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缓刑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
刑事司法实践中适用缓刑如下:针对轻罪,可能判处3年以下刑罚的犯罪;有悔罪表现,包括自首、立功、全部退赃、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交纳罚金等可能成为缓刑考虑的情节;暴力犯罪、涉黑案件一般不适用缓刑;累犯绝对不适用缓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_x000D_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_x000D_

(一)犯罪情节较轻;_x000D_

(二)有悔罪表现;_x000D_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_x000D_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_x000D_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_x000D_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司法实践中的缓刑制度

缓刑是一种刑罚制度,对于犯罪人在一定的考验期内进行考察,根据其表现决定是否执行刑罚,但需满足条件: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不再危害社会、非累犯。...查看全文

实践中如何才能判缓刑

法律解析: 判缓刑的条件: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查看全文

实践中如何才能判缓刑?

律师分析: 判缓刑的条件: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查看全文

实践中如何才能判缓刑

法律解析: 判缓刑的条件: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查看全文

死刑在现代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情况

贩卖鸦片一千克以上、冰毒50克以上可判死刑,但具体判决需考虑案情。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都应追究刑责,数量较大者刑罚更重,严重情节可判死刑。单位犯罪需罚款,主管人员也会受罚。利用未成年人贩毒者将受重罚。多次犯罪将累计计算毒品数...查看全文

缓刑的含义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适用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且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并且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考验期限为1年至刑期以...查看全文

强奸罪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判刑?

强奸罪的刑罚根据情节不同而定,最低刑期为三年有期徒刑,最高可判处死刑。情节恶劣、暴力手段残酷、多人强奸、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等情况下,刑罚会更重。强奸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为女性,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使女性无法反抗,犯罪主体...查看全文

法规文书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作用?

律师解答: 法律文书是我国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及劳改机关等)、公证机关、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法律文书...查看全文

法规文书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作用?

法律解析: 法律文书是我国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及劳改机关等)、公证机关、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法律文书...查看全文

法规文书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作用?

法律解析: 法律文书是我国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及劳改机关等)、公证机关、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法律文书...查看全文

管制与缓刑的司法实践

管制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而非剥夺人身自由;缓刑是指行为人暂不执行刑事处罚;管制属于刑罚,缓刑是量刑制度;缓刑存在法定情形和撤销问题,而管制不存在;判处管制的羁押时间改为有期徒刑,判处缓刑的没有缓刑考验期。...查看全文

刑事司法实践指南

失火案件刑事立案标准:死亡1人以上或重伤3人以上,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10户以上家庭财产烧毁,森林火灾面积达2公顷以上,或其他严重后果。犯失火罪者可判3-7年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构成要件:任何具有刑事...查看全文

缓刑的实践与运用

缓刑条件及考验期限的规定,以及缓刑与监外执行的区别。 缓刑的条件包括犯罪分子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不再危害社会、非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缓刑考验期限为拘役以上1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上5年以下;缓刑与监外执行的区别在于适用范围、条件...查看全文

缓刑在交通肇事罪中如何适用?

缓刑是对犯罪行为人宣告定罪但不执行刑罚的制度。适用缓刑的条件包括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以及被告人积极赔偿经济损失即使未取得谅解。不适用缓刑的情况包括醉酒驾驶致死伤、超速行驶、逃逸等严重交通肇事,以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情...查看全文

法律适用与司法实践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抢夺罪的既遂认定标准,即非法占有财物的犯罪结果。实际控制财物是认定既遂的标准,不要求财物一定在行为人手里,只要行为人可以支配该财物。此控制无时间要求,不需要行为人已经利用该财物。...查看全文

实刑与缓刑的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

实刑和缓刑是两种不同的刑罚,实刑限制人身自由,缓刑适用社区矫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情节和悔罪表现,可以宣告缓刑,不再危害社会。...查看全文

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关于刑事伤情鉴定的规定与实践

刑事司法鉴定标准及程序要求:根据《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对有争议的伤情鉴定意见需重新鉴定,依法进行。鉴定文书需符合规范要求,包括被害人照片和损伤部位细目照片。鉴定意见作为证据需制作通知书并送达相关方。...查看全文

累犯能否享有缓刑优惠:法律适用及司法实践分析

累犯不适用缓刑和假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累犯应从重处罚,判处较重的刑罚,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刑罚,不一律判处最高刑。累犯的刑罚应参照不构成累犯者的刑事责任,但与其他犯罪人进...查看全文

拐卖儿童罪的刑事司法实践如何?

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是故意不解救,客观方面表现为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对此罪行的判决根据犯罪情节和后果,处以拘役或者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拐卖儿童罪的量刑标准为5-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如何适用缓刑?

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对未满十八周岁、怀孕或已满七十五周岁的犯罪分子,应特别考虑宣告缓刑。此外,《刑法》规定,被判处拘役...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