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网络造谣的量刑及认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1条之一第2款,制造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认定标准包括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或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造成严重后果如精神失常、自残、自杀,以及有重复诽谤行为等。其他严重情节也可构成诽谤罪。
一、网络造谣怎么量刑
1、网络造谣的量刑:法律规定,制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网络造谣行为认定标准是什么
1、带有诽谤、造谣意味,对当事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同一条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过多数量达到5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信息属于网络造谣行为的范畴;
2、由于信息内容和传播途径的广泛,造成了当事人或者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属于网络造谣行为认定的范畴;
3、还有一种因为,在两年内受到过诽谤罪行政处罚的,接着又诽谤他人的行为也被列为网络造谣行为认定的范畴。
4、除了以上标准,其他一些严重的情节、情形也被定为诽谤罪成立。
延伸阅读
网络谣言的法律处罚如何界定
网络谣言的法律处罚界定是指在网络平台上散播虚假信息、恶意传播谣言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网络谣言的处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刑法》第246条规定,故意编造、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其次,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删除、屏蔽违法信息,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最后,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可以处以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总之,网络谣言的法律处罚界定是为了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与公正,保护公众权益,促进健康发展的网络环境。
结语:网络造谣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了严重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制造虚假信息并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网络造谣行为的认定标准包括信息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或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以及造成当事人或其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此外,曾经受到过诽谤罪行政处罚并再次诽谤他人的行为也被认定为网络造谣行为。网络谣言的法律处罚旨在维护网络空间秩序、保护公众权益,促进健康发展的网络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二条 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五章 网络保护 第七十七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网络欺凌行为,防止信息扩散。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网络谣言的定刑标准

一、网上发布谣言如何定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均对网络谣言有相关规定,条文如下: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查看全文

网络制造谣言罪罪法新规定

网络造谣罪的刑事处罚一般是三年以下的处罚。法律对于网络造谣行为存在具体的规制,一般指的是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造成犯罪后果的则以此罪进行处罚。法律对...查看全文

网络传播谣言的定罪?

律师分析: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行为的法律定性

网上造谣涉及行政和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可处罚款或拘留,情节重者可并处罚款和拘留。涉嫌犯罪的则将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违法行为包括捏造事实散布他人名誉损害的信息和篡改原始信息内容后散布。...查看全文

处理网络谣言的方法

网络散布谣言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制裁。根据相关法律条文,散布谣言、虚假信息或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将面临拘留、罚款或有期徒刑等处罚。2015年修正的刑法增加了对网络谣言的惩罚力度,传播虚假消息并造成严重后果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

网络造谣的量刑和认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制造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网络造谣行为的认定标准包括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或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定罪标准

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有意败坏他人名誉构成诽谤罪,但若误认虚假事实为真实或无损害名誉目的则不构成。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如何界定?

网络诽谤罪是指在互联网上散布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名誉和人格尊严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明确了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包括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如果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转发次数达...查看全文

网络散播谣言?

律师分析: 1、依据我国《刑法》,可能涉嫌侮辱罪、诽谤罪 2、同一谣言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评论二百次以上的,可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追究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查看全文

网络散布谣言?

律师分析: 如果是情节严重、有故意传播地震谣言行为的,可能会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另外,根据《治安管理处罚百法》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查看全文

网络散播谣言刑法第几条

网络散播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网络谣言应该怎么举报

公民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也可以通过打110报警电话的方式向公安机关举报,如果谣言是诽谤行为的,并造成严重后果,可能构成诽谤罪,可直接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网络谣言罪?

网络造谣诽谤罪的认定标准:点击、转发达到500次以上;造成严重后果;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且再次诽谤;其他情节严重;一年内多次实施未经处理且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构成犯罪应处罚。...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罪认定标准

网络造谣构成诽谤罪的认定标准包括:1、同一诽谤信息被转发500次以上;2、二年内曾因造谣受过行政处罚,再次造谣;3、造谣导致被害人身体严重损害。...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的刑事责任问题

网络造谣犯法,侵犯名誉权和商誉,需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散布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网络造谣也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拘留和罚款。恐吓、侮辱、...查看全文

网络传谣言是否犯法

法律分析:网络传谣言有可能犯法。通过信息网络实施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法律依...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犯罪吗?

传播网络谣言构成犯罪,需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相关规定,散播谣言者可能面临拘留、罚款、有期徒刑等处罚,具体根据情节轻重而定。...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定罪标准的确立

网络造谣罪是指在网络上发布诽谤信息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其认定标准包括:1、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或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2、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3、行为人曾因诽谤受过行政...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网络谣言的罪责?

我国《刑法》中没有明确规定造谣罪,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将其归为诽谤罪、诬告陷害罪等。诽谤罪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严重贬损他人人格和名誉,犯罪者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传播的惩罚规定是什么

网络传播谣言的主旨是:网络传播谣言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明知是捏造的虚假事实散布在信息网络上,情节恶劣的可构成诽谤罪。共同犯罪包括为他人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行为人。根据刑法规定,犯诽...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黄晓宇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8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