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工伤纠纷的技巧

律师回答
摘要:工伤纠纷解决方法包括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申请调解、仲裁或民事诉讼;对公司拒绝工伤赔偿可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起诉,相关部门会强制单位执行。需要注意按规定时间进行工伤认定、伤残鉴定,然后索要赔偿。
一、如果出现工伤纠纷怎么解决
(1)申请行政复议。
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家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2)提起行政诉讼。
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在经过行政复议后,对行政复议还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3)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工伤保险条例》第52条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根据《劳动法》第7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凋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可见,就有关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可以协商解决,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需要指出的是。提起民事诉讼之前必须先经过仲裁,否则法院不予受理。
二、公司拒绝工伤赔偿怎么办
如果是雇佣关系,协商不成,直接起诉。如果是劳动关系,则属于工伤事故。需要申报工伤,进行工伤鉴定,确定伤残等级。用人单位没去申请工伤认定,受害人可以通过自己或者是委托亲戚为自己申请。要是职工或者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否认是工伤的,用人单位需承担举证证明的责任。如用人单位没有有力证明的,应当承认工伤。工作单位应该在工作人员申请工伤认定成功后承担当事人的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包括工伤认定费用。如果单位不予支付,当事人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法院起诉,相关部门会强制单位执行。
先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认定了劳动关系后再申请认定为工伤,包括认定后可能发生的诉讼;做劳动技能鉴定评定伤残等级;根据鉴定结果主张工伤赔偿,提请仲裁,赔偿请求又存在着是否一次性解决即终止用工与否两种不同的方案,提出不同的主张。
当工伤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做工伤认定,然后进行伤残级别鉴定,最后向公司索要一定的赔偿,当公司老板不赔偿的时候,当事人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法院起诉,相关部门会强制单位执行。
延伸阅读
结语:针对工伤纠纷,解决途径包括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对于公司拒绝工伤赔偿的情况,可以通过协商不成后直接起诉。如果是劳动关系,需要申报工伤并进行工伤鉴定,用人单位需承担举证证明责任。如单位不支付,可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起诉,相关部门会强制执行。在处理工伤纠纷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时间限制,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处理技术合同纠纷的技巧

技术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协商解决、仲裁裁决和向法院起诉三种,前两种方式省时省力且保护商业秘密,而向法院起诉则由法院根据合同实际履行情况判决。...查看全文

工地纠纷怎么处理技巧

工程施工纠纷当事人可以先行私下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按照施工合同中的约定申请仲裁或提请民事诉讼;违约方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查看全文

处理租金纠纷的技巧

租房合同注意事项:房东与房客签订租赁合同时,需明确租金支付方式、房屋设施损坏责任及赔偿、各项费用承担等内容。房客应及时支付租金并保留付款凭证,避免欠费和损失押金。房东应提前整理房屋并了解房客情况。双方可协商解决拖欠租金和违约责任问...查看全文

处理感情纠纷的技巧

感情纠纷可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起诉。离婚案件应进行庭前调解,法律程序要求。庭前调解有优点:减少矛盾对抗、容易调解和好、协议便于履行。感情问题属民事纠纷,需以协商为主法律为辅解决,如涉及犯罪行为则需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处理感情问...查看全文

处理遗产纠纷的技巧

遗产纠纷解决方式: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分割遗产,协商不成可起诉法院。继承纠纷应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调解或提起诉讼。(78字)...查看全文

处理物业纠纷的技巧

物业与业主纠纷处理及业主维权方法。物业纠纷处理中,业主应准备好证据,并依法解决争议,可通过和解、调解、仲裁或起诉。业主维权应记录违约事件,保留证据,与物业公司谈判并记录交涉过程,如收费不当可辩驳。...查看全文

侵权纠纷处理技巧

《民事诉讼法》规定,侵权纠纷当事人可协商解决,协商不一致可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保障起诉权利。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条件的应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不服裁定可提起上诉。...查看全文

医疗纠纷处理技巧

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可以进行协商调解以达成协议,这将标志着纠纷处理程序的结束。如果双方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请求进行医学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协调双方承担相应责任。达成调解协议后,纠纷处理结束。...查看全文

处理著作权纠纷的技巧

著作权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行政手段和民事诉讼,侵权行为可能承担民事责任、行政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著作权人可以向行政机关投诉,要求处罚侵权方,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双方也可私下和解,但需获得著作权人许可后使用作品。...查看全文

处理企业债务纠纷的技巧

处理公司债务纠纷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起诉,双方先协商达成一致,无法达成一致的可以请求调解,合同约定仲裁的可以申请仲裁,无法解决纠纷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处理债权债务纠纷的技巧

解决债权债务纠纷的途径包括协商、法律帮助、投诉举报、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处理劳动合同纠纷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处理未到期的劳动合同纠纷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查看全文

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技巧

专利权侵权一般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协议,权利人可向法院起诉或请求专利部门处理,赔偿数额根据实际损失或侵权人获利确定,如难以确定可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查看全文

处理竞业限制纠纷的技巧

履行竞业限制时产生争议需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解决。劳动者只能在用人单位原因下解除竞业限制,如未支付补偿金。违反竞业限制包括未支付补偿和从事竞争性工作。竞业限制期限通常为两年,超过两年的约定无效,范围、地域、期限应符合法律规定。...查看全文

处理租房退租纠纷的技巧

租房退租纠纷解决的方法包括协商、仲裁和诉讼。协商是首要选择,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诉讼可以向法院寻求公正判决。维护权益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法。...查看全文

处理集体合同纠纷的技巧

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与职工根据法律规定签订的书面协议,涉及劳动权益等事项。工会可要求企业承担责任,解决纠纷。工会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请仲裁,代表劳动者利益进行仲裁或诉讼。如仲裁机构不受理或裁决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处理遗产继承纠纷的技巧

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专业人员的帮助,我们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法律问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该文章解答了遗产继承纠纷的处理方法,并提供了立即咨询专业律师的服务。...查看全文

处理离婚房产纠纷的技巧

离婚后房产归属不仅受法律影响,还受现实约束。婚前购买的房产属个人财产,婚后购买的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共同还贷部分和增值部分需划分。父母为子女出资购房需考虑婚前或婚后的不同处理方式。房屋增值为夫妻共同财产,原始部分可视情况为个人财产...查看全文

处理租赁押金纠纷的技巧

租房押金纠纷处理及租房违约赔偿的合理性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内容应包括双方约定的姓名、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对于违约金,应根据预测的损失大小协商确定,不超过...查看全文

处理租赁合同纠纷的技巧

租赁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合同当事人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纠纷,如无法协商一致可寻求第三方调解或提起诉讼。若合同中有仲裁条款,则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在处理纠纷前,双方应明确违约情况和合同条款。...查看全文

处理公司财务纠纷的技巧

公司财务纠纷应按公司章程处理,无法协商时由股东投票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69条,公司聘用、解聘审计师事务所需由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定。在解聘时,应允许会计师事务所陈述意见。根据第170条,公司应向审计师事务所...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张晓东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行政纠纷、行政纠纷

已服务185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