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是否可以签署离婚协议?

律师回答
摘要:精神病患者签署的离婚协议书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根据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纯获利益或适应其状况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其他行为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后有效。
精神病患者签署的离婚协议书是无效的。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限制行为能力人需要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延伸阅读
精神病患者的法律权益保护及离婚协议的有效性
精神病患者的法律权益保护及离婚协议的有效性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精神病患者在签署离婚协议时可能面临一些挑战。首先,要确定患者是否具备足够的心智能力来理解协议的含义和后果。其次,法律要求确保患者在签署协议时没有受到任何不当影响或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能会要求进行精神鉴定,以评估患者的心智状态。如果精神病患者被认定为无法理解协议或受到不当影响,协议可能会被视为无效。因此,保护精神病患者的法律权益至关重要,确保他们在离婚协议中获得公正和合理的待遇。这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精神状况、法律规定以及专业意见,以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结语:保护精神病患者的法律权益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精神病患者签署的离婚协议可能无效,因为他们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在确保患者理解协议含义和没有受到不当影响的前提下,我们应综合考虑精神状况、法律规定和专业意见,以保障他们的权益得到公正和合理的待遇。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精神病患者签署的离婚协议是否有效?

精神病人不能理解法律的程序一级不能正确行使民事事务的权利,承担相应的民事义务和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因而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良后果或影响,应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所以在与这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签订合同、协议时,是无法律效应的。精神病人,...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可以协议离婚?

1、精神病人不能办理协议离婚。2、因为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协议离婚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可以进行,如果夫妻一方为精神病人,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以法院判决的形式进行离婚。 精神病人办理协议离婚是否有...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可以签署合同?

精神病签合同有效性视情况而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签订的合同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合同需被代理人追认后方有效,未追认的合同无效。根据《民法典》第143条,民事法律行为需满足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且不...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协议离婚是否是可以的

精神病患者一般不能进行协议离婚。与罹患精神疾病的配偶是不能通过协议来离婚,另一方只能通过诉讼来解除婚姻关系。婚姻登记处只能受理双方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离婚申请。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审查协议离婚时,通常会观...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签署离婚协议书是有效的吗

法律分析: 精神病患者签署离婚协议书一般是没有效的,精神病人是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协议当然无效;如果是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效力待定,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才有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协议离婚?

精神病患者不能协议离婚,只能通过法院起诉离婚并指定监护人,以保护其权益。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一方可通过调解或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应进行调解,若调解无效则准予离婚。...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可以离婚?

可以的。 我国法律规定,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途径有两条:一是协议离婚;二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 一方有精神病,另一方要求离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无论是在婚前或婚后患病,经须久治不愈,如果患病时间短或者说能治好的情况下是不符...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可以离婚

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丈夫有精神病妻子能提离婚吗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八条、第一千零...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可以离婚

精神病双方同意是可以离婚的,但是双方需要通过诉讼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法律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直接携带离婚所需的材料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对夫妻双方进行调解;如果夫妻感情在法院的确认下已经破裂,...查看全文

是否能与精神病患者协议离婚?

律师分析: 不能。由于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也就不能通过在民政部门办理协议离婚的方式进行离婚,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一)未达成离婚协议...查看全文

是否能与精神病患者协议离婚

法律解析: 不能。由于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也就不能通过在民政部门办理协议离婚的方式进行离婚,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一)未达成离婚协议...查看全文

是否能与精神病患者协议离婚

法律分析:不能。由于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也就不能通过在民政部门办理协议离婚的方式进行离婚,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一)未达成离...查看全文

是否能与精神病患者协议离婚

法律分析:法律规定,精神病患者是不能协议离婚的,只能诉讼离婚,因为精神病人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能完全参加民事诉讼。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在精神正常时自己参加离婚诉讼;完全精神病人,需要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离婚诉讼。...查看全文

精神疾病患者能否协议离婚?

精神病患者的配偶必须先要求法院变更监护人,然后由新监护人代理精神病患者参加离婚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夫妻一方可以要求离婚,如果调解无效且感情确已破裂,可以准予离婚。其他情形包括重婚、家庭暴力、恶习不改、分居满二年或其...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可离婚?

精神病患者可以请求离婚,但需通过诉讼离婚,不能协议离婚。在诉讼前需变更配偶的监护人,原告不能是被告的监护人或代理人。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1079条。离婚条件包括重婚、家庭暴力、恶习不改、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等情形。精神病患者离婚需...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通过协议离婚?

这段内容讨论了间歇性精神病是否可以协议离婚以及如何处理精神病杀人。对于精神病杀人,根据病情程度会承担不同的法律后果。间歇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可以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而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离婚是否可行?

精神病导致婚姻破裂,可以依法判决准予离婚。无论是否知晓精神病,符合相关情况的一方可以起诉离婚或协议离婚。法院会指定代理人维护被告权益,但代理人无权决定离婚与否。根据《民法典》,夫妻可以协议离婚,也可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应进行调...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可以结婚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精神病患者可以结婚,但是一定要告知对于自己的疾病,若是未告知的,对方可以请求撤销婚姻。结婚需要携带身份证、户口簿以及相关的资料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可以结婚

精神病患者可以结婚吗:精神病人可以结婚。只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失常患者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失常患者在发病期间才禁止结婚。一、什么情况下夫妻才可以协议离婚1、一方要求离婚的。也就是说,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可以起诉离婚

可以。可以由父母代理办离婚手续或者参加离婚诉讼。精神病人是不能够办理协议离婚的,因为精神病人在法律上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即没有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自己不能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一、有精...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