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的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申请仲裁期间可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中断后重新计算。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导致申请仲裁期间无法满足时,可以中止,中止原因消除后继续计算。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时,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应在一年内提出申请。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延伸阅读
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的延长与限制
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的延长与限制是指在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对于仲裁有效期的延长和限制的规定和要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劳动争议仲裁的有效期一般为三个月,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进行延长。延长的条件包括争议复杂、证据不充分等。然而,仲裁有效期的延长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当事人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并经仲裁机构批准。此外,仲裁有效期的延长也应遵循合理、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因此,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对于有效期的延长与限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仲裁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结语: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可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并在中断原因消除后继续计算。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可导致仲裁时效中止。对于拖欠劳动报酬引发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的延长与限制应遵循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公正、合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七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八十二条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八十三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也就是仲裁时效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算。但是如果有中断的情形,也就是当事人一方主张权利的,那么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有时效的规定吗

法律解析: 劳动仲裁有期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有时效的规定吗

法律解析: 劳动仲裁有期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有时效的规定吗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有期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有时效的规定吗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为一年。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未及时申请劳动仲裁的,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受理。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关于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该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若时效中断的,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若时效中止的,则从中止的事由消失之日起继续计算。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法律规定

对于劳动争议在现代社会经过相应的仲裁程序来进行解决的,劳动争议的仲裁在法律当中也是有着一个特殊的程序的,这就是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的。下面就让为大家带来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nb...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有哪些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查看全文

关于劳动仲裁时效的规定

1.申请时效 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2.受理,处理时效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查看全文

如何理解关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的规定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查看全文

"关于劳动仲裁申请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仲裁申请期限、注意事项及管辖范围。劳动仲裁申请期限为一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拖欠劳动报酬引起的争议不受时效限制。申请仲裁需在劳动争议发生后60天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人应自行审核与案件的关系、争议...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多久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劳动者申请仲裁属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仲裁时效中止的,从...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和仲裁流程?

律师分析: 根据《劳动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过程包括:1、案件受理;2、调查取证;3、调解;4、裁决;5、裁决执行。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争议仲裁是一种保护劳动争议当事人权益的程序和方式,能够及时迅速地解决劳动争议,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减轻人民法院负担。提起劳动仲裁的期限为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如何规定?

申请劳动仲裁的仲裁时效是: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查看全文

关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程序的具体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况,包括适用法律错误、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违反法定程序、伪造证据、对方隐瞒证据、仲裁员徇私舞弊等。人民法院经审查核实后可以裁定撤销裁决。被撤销的仲裁裁决可以在十五日...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有多久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报酬发生争议不受仲裁时效限制。...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有效期为(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有效期为几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有效期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022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有效期为几年 当事人对劳...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可以中断时效期间,中断后重新计算。...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终局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劳动仲裁的“终局裁决”,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庭在案件审理终结时对当事人提交的全部实体争议所作的、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对于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和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或因执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