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认定及司法实践

律师回答
摘要:区分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界限:前者适用于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主管人员,后者仅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共同特点是导致国家利益受损。
1.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区分的关键在于行为人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是否使国家利益遭受了重大损失,如果在签订、履行合同时虽然被骗,但发现后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损失,不构成犯罪。
2.区分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界限。两种犯罪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而被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区别在于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而后者仅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延伸阅读
探索事实认定与司法实践的关系
事实认定与司法实践是法律领域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事实认定是指在司法过程中确定案件事实的过程,它是判决的基础。司法实践则是指法官和法庭在具体案件中运用法律规则和原则,进行判决和裁决的实际行动。事实认定与司法实践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事实认定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司法实践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司法实践则通过对事实认定的运用,保障了法律的实施和司法的公正性。因此,探索事实认定与司法实践的关系,有助于完善司法制度,提高司法公正性,确保公民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结语:区分罪与非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是否给国家利益带来了重大损失。如果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虽然被骗,但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潜在损失,不构成犯罪。另外,需区分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界限。两种犯罪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都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但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后者仅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事实认定与司法实践密切相关,事实认定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司法实践的公正性和合法性。探索二者关系有助于完善司法制度,保障公民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司法实践中对事实婚姻如何认定

(一)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记办法》施行之前,双方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如起诉时双方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可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如起诉时一方或双方不符合结婚...查看全文

司法实践中对事实婚姻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 司法实践中对事实婚姻的认定如下: 1、双方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如起诉时双方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可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 2、未办结婚登记手续即以...查看全文

最新规定及司法实践

团伙诈骗案的量刑标准:共同犯罪处理;数额较大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查看全文

法律认定与司法实践"

强迫卖淫罪的认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和性权利、违背他人意愿、使用暴力或胁迫等手段迫使他人卖淫、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故意且为直接故意。...查看全文

2021年中国司法实践及审判实践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的聚众赌博或以赌博为业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同时,开设赌场也将受到相同的刑事处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查看全文

罪行的界定及司法实践

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并列定罪,不重复计算毒品数量,对不同行为并列确定罪名,不实行数罪并罚。对于同一毒品可能实施多种犯罪行为,只能根据充分证据认定其中一种或几种行为。如果销售证据不充分,只能定运输毒品罪。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两种以...查看全文

最新刑法规定及司法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了非法经营罪的定义和处罚。违反国家规定,包括未经许可经营特许经营或限制买卖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等,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或资金支付结算业务,以及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将面临不同...查看全文

刑法及司法实践探讨

故意伤害和谋杀未遂的区别在于犯罪结果、定义和量刑。未遂是犯罪目的未完成,既遂是完成了犯罪目的;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但由于意外原因未得逞,既遂是实施完成;未遂往往有减免量刑,既遂按相关法律定罪。故意伤害的量刑标准包括3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司法实践对自首的认定

法律分析:司法实践对自首的认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这一点的理解,应该是: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自己主动、直接地投案,同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认定为自首。这一规定,其中包括两点:犯罪以后...查看全文

行贿与受贿的罪责认定及司法实践

行贿罪和受贿罪是互为条件的合犯罪,但并非绝对对合关系,可能出现不构成相应罪名的情况。原因包括法律规定给付财物方不构成行贿、收受财物方却构成受贿,行贿数额不足以构成立案定罪条件,收受贿赂方因收受多起多人贿赂构成受贿罪,以及一方行贿但...查看全文

主犯与首要分子的认定及司法实践

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区别在于:概念不同,主犯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在共同犯罪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首要分子是在集团犯罪或聚众犯罪中发挥组织、规划、指导作用的犯罪分子。量刑标准也不同,主犯应受到全部犯罪的处罚,而首要分子则是严惩的对象...查看全文

代为支付的法律认定及实践

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条件:1.合同当事人需有第三人代为履行的口头或书面约定;2.第三人需明示、书面表示愿意清偿债务;3.第三人以自己的名义履行债务。...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及其实践

未满16周岁的少女与已满14周岁的男性自愿发生性关系,只要该少女完全自愿,则不构成强奸,也不触犯法律,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但若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行与女方发生性关系,则构成强奸罪。...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规定及其司法实践

拐卖儿童罪的立案标准:拐卖儿童罪是以出卖为目的的行为犯,包括拐卖、绑架、收购、贩卖、接送、中转儿童。刑罚从五年到死刑不等,视情节轻重决定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罚金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规定及其司法实践

这是一篇关于强制猥亵罪和聚众猥亵行为的相关内容的摘要。根据最新判刑标准,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聚众或公共场所猥亵行为有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此外,《刑法》规定,猥亵儿童的...查看全文

责任追究及司法实践

境外窃取情报罪的构成和相应的刑罚:行为人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情报,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查看全文

两罪区别及司法实践

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的区别在于:挪用资金罪侵犯的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而职务侵占罪侵犯的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的所有权;挪用资金罪是暂时非法占有,准备用后归还,而职务侵占罪是非法取得财物的所有权。...查看全文

罪责形态及司法实践

贷款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在于对象、领域、侵害客体、行为方式和起点金额。贷款诈骗罪针对金融机构贷款,侵害了金融信贷管理制度,行为方式围绕贷款文件;而合同诈骗罪可以涉及任何领域,侵害公私财物所有权,行为方式多样。贷款诈骗罪的起点金...查看全文

最新标准及司法实践

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为因工死亡职工及其亲属提供经济支持,标准根据职工工资比例确定。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范围由社保部门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查看全文

最新刑罚及司法实践

唆使、协助隐匿、毁灭、伪造证据在诉讼活动中属于犯罪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