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同时税率级距进行了优化调整,低税率级距扩大,高税率级距缩小。此外,新个税法还增加了多项支出可抵税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如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等。税务申报时,个人应了解纳税义务,选择合适的纳税方式,并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审核工作。如有疑问,可随时咨询当地税务机关或专业税务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七章 征收管理 第一百二十五条 企业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应当统一核算应纳税所得额,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五章 源泉扣缴 第一百零八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九条所称该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其他收入,是指该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其他各种来源的收入。
税务机关在追缴该纳税人应纳税款时,应当将追缴理由、追缴数额、缴纳期限和缴纳方式等告知该纳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五章 源泉扣缴 第一百零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九条所称所得发生地,是指依照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原则确定的所得发生地。在中国境内存在多处所得发生地的,由纳税人选择其中之一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资税改如何计算?5000元工资如何扣税?

新个税法规定: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多项支出可抵税。新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但2018年10月1日起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按新规定计税。...查看全文

工资超过8000元如何纳税?

个人所得税是一种针对本国公民和居民的所得征收的税收,根据不同的收入水平,采用不同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在中国,根据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表,工资超过8000元的部分将按照20%的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为555元。个人所得税是...查看全文

工资5000元如何缴纳税?

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月收入5000元以下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减去各项扣除项目得到应纳税额。根据草案,个人所得税计算还需考虑各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查看全文

工资超过5000怎么计算扣税

法律分析:超过5000纳税,是有分级的,每一个级别的纳税比例和速算扣除数都不一样。超过5000的工资纳税分级表如下: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全年应纳税所...查看全文

工资5000元如何缴纳税款?

个人所得税是根据工资范围不同而有不同税率的一种所得税制度。根据2019年规定,5000元以下的工资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和居住在本国的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种,对财政收入和经济有较大影响。...查看全文

工资超过5000如何扣税?

个人工资超过5000元时,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法定扣除。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纳税人可在申报纳税时...查看全文

工资超过5000元需要缴纳多少税款?

这段内容介绍了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和纳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超过部分需要征收个人所得税。征收税率根据超过额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包括3%和10%两种情况。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查看全文

工资超过5000该如何扣税

法律分析:按照改革前的纳税标准,以月薪一万为例,具体计算其实不难,按照北京标准,扣除四险一金,差不多剩下7780元。按照现行的税率标准,以3500元作为起征点,则税基(即征税的基础金额)为7780-3500=4280元。其中428...查看全文

工资超过5000元要交多少税

一、工资超过5000元要交多少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关于工资薪金个税规定:1、起征点是5000元2、就超过5000元部分征收(5000元超过5000元零元,即5000元不需要征税)3...查看全文

工资超5000怎么扣税,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按照改革前的纳税标准,以月薪一万为例,具体计算其实不难,按照北京标准,扣除四险一金,差不多剩下7780元。按照现行的税率标准,以3500元作为起征点,则税基(即征税的基础金额)为7780-3500=4280元。其中428...查看全文

申请免税工资超5000元,如何操作?

免税分为法定免税、特定免税和临时免税三种,分别适用于不同情况。法定免税是税法中列举的免税条款,具有较长或无期限的稳定性;特定免税是根据政策需要对特殊情况规定的免税条款,需要纳税人提出申请并经审核批准;临时免税是针对个别纳税人因特殊...查看全文

"工资五万元,如何计算缴纳的税款?"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每月收入五万元,如无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等,应交个人所得税13500元。计算方法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即月度...查看全文

纳税人应该如何计算8000元工资的税款?

根据新个税标准,8000元工资应交纳90元税款。根据个税计算公式,应纳税额等于工资薪金所得减去免征额后乘以适用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了个人所得税法中各项所得的范围,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查看全文

超过10万元如何计算?

个人所得税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税率为5%至45%。计算方法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减去免税项目和扣除费用后的余额;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而变化,最高税率为45...查看全文

工资超过5000扣税是扣多少,工资超过5000会扣税吗

工资超过5000元扣税,税率为10%,超过5000元部分适用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发工资扣税由企业核算,代扣代缴,并在发放前向地税局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减除费用和税率问题需根据相关通知执行...查看全文

6500元工资如何计算个税?

新个税修改实施条例于2019年1月1日施行,主要是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的内容作相应的修改,优化个人所得税相关征管措施,包括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委托扣缴义务人办理汇算清缴等,同时明确计算方法,根据月度收入减除费用、专项扣除等计算个税。...查看全文

工资15000元如何计算扣税?

月工资15000元的扣税额为1870元,根据最新工资个税税率表,应纳税所得额为11500元,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为1005元,计算出的应纳个税金额为1870元。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收,根据2018年修改的个人所得...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工资8600元如何纳税?

工资个税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个人扣除社保后的月工资减去起征点5000元,乘以工资所在级别的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企业在发放工资前要进行代扣代缴,并向地税局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不同类型所得的计算方法和应纳税所得额。...查看全文

超出5000元工资交多少税

法律分析:超出5000元工资交多少税一、个人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1、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2、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超过5000元?

违约金上限为5000元,毕业生需报到并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方可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式劳动关系。部分企业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实习,并根据实习表现及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决定后续合作。...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