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病人不能办理协议离婚。2、因为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协议离婚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可以进行,如果夫妻一方为精神病人,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以法院判决的形式进行离婚。
精神病人办理协议离婚是否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一条:1、精神病人办理协议离婚一般认定无效。因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2、协议离婚申请书是申请离婚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并承担法律后果。3、申请协议离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是办理过结婚登记的合法婚姻关系当事人,如果是非法同居,事实婚姻当事人均无条件提出登记离婚,因此,凡无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的登记离婚申请人,婚姻登记机关均不受理。4、申请登记协议离婚的双方当事人就家庭共同财产、债权、债务及子女的抚养或对生活困难一方的帮助达成协议,并自觉履行这种承诺。5、协议离婚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共同提出登记离婚申请。
精神病人协议离婚是否有效
1、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二条,精神病人如果被认定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所进行的协议离婚时无效的。与患精神疾病的配偶是不能通过协议来离婚的,另一方只能通过诉讼来解除婚姻关系。婚姻登记处只能受理双方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离婚申请。2、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审查协议离婚时,通常会观察双方的精神状态,如果发现明显异常,民政部门可以拒绝办理协议离婚。因此为了防止精神病人在协议中处于不利地位,精神病人不能协议离婚,只能诉讼离婚。
精神病人协议离婚是否无效
1、精神病人协议离婚是无效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精神病人离婚不能协商,应直接诉讼离婚。2、如果精神病人结婚之前的监护人同意与之离婚并协商一致,可以办理离婚手续。但是不同意,另一方起诉离婚,需要到人民法院起诉。
精神病人可以协议离婚吗
如果精神病人在神志清醒的时候,是可以进行协议离婚的,但是如果精神病人没有时间是清醒的,那么就不能够进行协议离婚,可以去诉讼离婚,诉讼离婚就由监护人代为处理。
跟精神病人怎么办理离婚
1、在精神病人办理离婚的时候,可向有关部门申请进行调解或直接去法院起诉离婚,在起诉离婚情况下,通常需要到被提出离婚当事人(即被告)所在地法院审理离婚案件。2、在一般的离婚案件中,离婚诉讼必须由本人亲自进行。但是,因精神病人的特殊情况,在审理精神病人离婚案件应当区别对待,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应当在其精神正常的时间进行诉讼,如果是无诉讼能力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应由精神病人离婚案件中当事人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姐妹代为诉讼。