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罪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遗弃罪的构成要件:侵犯家庭成员平等权利,拒绝扶养年老、年幼、患病等无独立生活能力者,主体是具有扶养义务和抚养能力的人,主观表现为故意拒绝扶养。
遗弃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只有具备这种条件的人,才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
延伸阅读
遗弃罪的法律责任和刑罚是什么?
遗弃罪是指在法律上对于遗弃行为的违法性进行规定和界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对于遗弃罪的法律责任和刑罚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遗弃罪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主要指对于犯罪行为的刑事追究,可能会面临监禁、罚款等刑罚。而民事责任则涉及对被遗弃者的赔偿和补偿,包括抚养费、赡养费等方面的责任。具体的法律责任和刑罚应当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以了解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实施情况。
结语: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拒不扶养年老、年幼、患病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具备法律扶养义务和抚养能力的特殊主体,以及明知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故意拒绝扶养。遗弃罪的法律责任和刑罚因地区而异,一般涉及刑事追究和民事赔偿。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实施情况应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遗弃罪自诉人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遗弃罪自诉人是以个人名义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被害人及其代理人在起诉时效期限内,可书面或口头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自诉。...查看全文

遗弃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律师分析: 遗弃,是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另一方,不履行其应尽的义务的违法行为。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遗弃罪的法律定义

家庭成员扶养拒绝罪的主旨是指明年老、年幼、患病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在家庭中享有平等权利,对其拒绝扶养的行为构成犯罪,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并具有抚养能力的人,其行为必须是故意的。...查看全文

长期遗弃孩子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遗弃罪的主旨是对于拒绝抚养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的恶劣行为进行定罪,并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判处相应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例如...查看全文

遗弃子女罪的定义是什么?

遗弃儿童的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需要考虑行为情节及周围环境。母亲不管不问孩子是否构成遗弃罪,主要看遗弃行为是否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情节恶劣的遗弃行为才能构成犯罪。...查看全文

夫妻遗弃罪的定义是什么?

夫妻遗弃罪的构成要件是拒不扶养年老、年幼、患病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行为人必须负有扶养义务,构成本罪需同时具备主观故意和恶劣情节,处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查看全文

遗弃罪在法律上是如何定义的?

遗弃罪是指对于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恶劣行为。夫妻之间存在遗弃罪,受害人可以申请诉讼离婚和离婚损害赔偿。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的人。遗弃罪由被告所在地或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若检察...查看全文

法律上的遗弃罪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解析: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四十七条 暴力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或者对老...查看全文

法律上的遗弃罪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四十七条 暴力干涉老...查看全文

遗弃罪的法律定义和相关规定

遗弃罪的主旨:遗弃罪指的是在家庭中,对年老、年幼、生病等无生活来源或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拒绝扶养的行为,犯罪主体有法律扶养义务。遗弃罪的客观表现是侵犯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此罪行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即明知自己应该履行赡养义务...查看全文

遗弃罪的定义和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构成遗弃罪的条件包括:侵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且具有抚养能力...查看全文

夫妻遗弃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遗弃罪是指夫妻双方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针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双方有扶养义务却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公安机关应予立案并追究刑事责任,犯罪者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离婚后抛家弃子可能构成遗...查看全文

家庭遗弃的定义是什么?

家庭成员间的遗弃是指未履行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违法行为。根据《刑法》第261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无独立生活能力者,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者,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不超过5年的刑罚。...查看全文

遗弃罪的法律定义与相关条文

拒不扶养无助家庭成员的恶劣行为构成本罪。无助家庭成员包括失去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生活不能自理的病残人士,以及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年幼或智力低下者。此罪不包括遗弃行为。...查看全文

遗弃罪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遗弃罪指对于老年、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具有遗弃行为,情节恶劣的犯罪嫌疑人,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由于遗弃而引起被遗弃人精神失常、自...查看全文

遗弃罪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遗弃罪是指对家庭成员的平等权利侵犯行为,如拒绝扶养因年老、年幼、患病等原因无法独立生活的人。行为人故意违反法律扶养义务,构成犯罪。...查看全文

遗弃罪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法律解析: 1.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 2.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生活来源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绝扶养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的人...查看全文

遗弃罪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律师分析: 1.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 2.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生活来源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绝扶养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的人...查看全文

遗弃罪是如何定义的

遗弃罪定义如下:1、主体为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3、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查看全文

遗弃罪法律规定有什么

拒绝扶养老年人、儿童或病人的人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暴力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或拒绝赡养、扶养的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应追究刑事责任。其他情况依照相关法律处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