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行为的法律定性

律师回答
摘要:网上造谣涉及行政和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可处罚款或拘留,情节重者可并处罚款和拘留。涉嫌犯罪的则将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违法行为包括捏造事实散布他人名誉损害的信息和篡改原始信息内容后散布。
网上造谣可能涉及到两种违法行为,一是行政法违法行为,二是刑事违法行为。
网上造谣,应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有以下行为的,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延伸阅读
网络谣言行为的法律界定与打击措施
网络谣言行为的法律界定与打击措施是对于在网络平台上散播虚假信息、误导公众、损害社会秩序的行为进行法律界定,并采取相应的打击措施。针对网络谣言行为,各国法律体系普遍规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刑法等,以明确网络谣言的违法性质和行为标准。同时,打击措施包括加强网络监管,建立举报机制,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查处力度,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此外,加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媒体素养也是有效打击网络谣言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共同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
结语:网络造谣行为涉及两种违法行为: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对于行政违法行为,应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包括拘留和罚款。对于情节较重的行为,处罚将更加严厉。而涉嫌犯罪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网络谣言行为的法律界定和打击措施是为了明确其违法性质和行为标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网络监管、建立举报机制、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等,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同时,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媒体素养也是有效打击网络谣言的重要手段,共同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网络谣言和传谣行为的法律制裁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处罚标准根据涉案事实的严重程度而定,涉及编造虚假信息、故意扰乱社会秩序等行为。此外,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在于是否捏造事实和使用暴力手段,而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区别在于捏造的事实内容和行为方式不同。司法机关应根据犯...查看全文

网络诽谤与造谣行为的法律定性

网络诽谤罪与诽谤罪的界限及构成要件。网络诽谤罪不存在,只有诽谤罪。构成诽谤罪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事实,且情节严重。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不够刑事处罚。民事名誉侵权行为与诽谤罪有所不同,可以涉及真实事实,但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

网络造谣的量刑和认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制造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网络造谣行为的认定标准包括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或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定

网络造谣的量刑及认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1条之一第2款,制造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认定标准包括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或转发次数达到500次...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是侵权行为吗

侵犯他人名誉权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谣传损害公共利益需承担行政责任,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构成犯罪。言论自由受法律限制,不得侵犯他人权利与名誉,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卫生或道德。名誉权是人格权之一,保护人们的社会评价,不得发布...查看全文

依法惩治网络谣言的定性及处罚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和目的性的谣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1条的规定,制造虚假信息且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避免网络谣言的法律建议

根据相关规定,如果行为人在网上散布谣言,造成恐慌,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可以对其处以刑事处罚。具体而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将面临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可能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而...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的定刑标准

一、网上发布谣言如何定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均对网络谣言有相关规定,条文如下: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查看全文

网络传播谣言的定罪?

律师分析: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查看全文

散布网络谣言属于什么行为

散布网络谣言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违法者将受到拘留和罚款的处罚。散布网络谣言的危害包括加剧社会恐慌、破坏社会秩序、引发信任危机和损害国家利益。在微信朋友圈散布谣言如果达到一定点击或转发次数,可能构成诽谤罪。...查看全文

处理网络谣言的方法

网络散布谣言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制裁。根据相关法律条文,散布谣言、虚假信息或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将面临拘留、罚款或有期徒刑等处罚。2015年修正的刑法增加了对网络谣言的惩罚力度,传播虚假消息并造成严重后果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定罪标准

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有意败坏他人名誉构成诽谤罪,但若误认虚假事实为真实或无损害名誉目的则不构成。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如何界定?

网络诽谤罪是指在互联网上散布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名誉和人格尊严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明确了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包括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如果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转发次数达...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的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网络谣言涉及多种罪名,包括诽谤、寻衅滋事、商品声誉、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等罪。这些罪名可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谣言进行适用,以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与犯罪行为的界限划分

本文讲述了吴某飞因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诽谤他人而被警方拘留的故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网络上发布造谣信息诽谤、抹黑别人的,如果构成了以下情形之一的,就将构成犯罪,造谣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查看全文

网络散布谣言?

律师分析: 如果是情节严重、有故意传播地震谣言行为的,可能会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另外,根据《治安管理处罚百法》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查看全文

网络散播谣言?

律师分析: 1、依据我国《刑法》,可能涉嫌侮辱罪、诽谤罪 2、同一谣言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评论二百次以上的,可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追究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网络谣言应该怎么举报

公民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也可以通过打110报警电话的方式向公安机关举报,如果谣言是诽谤行为的,并造成严重后果,可能构成诽谤罪,可直接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

疫情期间散布网络谣言需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者将受到刑事追究,最高可判处7年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网络言论违法行为的的法律责任

网络言论不当的处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根据情节轻重,可能受到拘留、罚款或有期徒刑等处罚。对于网络言论侵权,起诉应该选择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网络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侵权行为的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