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名册有用吗

律师回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仲裁法》第四十六条裁决书应当载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和裁决日期。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根据劳动仲裁法的规定,仲裁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但是不论是仲裁员手写签名还是盖的签名章还是打印的名字,只要加盖仲裁委的印章,就是有效的,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法院因为这个问题而认定仲裁委违反法定程序,继而撤销裁决的。
劳动仲裁的范围
劳动争议的范围,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劳动争议的范围是: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申请劳动仲裁的条件
1、用人单位与本单位劳动者之间,因与劳动有关的权利、义务、问题引起的纠纷,双方当事人均可申请仲裁。
2、当事人为中央和市属合资、中外合资及外商独资企业或所属职工,发生劳动争议应到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当事人与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和乡镇企业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或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应到该单位(工商登记注册地)所在的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劳动仲裁部门受理以下劳动争议: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规定的争议;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具备的条件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具备的条件。
5、当事人申请仲裁须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到劳动仲裁部门领取、填写、并提交申诉书。
6、申诉书要用钢笔填写,一式两份,要写明争议时间、事实和理由。并注明填写日期、本人通信地址,字迹工整、文字简练。
7、劳动争议立案后,当事人应积极配合仲裁部门的审理工作,及时递交有关材料,按时出庭,并对各自所提问题负有举出证据的责任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具备的条件文章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具备的条件出自
8、双方当事人均可委托1-2名律师或其他人参加仲裁活动,但需先向仲裁部门提交由当事人签名、盖章并明确委托权限的委托书。
9、双方当事人得知立案后,均需预交仲裁费。仲裁费包括受理费和处理费,结案后仲裁委员会会视案情本着多退少补的原则,按实际开支收取费用
仲裁费由败诉方负担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具备的条件默认。调解或双方部分败诉的争议,由仲裁委员会决定双方各自分担仲裁费数额。
十、经仲裁委员会调解处理的劳动争议,其调解书与裁决书均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须认真如期执行。逾期一方不履行调解内容的,另一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样吗

法律分析:确认劳动关系需进行劳动仲裁。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人民法院对劳动关系法律方面的理解和运用不同程度存在差异。有两种选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是上诉二审法院,这个方法为下策,一审不认可的劳动关系,二审估计也是一样,一...查看全文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样吗

法律分析:确认劳动关系需进行劳动仲裁。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人民法院对劳动关系法律方面的理解和运用不同程度存在差异。有两种选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是上诉二审法院,这个方法为下策,一审不认可的劳动关系,二审估计也是一样,一...查看全文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证书?

律师分析: 如何成为劳动争议仲裁员:劳动争议仲裁员是指曾任审判员的,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五年的人。劳动仲裁员又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全职一般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查看全文

人事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仲裁有何差异

法律解析: 1.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的时效不同。人事争议仲裁当事人应当在人事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查看全文

人事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仲裁有何区别?

律师分析: 1.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的时效不同。人事争议仲裁当事人应当在人事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查看全文

人事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仲裁有何区别

法律分析:1.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的时效不同。人事争议仲裁当事人应当在人事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查看全文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和劳动仲裁委员会有什么区别?

法律分析:1,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的时效不同人事争议仲裁办法中多处提到时效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时效包括当事人应当在人事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逾期再申请的,仲裁委员会可以不...查看全文

人事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仲裁有什么区别

人事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有什么区别1,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的时效不同人事争议仲裁办法中多处提到时效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时效包括当事人应当在人事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查看全文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法律解析: 劳动争议仲裁局的主要职责是:依法负责对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进行受理、审理和裁决。 1、承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日常工作; 2、参与拟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配套政策、法规、规章,以及总体规划、相关管理制度、规则、规范,并具...查看全文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律师分析: 劳动争议仲裁局的主要职责是:依法负责对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进行受理、审理和裁决。 1、承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日常工作; 2、参与拟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配套政策、法规、规章,以及总体规划、相关管理制度、规则、规范,并具...查看全文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律师解答: 劳动争议仲裁局的主要职责是:依法负责对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进行受理、审理和裁决。 1、承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日常工作; 2、参与拟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配套政策、法规、规章,以及总体规划、相关管理制度、规则、规范,并具...查看全文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法律解析: 劳动争议仲裁局的主要职责是:依法负责对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进行受理、审理和裁决。 1、承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日常工作; 2、参与拟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配套政策、法规、规章,以及总体规划、相关管理制度、规则、规范,并具...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有仲裁协议吗

法律分析:一、劳动争议仲裁有仲裁协议吗必须有仲裁协议,才能申请仲裁。没有仲裁协议,只能向法院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仲裁协议;...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适用仲裁法吗

一、劳动争议纠纷不适用仲裁法吗 劳动争议纠纷不适用《仲裁法》,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人员组成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哪些人员组成 1、行政部门代表  可以分为干部主管部门代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等相关行政部门代表,军队及聘用单位文职人员工作主管部门代表。 2、职工代表  一般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推举产生。 3、用人...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委员会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有什么区别?

劳动仲裁和人事仲裁是对劳动和人事争议进行裁决的方式,但受理范围不同。劳动仲裁适用于公务员、聘任工作人员、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和军队文职人员之间的争议;人事仲裁适用于其他人事争议。根据《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第二条。...查看全文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滥用职权怎么处罚

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滥用职权怎么处罚1、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滥用职权,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给予以下处罚:(1)仲裁委员会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解聘等处理;被解聘的,五年内不得再次被...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宣传手册

劳动合同的起始日期,在《劳动手册》里作好记录。 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应在《劳动手册》上做好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日期的记载并盖章。 失业保险金一栏,按当地《失业保险办法》及实施细则,由受理的区县职业介绍所和街道(镇)劳动服务所记载...查看全文

启动劳动争议仲裁需要去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劳动争议案件由哪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一、劳动仲裁流程如下: 1、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诉书以及相关材料;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 3、劳动争议...查看全文

成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法律分析:成都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地址:成都市就业社保大厦一楼111室(二环路北一段4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