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罪的法律定义与相关条文

律师回答
摘要:拒不扶养无助家庭成员的恶劣行为构成本罪。无助家庭成员包括失去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生活不能自理的病残人士,以及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年幼或智力低下者。此罪不包括遗弃行为。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
(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
(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
(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对于具有这类情况的家庭成员外,不发生遗弃的问题。
延伸阅读
遗弃罪的法律界定与相关条文:解读遗弃罪在刑法中的法律规定与适用范围
遗弃罪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个人或组织对于本应负责照顾、保护、抚养的人或动物予以遗弃或抛弃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遗弃罪的法律界定主要体现在刑法第232条中,明确规定了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此外,还需要参考刑法中的相关条文,如刑法第233条关于遗弃罪的处罚幅度、刑法第234条关于对于遗弃罪的从轻处罚等。在适用遗弃罪时,还需要考虑具体案件的情况和相关证据。因此,遗弃罪的法律界定与相关条文的解读在刑法中具有重要意义,旨在确保对遗弃行为的惩罚和保护被遗弃者的权益。
结语:对于拒不扶养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了遗弃罪。遗弃罪是指个人或组织对本应负责照顾、保护、抚养的人或动物予以遗弃或抛弃的行为。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并强调从轻处罚遗弃罪。遗弃罪的法律界定与相关条文的解读对于保护被遗弃者的权益至关重要,旨在确保对遗弃行为的惩罚和保护被遗弃者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四十七条:暴力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或者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遗弃罪的法律定义和相关规定

遗弃罪的主旨:遗弃罪指的是在家庭中,对年老、年幼、生病等无生活来源或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拒绝扶养的行为,犯罪主体有法律扶养义务。遗弃罪的客观表现是侵犯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此罪行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即明知自己应该履行赡养义务...查看全文

遗弃罪的定义和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构成遗弃罪的条件包括:侵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且具有抚养能力...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条文

寻衅滋事罪的定义及处罚: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殴打、骚扰他人,损毁财物或在公共场所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根据刑法规定,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包括四种,如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损毁财物以及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根...查看全文

遗弃尸体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遗弃尸体构成侮辱尸体罪,主要表现为盗窃和侮辱尸体的行为,包括秘密窃取尸体和对尸体进行奸淫、肢解、鞭打、焚烧、毁损和遗弃等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需具备故意。...查看全文

遗弃罪的法律定义

家庭成员扶养拒绝罪的主旨是指明年老、年幼、患病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在家庭中享有平等权利,对其拒绝扶养的行为构成犯罪,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并具有抚养能力的人,其行为必须是故意的。...查看全文

非法拘禁罪的法律定义和相关条文分析

非法拘禁罪的主旨是指侵犯依法享有人身权利的自然人的行为,通过非法剥夺他人身体自由的行为实现。这个罪行既可以由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由一般公民实施,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为目的。...查看全文

遗弃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被害人的平等权利、未履行扶养义务、对年老、年幼、患病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拒不扶养、对被遗弃者具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和抚养能力、以及故意行为。...查看全文

包庇罪的法律定义与相关规定

法律对包庇罪有明确规定:为明知是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作假证明的,将受到刑罚;旅馆、饮食、文化、出租汽车等行业人员在卖淫、嫖娼活动中通风报信的也将受到定罪处罚。...查看全文

强奸罪的法律定义与相关规定

强奸罪的法律规定及量刑指导意见: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奸妇女,可判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对未满十四周岁的,从重处罚。情节恶劣、奸淫多人、公共场所当众强奸、二人以上轮奸、致重伤或其他严重后果者,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量...查看全文

法律定义与相关规定

逃税罪立案标准:纳税人五年内受过刑事处罚或多次行政处罚,再次逃税金额超过五万元且占应纳税总额的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逃税金额超过五万元。...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条文的修改与废止

民法典规定我国普通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超过20年将不予保护。起诉必须满足条件: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起诉应向法院递交起诉状,书写困难可口头起诉并记入笔录。...查看全文

婚内遗弃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婚内遗弃罪构成要件为:侵犯家庭成员平等权利,包括年老、年幼、患病或无独立生活能力者;拒绝扶养这些家庭成员,且行为情节恶劣;罪行主体必须是具备法律扶养义务和抚养能力的人;罪行必须是故意行为。...查看全文

非法采矿罪的相关法律条文

该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非法采矿和矿产资源破坏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矿产资源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特定矿区采矿、擅自开采保护性开采的特定...查看全文

盗窃罪刑罚与相关法律条文解析

盗窃罪的法定情节包括从重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和免除处罚。根据《刑法》第264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查看全文

盗掘古文化遗址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是严重侵犯国家管理制度的行为,造成文物流失和破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管理制度,行为人以故意为主观要件,可以由单位或个人实施。盗掘行为可以是秘密或公开进行,无论是否造成...查看全文

放弃遗产继承权的相关法律条款

放弃继承权需满足无条件无保留要求,不产生代位继承问题。放弃需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示,并得到其他继承人认可。恢复继承权需法院决定,必须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表示。...查看全文

遗弃罪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遗弃罪的构成要件:侵犯家庭成员平等权利,拒绝扶养年老、年幼、患病等无独立生活能力者,主体是具有扶养义务和抚养能力的人,主观表现为故意拒绝扶养。...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条文的分析

法律中没有非法交易罪,但非法经营罪的立案标准是个人非法经营数额高于五万元、违法所得数额高于一万元;单位非法经营数额高于五十万元、违法所得数额高于十万元;或者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同种非法经营行为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进行...查看全文

偷税漏税罪的法律定义与相关规定

偷税漏税罪法律规定了纳税人通过转移或隐匿财产来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并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和罚金。对于欺骗、隐瞒并逃避缴纳较大税款的纳税人,可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对于数额巨大的情况,刑期更长。扣缴义务人也有类似的规定。在某...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的法律定义与相关规定

挪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是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故意挪用本单位较大数额资金归个人用途且三个月未归还,或参与经营活动或非法活动。挪用资金需要满足数额较大且长时间未归还才能定罪,不是任意挪用资金即构成挪用资金罪。...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