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实践与审判要览

律师回答
摘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符合要件者最重判七年有期徒刑并罚金,最轻单处罚金;一般情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对特定职责人员或单位犯罪者从重处罚,单位也判罚金。
符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构成要件的,最重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最轻单处罚金,具体为:对于一般情形(包括窃取或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在履行职责如消防员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获取的公民的姓名,手机号,住址等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常见的如快递服务,出售或提供给他人,是依照前款规定从重处罚。对于单位犯罪,除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按照规定处罚外,对单位也判处罚金。
延伸阅读
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修订与实施的关键问题分析
《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修订与实施的关键问题分析》是对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修订与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章。该法的修订旨在进一步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修订后的法律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难点。我们将从法律框架、数据收集与使用、信息安全保护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旨在为相关利益方提供指导和建议。通过深入剖析这些关键问题,我们希望能够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结语:在《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修订与实施的关键问题分析》一文中,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构成要件的处罚做了详细的解释。根据该法修订的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面临严厉的刑罚和罚款。对于一般情形,最重可判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最轻则单处罚金。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刑期可达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此外,对于单位犯罪,除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按规定处罚外,单位也将面临罚金的判决。该法修订旨在进一步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通过深入剖析这些关键问题,我们希望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实践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判刑标准为: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者,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处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查看全文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审判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审判依据如下:1、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2、客观方面,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非法...查看全文

2021年中国司法实践及审判实践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的聚众赌博或以赌博为业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同时,开设赌场也将受到相同的刑事处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查看全文

侵犯公民信息的法律适用和司法实践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查看全文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能判几年?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要件包括行为主体为非法提供个人信息的工作人员,行为内容为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责任形式为故意...查看全文

2021年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实践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侵犯行为采取了重罚原则,特别是对强奸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强奸未成年人的行为,量刑标准将从重处罚,最低三年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存在其他加重情形,如多次实施、手段严重等,刑罚可能达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司法实践与审判实践分析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数额较大者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者可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没收财产。国有单位的公务人员以及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类似行为的也将受到相应的刑...查看全文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解释

法律分析: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解释1、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2、只要他人未经本人允许私自外泄个人信息或通过公民个人信息而获得非法收益的就...查看全文

我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法律制度概览

我国法律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具体数量标准,包括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不同类型个人信息的数量要求。同时,对于违法所得、重复违法、犯罪动机等也做出了相关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查看全文

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几年?

律师解答: 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也即“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有期徒刑 ”量刑档次的适用标准作了明确,主要涉及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数量数额标准。根据信息类型不同,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查看全文

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的审判实践与法律规定

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是指故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款。如果单位犯本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款。...查看全文

职务犯罪司法实践:2021年度最新审判动态与趋势

职务犯罪是指利用职务便利的犯罪行为,包括贪污、贿赂、渎职等罪名。根据最新司法解释,贪污或受贿金额在3-20万元的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20-300万元的可判3-10年有期徒刑,300万元以上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职务侵占...查看全文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判?

法律分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判罚标准:_x000D_ 1、构成本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_x000D_ 2、属于特别严重情节的,则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_x000D_...查看全文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判

侵犯个人信息罪的判罚标准: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罚金;特别严重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罚金;单位犯罪处罚金,直接责任人员按个人犯罪规定处罚。...查看全文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多久?

法律分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判罚标准:_x000D_ 1、触犯本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_x000D_ 2、犯罪情节达到特别严重程度的,则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_x0...查看全文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判

法律分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判刑是,如果情节严重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对行为人处三到七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判

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如果是情节特别严重的,将会被判处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并处一定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公民在履行职责和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取的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也将受到上述处罚。根据...查看全文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决书?

律师分析: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查看全文

近年来合伙销售公民信息罪的审判实践

合伙销售公民信息罪的刑罚及立案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犯罪情节轻微者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可判三到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立案标准包括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知道他人利用信息犯罪、...查看全文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认定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最高判7年有期徒刑。违反规定出售或提供信息,从重处罚。特别严重情节包括信息数量巨大、违法收入5万元以上、导致严重精神损害。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用于犯罪,或知道他人用信息实施犯罪的,也是情节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