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诉抗辩权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1.先诉抗辩权的条件包括债务人住所变更导致债权人难以追讨债务、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无力偿还债务、保证人放弃先诉抗辩权。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无力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称为一般保证。 先诉抗辩权的条件及一般保证的规定。 先诉抗辩权的条件和一般保证的规定。
先诉抗辩权的条件为:
1、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
2、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资不抵债,失去清偿债务的能力;
3、保证人抛弃先诉抗辩权。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延伸阅读
诉讼中的抗辩权:条件和适用范围
诉讼中的抗辩权是指被告在诉讼过程中针对原告的主张提出反驳和辩解的权利。抗辩权的行使需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被告必须是被起诉的一方,并且具备法定的诉讼资格。其次,抗辩必须基于合法合理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以及与案件相关的权益保护需求。例如,被告可以主张无过错、合同无效、证据不充分等抗辩理由。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广泛,涵盖民事、刑事、行政等各个领域。然而,抗辩权也受到法律的限制,例如诉讼时效、法定抗辩期限等。因此,在诉讼中行使抗辩权时,被告需要仔细研究相关法律规定,并在合适的时机提出合理的抗辩意见,以维护自身权益。
结语:根据以上条件,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明确了保证合同中的一般保证责任。诉讼中的抗辩权是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为反驳原告主张而提出的合法权利。被告在行使抗辩权时,应满足法定诉讼资格,并基于合法合理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提出抗辩理由,以维护自身权益。然而,抗辩权也受到法律的限制,被告需注意相关法律规定,并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合理的抗辩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
(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的权利。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连带保证先诉抗辩权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查看全文

先履行抗辩权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先履行抗辩权的相关规定规定在我国现行《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先履行抗辩权,表现为在履行期届至时,因负先履行合同义务一方当事人未履行的,负后履行合同义务拒绝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这种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可以表述为“保留自己的给付...查看全文

先履行抗辩权的相关规定

我国《民法典》第526条规定了先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履行期限届满时,如果先履行合同义务一方未履行,则负后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这种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可以称为“保留自己的给付”,也可以称为“中...查看全文

先履行抗辩权的相关规定

法律分析:先履行抗辩权的相关规定规定在我国现行《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先履行抗辩权,表现为在履行期届至时,因负先履行合同义务一方当事人未履行的,负后履行合同义务拒绝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这种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可以表述...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抗辩权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诉讼时效抗辩应在一审期间提出,未提出则不予支持。民事答辩状应包括标题、答辩人情况、答辩缘由、答辩理由、答辩请求和证据等内容。起诉行为本身会中断诉讼时效,被告不可在二审阶段抗辩诉讼时效问题。一审期间可在答辩状中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查看全文

三大抗辩权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三大抗辩权的行使条件及不安抗辩权的条件。行使条件包括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对方未履行或不符合约定。不安抗辩权条件包括同一双务合同、具有关联性、形成对价关系,以及对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查看全文

不安抗辩权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合同属于双务合同,且双方有先后履行顺序;后履行一方有丧失或丧失履行能力的可能;先履行方债务已届清偿期。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丧失商业信誉...查看全文

什么是先诉抗辩权

法律分析:先诉抗辩权,是指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债权人向其请求履行保证责任时,有权要求主债权人先就债务人财产诉请强制执行;在主合同债权债务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主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保证人可以对主债权人...查看全文

什么是先诉抗辩权

法律分析: 先诉抗辩权,是指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债权人向其请求履行保证责任时,有权要求主债权人先就债务人财产诉请强制执行;在主合同债权债务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主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保证人可以对主债权人拒绝承...查看全文

先诉抗辩权是什么

1、先诉抗辩权亦称检索抗辩权,是指保证人在债权人未就主债务人的财产强制执行而无效果之前,可以拒绝债权人要求其履行保证债务的权利。先诉抗辩权是保证人依其地位可以享有的特殊权利,这种权利的行使可以达到延期履行保证债务的结果,因此其性质...查看全文

先诉抗辩权是什么

法律分析:先诉抗辩权,是指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债权人请求其履行保证责任时,有权要求主债权人先就债务人财产诉请强制执行,否则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一种抗辩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查看全文

不安抗辩权定义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不安抗辩权的定义是:当事人之间存在互负债务,且有明确的履行顺序。如果先履行债务的一方未能按约定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后履行的一方有权拒绝其要求履行。...查看全文

不安抗辩权定义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不安抗辩权定义的相关规定是:不安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查看全文

关于抵押权的先诉抗辩权是什么?

一、抵押权抵押权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就该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如...查看全文

关于抵押权的先诉抗辩权是什么

法律分析:先诉抗辩权只有一般保证人享有,抵押权中没有先诉抗辩权的规定,当主合同纠纷没有没有经过审判或者仲裁,并且就债务人的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然不能履行债务之前,一般保证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先诉抗辩权和先履行抗辩权区别是什么

先诉抗辩权是在一般担保中涉及到的。所谓先诉抗辩权,是指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用于清偿债务前,对债权人可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所谓“不能清偿,是指对债务人的存款、现金、有价证券、成品、半成品、原材料、交通...查看全文

先诉抗辩权指的是什么?

保证人在一般保证合同中有先诉抗辩权,即在主合同纠纷未审判或仲裁时,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但在债务人下落不明、破产案件受理中、债务人财产无法履行全部债务、保证人放弃该权利等情况下,不能主张该权利。...查看全文

不安履行抗辩权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不安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方合同中,先履行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时,有权中止履行合同。适用条件包括:双方互负债务、先履行方债务履行期届满、有证据证明后履行方无能力履行债务、后履行方未恢复履行能力或未提供担保。...查看全文

不安抗辩权的定义及相关规定是什么

不安抗辩权定义的相关规定:如果当事人互负债务,并且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的,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 不安抗辩权定义...查看全文

先履行抗辩权的相关标准?

律师解答: 先履行抗辩权的相关规定规定在我国现行《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先履行抗辩权,表现为在履行期届至时,因负先履行合同义务一方当事人未履行的,负后履行合同义务拒绝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这种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可以表述为“保...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