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提供虚假材料怎么办?

律师回答

1、员工通过欺诈行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2、员工提供虚假信息的情况并非都属于欺诈行为。这种行为属于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经济补偿,还可对其追偿经济损失。

入职提供虚假材料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也就是为了加大被公司录取的机率才铤而走险地做出虚假材料呈交公司,像身份证、户口本以及自身身体情况的体检报告是没什么人会作假的,主要就是在个人简历经历方面做了假,在公司发现员工存在入职提供虚假材料后,能否解雇他呢?
一、入职提供虚假材料公司能否解雇
      首先看你单位对提供虚假信息是如何定义,及规定的。其次,员工在应聘时填写的应聘登记表里,最后是否有一栏文字,提醒着求职者,若是提供虚假信息,一经发现,将受到公司处罚,情节严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其实,对于提供虚假信息的员工,我们也偶尔会遇到,是否要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第一,看单位如何规定这类情况。
      第二,看员工的岗位及工作能力,核心或重点岗位,肯定不允许出现这种不诚实情况,若是基层岗位,情节不严重,还可以警告一次,若是能力不错,用人部门觉得是可培养对象且情节不严重,可按较轻的情况处理,但要留心观察,若出现其他不诚信行为,立即辞退。对于能力不行,且还出现不诚信行为,直接按规定走。
      第三,看单位的企业文化,若单位坚持塑造诚信的文化氛围,那员工出现不诚信行为肯定是不能容忍的,
二、相关法律条款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员工入职填写个人资料表的时候提交虚假材料” 填写虚假信息 和 提供虚假材料 是两个不一样的情况
      2、以上条例第一款情形出现,在某些条件下公司可以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关系。 属于合法解除的:提供虚假的执业技能证书、身份证、学历证等可能对任职该岗位造成影响的 属于违法解除(或者说产生纠纷仲裁不会支持的)的:是否已婚、是否已育等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
      3、另外你必须要有证据证明虚假,以及这个虚假影响其任职这个岗位。
      4、医疗期内不得随便解除(不能按《劳动合同法》 40条、41条约定情形解除) 但虚假、欺骗这个,不在此范围内。
入职提供虚假材料的员工很大程度上确实是会被公司解雇的,除非是个人能力极端优秀,优秀得让公司愿意无视他入职提供虚假材料的情况,但是,换句话说,如果个人能力这么优秀了,那就没有作假的必要了,所以广大朋友们,我们入职提供材料还是真实材料为好。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提供虚假材料怎么处罚?

律师分析: 提供虚假出生证、结婚证等证明材料违法违规办理户口的,可以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提供虚假资料入职的后果

法律分析: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要平等自愿,达成合意。也就是说,劳动合同应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达,任何一方不能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否则合同就是...查看全文

提供虚假资料入职的后果?

律师分析: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要平等自愿,达成合意。也就是说,劳动合同应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达,任何一方不能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否则合同就是无效的...查看全文

起诉方提供虚假材料的怎么办?

律师分析: 在民事诉讼中,对方提供了虚假证据,轻则罚款,重要追究刑事责任;对方当事人可以对其证据进行质证,提供反证,反驳其证据。并可告知法律,对方的伪证行为,要求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对其进行罚款或者拘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提供虚假材料法院怎么判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怎么判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前款规定的人员,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犯前款罪的,处...查看全文

提供虚假材料申领驾驶该怎么办

提供虚假材料申领驾驶证的申请人1年内不得再次申领驾驶证。...查看全文

公司辞退提供供虚假材料入职的员工合法吗

员工提供虚假情况导致劳动合同违约,用人单位可解除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企业和员工互享知情权,员工了解工作条件、报酬等,企业了解员工基本情况。...查看全文

诉讼提供虚假材料怎么处罚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1条明确规定,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行为是妨害司法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人民法院可以对涉事人予以罚款、拘留;若构成犯罪,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条款还规定了其他妨害司法行为,如以暴力、威...查看全文

拆迁提供虚假材料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构成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属于诈骗,诈骗数额较大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查看全文

驾驶人提供虚假材料怎么处罚

虚假材料申请驾照的处罚: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申请人在考试过程中有贿赂、舞弊行为的,取消考试资格,已经通过考试的其他科目成绩无效;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领机动车驾...查看全文

提供虚假材料罚款多少

注册登记提供虚假材料怎么处理 工商注册资料虚假,工商局会根据情况做如下处罚: 1、根据《公司法》第211条第二款“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照本法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 2、对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其...查看全文

行政许可提供虚假材料?

律师分析: 第一,行政机关对申请人的申请不予受理,或者受理了但是不予许可,并给予申请人警告,要求其诚实申请,不得再有类似行为。第二,对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行政许可申请,如果申请人隐瞒情况或者故意提供虚假...查看全文

提供虚假材料罚款多少

公司提供虚假的资料隐瞒公司事项的,会受到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处罚。还可以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吊销后,公司便不能继续经营业务。只能注销。 认定虚假评估报告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出具该报告的主体必须是资产评估机构或者其相关专...查看全文

入职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入职需要以下材料:1、员工填写《应聘登记表》,并交验各种证件;2、一寸免冠照片3张;3、身份证原件或户口复印件;4、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学生提供学生证原件);5、资历或资格证件原件;6、与原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7、体检合...查看全文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违法么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属于违法行为。持有使用假毕业证,若没有进行非法活动,则没有触犯刑法;但是使用行为触犯了行政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属于广义上的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查看全文

注册登记提供虚假材料怎么处理

工商注册资料虚假,工商局会根据情况做如下处罚: 1、根据《公司法》第211条第二款“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照本法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 2、对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其它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查看全文

注册登记提供虚假材料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一、注册登记提供虚假材料怎么处理1、当事人应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错误登记造成他人损坏的,登记机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登记机构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以后,可以向提供虚假...查看全文

员工提供虚假材料仲裁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时提供虚假证据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的,是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裁决的。 ...查看全文

员工提供虚假信息入职?

律师分析: 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要平等自愿,达成合意。也就是说,劳动合同应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达,任何一方不能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否则合同就是无效的。对于无效合同,企业可以...查看全文

向行政机关提供虚假材料?

律师分析: 给行政机关提供虚假材料逃避行政处罚的单位或个人,其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依法应由公安机关给予当事人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 有下列...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